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为基础,GIS为主要平台,通过改进断裂点模型,实现了对科左中旗城镇体系结构的分级以及经济区的划分。首先,提出了以城镇中心性强度代替城镇人口规模并结合加权Voronoi图的模型改进方法。然后,通过引入加权平均距离摩擦指数、成本加权距离等概念,建立并完善了中心性强度计算的指标体系。利用所得的中心性强度值并结合当地实际,将研究区的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中心镇、二级中心镇以及一般镇3个级别。最后,通过比较常规Voronoi图与改进Voronoi图两种空间划分方案,最终确定以各城镇中心性强度的平方根为权重的改进Voronoi图的空间划分方案作为研究区城镇辐射范围的划分依据,再通过逐步合并与搜索,得到科左中旗的经济区划分方案,即以中心镇为主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区。  相似文献   
132.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问题,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课程为例,从研究生能力培养、国际交流、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列举了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建设所做的举措和成果,对高校研究生类似化培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3.
范强  孔凡强  杨俊  李永化 《测绘通报》2013,(12):71-73,108
图斑是GIS中矢量面状数据的最小组成单元,图斑骨架线是对图斑总体形状的抽象概括,也描述了图斑的扩展方向,它在地物降维处理、地物剖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传统边扩展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图斑三角网的独有特点,提出任意图斑的Delaunay三角网的生成方法,且在此过程中同步提取出图斑的骨架线;并在GIS环境中建立以上算法的模型,同时给出具体、详细的流程和示例。  相似文献   
134.
辽东半岛黄土粒度分维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幂指函数关系法,分别选取粒径r区间和质量累计百分含量5%~95%的范围为无标度区,对辽东半岛黄土的粒度分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粒径r区间为无标度区(0.76~263.75μm),七顶山马兰黄土的粒度分维值介于2.2085~2.3184之间,平均值为2.2744,相关系数为0.8835;离石黄土粒度分维值介于2.2748~2.4237之间,平均值为2.3467,相关系数为0.8920。全剖面粒度分维值在2.2085~2.4237之间,平均值为2.3187,相关系数达0.88以上,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而以质量累计百分含量5%~95%的范围为无标度区,马兰黄土分维值介于2.4220~2.5042之间,平均值为2.4761,相关系数为0.9889,分选系数为2.4067;离石黄土分维值介于2.4268~2.545之间,平均值2.4993,相关系数为0.983,分选系数为2.5097。全剖面分维值介于2.422~2.545之间,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研究得出:分维值的大小对黄土的形成环境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对同一种成因以及不同种成因的沉积物分维特征研究应注意无标度区的选择。本区马兰黄土比离石黄土...  相似文献   
135.
分析了由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3个实验组鱼的生长性状以及杂交子代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养殖35 d后,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幼鱼较云斑尖塘鳢幼鱼、线纹尖塘鳢幼鱼生长速率大;杂交尖塘鳢体质量为(1.6496±0.0501)g,比云斑尖塘鳢体质量(0.9353±0.1426)g和线纹尖塘鳢体质量(0.6690±0.0687)g差异显著(p<0.05);杂交尖塘鳢的全长为(53.63±0.83)mm,比云斑尖塘鳢全长(42.99±2.21)mm差异显著(p<0.05);从生长速率上看,杂交尖塘鳢幼鱼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平均为105.65%,超过云斑尖塘鳢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为76.37%,超过线纹尖塘鳢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为146.58%。在相同的人工养殖环境下,杂交使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幼鱼的生长得到了改良。  相似文献   
136.
曾庆有 《岩土力学》2012,33(7):2209-2213
在室内模型试验中对模型桩顶施加水平荷载,分别采用数字照相无标点变形量测系统及配套量测分析软件形象地再现了不同密实度砂土中桩周土体及地表土体水平位移分布规律。对双桩的地表水平位移分布情形进行观测分析,结合桩顶位移与水平荷载的关系研究了桩间距对桩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一定深度平面内桩周土体位移,揭示了主动桩桩周土的颗粒流动性状及桩间距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动受荷桩桩周砂土位移场呈两个纺锤体状;砂土密实度增加,桩前砂土变形范围增大;桩间距越小,相邻桩相互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7.
元素和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结果表明,西藏芒康盆地内拉屋乡组高钾火山岩是在转换压缩引起的陆内俯冲背景下产生的,其可能源区为EMII型富集地幔端元。高场强元素Nb和Ta出现明显的负异常,表明在该火山岩源区内有陆壳物质的加入。稀土元素模拟结果显示岩浆源区成岩过程中有单斜辉石、斜长石和石榴子石的分离结晶。  相似文献   
138.
DEM在工程建设与自然科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如何准确、高效地运用曲面内插成为内业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辽宁省调兵山试验区域内已知点数据为基础,对比了移动三角面内插法、双多次多项式曲面内插法、Zernike多项式曲面内插法的内插精度,研究了按曲面坡度分区讨论对内插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按曲面坡度进行分区,使用多项式和移动三角面法进行混合内插,能很好地削弱地势对精度的影响,使DEM曲面内插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9.
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剖面的沉积特征和地层对比分析,识别出上扬子西南部存在晚三叠世古隆起;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了古隆起的构造属性、演化和大地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上扬子西南部普遍缺失上三叠统,这一地层的缺失不是后期剥蚀造成的,而是由于上扬子西南部在晚三叠世存在一个与上扬子西南缘近平行的古隆起。该古隆起的发育与金沙江-哀牢山-马江-八布洋、甘孜-理塘洋的关闭及之后的碰撞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在早三叠世末,金沙江-哀牢山-马江-八布洋关闭,上扬子西南部南缘的右江和楚雄盆地成为前陆盆地,形成的前缘隆起共同组成了该古隆起;至晚三叠世诺利期,甘孜-理塘洋关闭,上扬子西南部西缘发育西昌前陆盆地,其前缘隆起与右江、楚雄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一起组成古隆起;至瑞替期末,由于右江前陆盆地停止发育,古隆起仅由楚雄和西昌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组成。这一古隆起的发现对研究四川盆地晚三叠世盆地原型和上扬子西南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