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朱强 《浙江测绘》1996,(1):29-32
本文介绍了用AutoCAD的C语言开发工具ADS实现建立基于AutoCAD的数字地面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在AutoCAD环境下内插等值线、生成断面图和计算挖填土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和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揭示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没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且行颅内段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梳理术组)和37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术组)进行3年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颜面部麻木发生率。结果 梳理术组和射频术组术后3年有效率分别为78.4%(29/37)和73.0%(27/37),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是21.6%(8/37)和27.0%(10/37),术后颜面部麻木发生率分别为91.9%(34/37)和100%(37/3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和半月节射频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手段,考虑到开颅手术的风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可能更合适于治疗没有明显血管压迫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4.
伊朗卡山探区Aran背斜圈闭的地球物理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伊朗卡山探区勘探程度低、周期短、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通过地球物理资料,特别是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结合探区外围的地质调查和油气田资料,进行了油气藏圈闭可靠性、储集封堵条件、有效性及含油气性等方面的地球物理资料预测,探索出了一套早期勘探区域圈闭评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该探区的Aran背斜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论季节冻土的冻胀沿冻深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甘肃省1979年以来的渠道冻胀试验成果,得出了4种冻胀沿深度分布的类型及其与地下水位和土质条件的关系。其分布规律可用水分迁移理论加以解释。所谓“主冻胀层”概念仅适用于封闭冻结系统。根据一个简化的水热迁移模型计算也证实了地下水热影响。  相似文献   
66.
张志衡  董箭  彭认灿  陆毅  陈秋  朱强 《测绘学报》2020,49(5):644-655
针对TIN_DDM地形形态划分及连续尺度表达中存在的应用场景与数据类型特殊、地形形态划分边界不明确和地形尺度认知存在差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球变换的TIN_DDM地形形态划分及连续尺度表达算法。该算法在分析滚动球变换构建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滚动球变换在地形形态识别方面的应用潜能,设计了TIN_DDM采样点地形类型判定准则;针对判定准则在地形形态连续尺度表达过程中无法应用的问题,通过对滚动球接触点与滚动球半径之间的数值关联性进行分析,求解出各采样点与滚动球接触状态变换时的临界滚动球半径,构建了面向TIN_DDM地形形态连续尺度表达的滚动球变换。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快速实现以滚动球半径作为尺度因子的TIN_DDM地形形态自动化分及连续尺度表达。  相似文献   
67.
张八岭隆起广泛分布的平缓韧性剪切带与郯庐断裂带平移作用形成的陡立韧性剪切带明显不同。通过对平缓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分析,结合早白垩世盆地特征、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断层和同构造岩浆岩同位素定年结果,厘定出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该变质核杂岩上盘由南华纪-奥陶纪沉积地层和早白垩世盆地组成,下盘为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变海相火山岩(基底)以及早白垩世侵入岩,上下盘之间被一条主伸展拆离断层所分隔。变质核杂岩长轴为NE-SW向,指示构造反映上盘向SE剪切滑动,与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的伸展方向完全一致。通过本次变质核杂岩的厘定,结合野外地质事实,笔者认为管店-马厂断裂是郯庐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是对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末第三次左行平移的响应。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关系模型,揭示了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经历了早期伸展(变质核杂岩阶段)-挤压走滑(管店-马厂断裂形成阶段)-晚期伸展(闪长质脉岩侵位阶段)3个构造阶段,多期构造、岩浆的叠加作用下,形成了本区的金多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68.
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综合框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动综合中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制图综合信息流及其过程的分析,建立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制图综合模型框架,并分析模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该模型框架为基础,设计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制图综合系统结构,并从质量功能配置和故障分析的联合运用角度,分析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综合模型质量管理机制。该模型框架的建立,将丰富自动综合的质量控制体系,使整个制图综合过程能够切实围绕质量进行。  相似文献   
69.
面向城市3维建模的影像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纹理信息对于3维城市模型非常重要,然而纹理的获取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通常难以得到正射影像。采用射影几何理论,提出基于原始影像与校正影像间的对应矩阵关系进行影像正射校正方法,该方法简捷易行,并且准确的校正可使得模型的纹理信息具有几何意义,实验证明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前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塔然高勒地区直罗组沉积期物源和区域沉积-构造背景等问题尚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直罗组物源变化的整体评价.对塔然高勒地区含铀层位直罗组下段砂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测年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直罗组下段源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沉积岩和少量中性岩浆岩;源岩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大陆边缘弧环境.综合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和获得的锆石U-Pb定年数据,认为塔然高勒地区直罗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大青山-乌拉山等地区的孔兹岩、TTG片麻岩、麻粒岩和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侵入岩以及阴山地区形成于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的岩浆岩,直罗组下段砂体展布特征清楚地反映了研究区及相邻铀矿床由北向南的物源供给方向;研究区直罗组下段发现的三叠纪碎屑锆石表明三叠纪时期直罗组下段沉积时印支期侵入岩已被抬升至地表提供了物源,直罗组下段上亚段的年轻物源组分比例比下亚段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