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5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将CODE以及GPS广播星历提供的8个系数分别作为Klobuchar模型的输入参数,利用Klobuchar模型及NeQuick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15个GPS基准站上2000~2008年的电离层VTEC序列,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事后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标准,得到了两个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在1999年的VLBI全球解(glb1123)中关于上海VLBI站与国际上13个VLBI站的基线长变化率高精度测定结果,以及日本鹿岛Kashima和Kashima 34两VLBI站分别与国际VLBI站间的相应结果,基于最近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97,估计得到了上海VLBI站和日本鹿岛两VLBI站相对于板块稳定区的地壳垂直形变率分别为-1.91±0.56 mm/yr、-3.72±0.74 mm/yr和-8.81±0.84mm/yr,表明上海VLBI站存在每年近2毫米的下降,讨论并证实日本鹿岛两VLBI站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是不一致的;基于不同板块运动模型的欧拉旋转矢量,估计得到了上述3站的水平形变速率;还估计给出了太平洋板块中部的形变率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确定板块运动学模型的台站选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和板块运动模型的台站选取标准都具有随意性,直接影响地球参考架和板块运动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提出了一种确定刚体板块内台站的新方法,即从ITRF2000速度场利用7参数转换得到的各台站运动速度残差,使其向刚性板块运动逼近,通过多次循环,从而确定各板块的刚性台站,可更好地定向地球参考架和建立高精度板块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104.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球参考框架是研究地球整体和局部运动以及探讨地球各圈层运动机制的一个重要基准。简要回顾地球参考架的发展和现状,主要分析当前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问题和局限性,着重提出未来地球参考架的目标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用GPS可降水量资料对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利用2002年9月10~20日GPS的可降水量资料与实况降水场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每30分钟的可降水量连续观测资料对实际降水预报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可降水量第一次达到及最后一次出现50mm的时间与实际降水的开始、结束时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可降水量≥50mm的持续时间越长,实际降水量也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其次,可降水量的3小时及24小时变化对预报未来降水区域和雨量分布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最后,可降水量在降水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趋势变化反映了500hPa流场、700hPa水汽通量场的变化,这为实际降水预报中水汽的来源及输送提供了更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基于ITRF96和ITRF97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利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发布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96和ITRF97的水平运动,分别建立了完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新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研究表明,ITRF96和ITRF97与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无整体旋转(NNRNo-Net-Rota-tion)的定义不符,都存在一个整体旋转.ITRF96参考架的旋转角速度约为0.11°/m.yr,旋转极位于N-4.13°,E89.3°;ITRF97的旋转角速度约为0.10°/m.yr,旋转极位于N-27.2°,E74.7°.这种不一致性对ITRF96和ITRF97的高精度应用和长期维持、地球自转参数的长期变化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空间大地测量的结果初步建立了中国地壳各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该模型与由地质资料建立的地质学模型相比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中国及邻近地区的板块、亚板块和活动构造块体的水平运动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8.
由GPS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水平形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复测得到的全国19 个GPS点之间两年内(1994 ~1996 年) 的基线长度变化,表明我国西部形变量远大于东部。表现为西部北东向、近南北向基线多为缩短,北西及东西向基线伸长:华北则北东、东西向基线缩短,而北西向基线伸长;华南变化稍大,以北西西向基线缩短为多,北东向基线主要为伸长。缩短基线与震源机制解中P轴方向基本一致,而伸长基线多与其正交或斜交  相似文献   
109.
关于ITRF96参考架整体旋转性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发布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96的速度场 ,建立了一个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96VEL ,该模型与NNR -NUVEL1A模型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利用该模型 ,本文对ITRF96参考架相对无整体旋转参考架是否存在一个整体旋转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结果表明ITRF96参考架相对无整体旋转参考架有一个整体旋转 ,旋转角速度为 0 1 61°/Ma ,旋转极指向南纬 50 5° ,东经 65 5°,这与要求ITRF96无整体旋转的定义不相符 ,这个整体旋转将会对国际地球参考架的高精度应用和长期维持 ,特别是对地球自转参数长期变化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本介绍了利用两个激光测卫站的同步资料,采用半动力半几何方法测定两激光站的基线长。该方法可以消除地球定向参数(EOP)误差对基线测定的影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卫星定轨误差对基线测定的影响。利用该方法,Lageos卫星定轨误差对长度小于1000公里的基线的影响可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以下。因此本方法可用于精确测定两站基线长,可用于研究局部地区板块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