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562.
563.
应用时频分析方法研究含噪非平稳信号的时间-频率联合分布特性,De-shape SST(De-shape 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算法具有良好的时频表现,但其抗噪性能及算法的鲁棒性还有待提高。提出基于非线性匹配追踪(nonlinear matching pursuit,NMP)分解的De-shape SST算法(nonlinear matching pursuit De-shape 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NDSST),利用NMP良好的重构特性对非平稳信号进行稀疏重构,再进行De-shape SST时频分析,提高算法的抑制噪声能力和鲁棒性的同时,保留了良好的时频分布聚集度。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频、变频、线性调频和组合变频信号,NDSST算法可以得到高锐化度的时频分布表示,并且在低信噪比(sinal noise ratio,SNR)条件下依然具有优越的抗噪声性能。在金属破裂样本信号分析应用中,NDSST算法能够清晰地得出金属发生破裂的时间-频率范围,为工程实践中设置监测传感器的阈值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64.
我国南方高热演化页岩是页岩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其有利区优选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首要环节.有机碳含量(TOC)是评价页岩生烃潜力最为关键的指标,可以直接影响有利区决策.为探究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高热演化页岩(Ro>2.0%)TOC预测中的适用性,通过文献调研系统地归纳了总有机碳含量(TOC)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原理与技术流程,结合高热演化页岩地质特征与相关钻井实例应用分析,对比不同方法预测精度并分析适用性.研究表明:高热演化页岩以生干气为主且其层间缝与粒间孔占比少,其电阻率与声波时差更低,ΔlogR法不适用其TOC预测.体积密度测井法预测精度较低,地震多属性反演法精度也不高,且操作复杂、多解性很强.实验-测井-地震联合反演方法预测效果相对较好,是获取三维TOC数据体的最可靠的方法.测井、地震资料不足时,自然伽马测井法可以实现TOC粗估;资料丰富时应当优先选取计算精度最高的机器学习法,其次为多元线性回归法.各方法由经验判断向数理统计判断、由地质驱动向数据驱动、由单因素模型向多因素模型发展,未来可进一步建立高演化页岩TOC数据库实现高效准确的TOC智能预测.  相似文献   
565.
李飞  谭强  温来福  黄丹 《应用地球物理》2023,(3):310-315+349-350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式有限差分正演的三维瞬变电磁反演方法。对于正演,先计算磁偶极子源激发的全空间初始场,然后使用改进的DuFort-Frankel方法和交错网格对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时间步进。对于反演,采用基于L2范数的模型正则化方法和最小二乘最优化方法。其次,通过模型算例和现场实例对三维反演方法进行了测试。在模型算例中,低阻三维块体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在现场实例中,三维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一致。模型算例和现场实例都表明,提出的基于显式有限差分正演的三维瞬变电磁反演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66.
567.
磨溪地区震旦系地层埋藏深,油气资源丰富,是川中地区油气增产的关键,为进一步深化对灯四段储层的地质认识,本文以岩心及薄片观察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磨溪地区灯四段储层地质发育特征及其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磨溪地区灯四段储集岩主要为凝块云岩、藻叠层云岩、藻纹层云岩和砂屑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少量裂缝,储层类型为裂缝-溶洞型,裂缝及溶孔对储层渗透率起决定性作用。灯四段储层的形成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者控制,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控制这储层的分布和储层物性的好坏。岩溶作用及储层物性与岩性分布对气藏的形成分布具有控制作用,丘滩相发育的凝块云岩和藻叠层云岩以及被岩溶作用强改造的高孔渗透段是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568.
569.
A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creep model test on the creep deformation of soft muddy clay in the littoral area of Tianjin is performed. A nonlinear rheolog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coefficients are determin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muddy clay. Furthermore, a settlement equation is deduced from the theologic model and verified by the field settlement measurements of Beitang Reservoir dam in Tianjin littoral area. Finally, the settlement e- quation is applied in calculating the settlement of "FAIRWAY-" suction dredger, which sunk in the external channel of Tianjin Port, induced by the soft clay consolidation of seabed. Thes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decision of salvage plan.  相似文献   
570.
Corresponding to the sliding and the overturning failure, the elementary motion modes of caisson breakwater include the horizontal-rotational oscillation coupled motion, the horizontal sliding-rotational oscillation coupled motion, the horizontal vibrating-uplift rocking coupled motion, and the horizontal sliding-uplift rocking coupled motion. The motion mode of a caisson will transform from one to another depending on the wave forces and the motion behaviors of the caisson. The numerical models of four motion modes of caisson are developed,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cedure for joint motion process of various modes of caisson breakwater under wave excitation is presented and tested by a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imulation procedure is reliable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ynam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caisson break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