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目前人们对超级单体云团降水回波结构的认知仍有限。本文采用GPM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DPR (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和微波成像仪GMI (GPM Microwave Imager)的探测结果,结合FY-4A静止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的热红外10.8μm通道观测结果、探空站的温湿风观测结果及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利用雷达回波剖面和回波反射率因子概率密度随高度分布的方法,分析了2018年5月重庆地区超级单体云团的降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云团由西北向东南运动的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而引发;超级单体云团内存在对流降水和层状降水等次尺度系统;强降水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至盆地的西南部;超级单体暴雨云中冰相粒子多;对流降水的回波顶高度超过12 km,且最大回波强度多数位于地面上空4—5 km;对流降水比层状降水拥有更高的降水粒子浓度,而粒子大小却小于后者;对流降水的粒子尺度随着高度下降而明显增大,反映了其明显碰并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62.
文章梳理了海洋倾废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局文件;按季度和港区统计了2009--2011年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和倾倒量,分析统计数据,揭示倾倒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原因;统计分析各倾倒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指出吴淞口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近岸倾倒区,年倾倒总量应控制在400万m3,长江口1#倾倒区应调配接受近岸疏浚物;分析疏浚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上海市已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分析倾废管理现状,指出申请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倾废管理改进措施;详细介绍了倾废记录仪安装试点和制订海洋倾废规范性文件工作,争取从地方性法规层面明确倾废记录仪的法律地位和记录数据的法律效力,规范性文件将规定禁止倾倒建筑渣土等物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倾废管理多个方面的综述、统计和分析,旨在提高管理水平,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3.
针对目前航道测量水深检测中主要依赖人工判读比对的主观随意性问题,探讨空间插值法在水深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选取地形条件各异的测点样本数据,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格插值法、样条函数插值法、自然邻点插值法对其插值分析。通过实验比较发现,需针对具体的地形特征选择最优空间插值法,对河床地形起伏大、水深测点密度较低的区域,空间插值误差的比对超限比例会超出规范允许的限值,故较难进行实际应用;反之,空间插值法具备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铀源、构造、岩性-岩相、后生蚀变、古水文地质、古气候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盆地北部部分地段具备了较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5.
天津盘山考     
  相似文献   
66.
因为地震数据的三维空间分布优势,地震属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气性预测、储层厚度预测、孔隙度预测等。但也存在地震属性之间信息冗余、属性与储层物性参数关系模糊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将模糊粗糙理论和机器学习引入到储层参数预测中来。通过模糊粗糙集理论对地震属性进行约简,去除冗余信息,得到最优化的地震属性组合;将约简后的属性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实现从地震属性到储层物性参数的非线性映射。该方法既保留了地震属性中有效信息,又避免了因输入变量过多而导致的网络模型训练困难。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属性约简的机器学习预测结果分辨率更高,并与数据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67.
杭州市城市建筑区夏季地表温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选择Landsat-8遥感数据和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进行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同时结合地理国情数据分类结果数据,对杭州市城市建筑区域地表温度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反演的地表温度结果和区域统计分析,得出了杭州市2016夏季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城区部分的拱墅区、下城区、江干区、上城区和滨江区等区域,城市建筑温度整体较高;余杭区中部、萧山区中部和东北部、西湖区北部区域城市建筑温度较高;城区西部建筑区域温度相对较低。地表温度的极大值出现在拱墅区,为55.64℃;极小值出现在余杭区,为25.68℃。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先后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长达1 643 km范围的GPS C、D级控制网点的修复工程,面对时间紧、埋石与观测工作量大、施工涉及区域较长等诸多问题,采用分组平行进行的施工组织方式,在确保测量精度下同时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本文对此经验与创新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航道整治初步设计原型观测是为进行物理建模所进行的测绘活动,其包括水道地形、水文泥沙及水位观测,本文对该项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以中游某河段为例对其观测要求进行了说明,以方便相关工程测量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0.
针对强降水天气分析的实际需求,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6月30—7月3日海西东部区域性强降水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发生在新疆槽底分裂短波槽和高原南部低涡共同作用的有利环流形势下;受盆地地形影响,海西地区冷空气主要有两条移动路径,偏南路径的冷空气到达海西东部的时间较偏北路径早6h左右。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面是否有冷空气活动;海西西部呈反气旋,青海湖南部有低涡活动也可以作为判断短时强降水天气的重要参考指标;强降水发生时段与散度辐合中心和上升运动中心基本对应,降水过程期间底层维持有较强的上升运动;600hPa水汽分布显示海西东部地区在降水期间有三个水汽输送路径,另外当高原东南部有低涡活动时,25°N附近的水汽可以在该低涡东侧东南风的引导下输送至海西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