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海域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用来研究特定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确定各种物理,生物过程的贡献,对解决浮游植物生物量异常增加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海洋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介绍了几种不同时空尺度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性能,此类模型在发达国家的海域富营养化研究和环境管理中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而我国目前虽已开展了海洋生态模型的初步研究,但面临一些困难,其中不仅需要获取特定海域的过程参数,而且急需对海域的强迫过程和边界过程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82.
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的气溶胶吸湿性参数(κ)和气溶胶离子化学组分、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数据,对多尺度气溶胶吸湿性参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尺度κ的参数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山夏季气溶胶来源的主要气团包括西南气团、北方气团以及东南气团。黄山夏季κ的变化范围为0.2-0.48,且随粒径增大成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特征;气溶胶粒径在0.15-1.1 μm的强吸湿段,κ>0.3,而在粒径小于0.15 μm和粒径大于1.1 μm弱吸湿段,κκ分布不同,气溶胶粒子在小于1.1 μm的粒径段,当受西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大,而受东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小;在气溶胶粒径大于1.1 μm时,κ在两个气团背景下呈现与气溶胶粒径小于1.1 μm时相反的分布特征。影响粒径小于1.1 μm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4+、SO42-、水溶性有机碳(WSOC,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而影响大于1.1 μm粒径范围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4+、SO42-、NO3-、WSOC和Ca2+。由气溶胶多尺度离子化学组分和WSOC构建的气溶胶κ的参数化方案,在小于1.1 μm和大于1.1 μm的粒径范围内的表达式分别为κreg=0.12+0.45fNH4++0.63fSO42-+0.18fWSOC和κreg=0.01+0.78fNH4++0.76fNO3-+0.8fSO42--0.28fCa2++0.14fWSOC(f为对应组分的质量份数)。两个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预报κ,预报值κreg与κ的计算值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通过了置信度99%的显著性检验,且预报误差在30%范围内。   相似文献   
83.
本文提出了基于Hadoop集群计算的土地时空大数据集成平台框架,并初步实现了原型系统,对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实例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技术路线和框架,可以极大地提升海量土地时空数据的管理水平、处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84.
85.
我们研究了有机质降解、甲烷厌氧氧化(AMO)与硫酸盐亏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过程影响和控制白云石化作用的机理。利用ODP175航次在西非大陆边缘若干个富集有机质的站位中的研究数据,我们确定了AMO发生的深度和反应速率与白云石形成之间的联系。本研究根据CH4和SO4^2-的在沉积物中的扩散通量计算了AMO的反应速率以及根据Mg离子的扩散通量计算了白云石形成速率。研究表明,白云石的形成速率相对比较稳定,不随其形成的深度而变化,这显示了Mg、Ca离子扩散通量不会受到深度的限制。根据计算的logIAP值,我们得出白云石的logKsp值在-16.1~-16.4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白云石的形成部分受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MO)和甲烷生成作用相互竞争的控制,这两个作用控制着流体中溶解a32的种类。通过硫酸盐的还原作用,沉积物中AMO过程增加了环境中CO3^2-的浓度,有利于白云石的形成,而甲烷生成作用增加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O2的活度,抑制了白云石的沉淀。甲烷生成作用和AMO作用一起控制着沉积环境中CO2和碱度,从而决定了富含有机质的海洋沉积物中白云石的形成。此外,我们建立了在AMO作用和白云石形成机理之间存在的关系模式,运用这种模式,可以计算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白云石的稳定常数,并且可以预计白云石形成区域和深度。  相似文献   
86.
本文根据1982年12月至1987年2月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观测资料计算了大气边界层的块体理查森数和温度结构系数,分析了大气边界层热力稳定度、几个标准等压面热力状况和风场的分布特征,并与1985年底至1986年初的观测资料作了对比,得出E1 Nino形成期热带大气热结构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7.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中发展至今 ,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 ,特别是关于混合 /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 ,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的湍流封闭模式 ,如 HAMSOM中的Prandtl混合长模型、Johns模式中的 k-方程模型、POM中的 k- kl模型、水动力学中常用的 k-ε模型等等 ,介绍了海洋湍流模型的应用。对于湍流模型的使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的原则 ,复杂的并非最优的。  相似文献   
88.
89.
海藻分子生物学从生物大分子的角度研究海藻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海藻起源、进化及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规律、本质以及机理。中心法则是其主要研究思想。以基因的复制和突变演绎遗传、变异与进化;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解释代谢、分化与发育。用操作分子的手段研究、揭示生物学规律。海藻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上,通过重组DNA技术人工构建栽培海藻新品种,以及实现海藻天然产物的基因工程生产[1]曾呈奎等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盐田生物技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海藻生物技术的概念是有目的地利用以及定向改造…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1763~1987年间历次强、中、弱El Nio事件的发生频率、各次事件的间隔年数,以及当某类强度事件发生后下一次事件的强度级别与发生时间的概率等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El Ni(?)o事件的长期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可作为预测El Ni(?)o事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