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统计分析了1月份、7月份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同北半球大气O3层之间的季节性相互联系以及海温导致的O3导遥相关的空间结构。结果发现:1月份海温与O3层的空间相关区域明显地不同于7月份,并且相关符号呈相反趋势,因而由不同季节海温导致O3层的遥相关型也不相同。此外,海温对O3层的变化存在着持续的影响,导致不同季节海温对O3层的影响效果产生叠加,使O3层对海温的响应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波列结构特征。表明了热带东太  相似文献   
22.
以2000年1、4、7、10月为例,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比较了模拟硫酸盐气溶胶分布和直接辐射强迫的在线模拟方法与固定SO2到硫酸盐转化率方法,并与全球模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在线模拟得到的主要结果与全球平均结果符合得很好,但固定转化率方法存在明显偏差;两种方法硫酸盐柱含量的差异在-4-12mg/m^2范围内,占在线模拟柱含量的42%以上,7月份差异最显著,1月份差异最小;大气顶辐射强迫差异在-1.8-0.4W/m^2之间,此差别占在线辐射强迫的26%以上;采用36.7%的固定转化率对冬季过大、夏季偏小,只有春秋季的江南部分地区适合。由于固定转化率方法不能反映温度、辐射、水汽、云水等气象要素的季节性变化对硫酸盐生成率的影响,因而对硫酸盐含量和分布的季节变化模拟存在偏差,这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山地露天矿自然通风风流与湍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卫国  胡泳涛 《高原气象》1996,15(4):464-471
利用建立的三维非力能量闭合的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研究了中性层结条件下某露天矿自然通风的风流和湍流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坑内水平风场在坑底或采壁处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在矿采深与开口宽度比较小或者来流风速随高度的切变不大时,坑内气流为平直型,有利于通风;反之坑内则形成环流,且在环流范围内较大的湍能,不利于通风,易产生高浓度的污染物。本模式模拟的结果还与风洞模拟和高阶闭合模式模拟的结果作了检验比较  相似文献   
24.
海陆风环流及其湍流特征模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上实用的E-ε闭合方案的边界层模式。作为应用,模拟研究了海陆风环流、陆上和海上热力风边界层以及湍流特征。结果表明,海风环流中的湍流能量大于陆风环流中的。  相似文献   
25.
9月9日-11日,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物探科技信息网、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堤坝隐患及渗漏探测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水利、石油、地质等部门从事物探工作的专家、代表共111人参加了会议,就堤坝隐患探测及渗漏探测实验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探测方法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研讨和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近年来  相似文献   
26.
磁性起伏地形磁异常改正是提高表层具有磁性地区磁法勘探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改正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对改正方法应用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怀安地区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该区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形迹进行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同位素年龄数据,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序列划分为4期: 新太古代阜平晚期(D1),桑干岩群韧性变形,形成片麻理、无根褶皱和韧性剪切带; 新太古代五台晚期(D2),在新太古代TTG/花岗岩中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和条带状构造,并在桑干岩群中形成近EW向的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 古元古代吕梁中期(D3),集宁岩群沙渠村岩组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并形成与片麻理一致的NE向韧性剪切带,在新太古代地质体中叠加近SN向的开阔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 古元古代吕梁晚期(D4),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形成片理和片麻理,尚义—平泉断裂形成。建立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并将其划分为新太古代陆壳增生阶段和古元古代碰撞造山阶段,对理解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新疆阿合奇县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独特,开发潜力较大。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该区托什干河谷风光、千年古树、吉鲁苏温泉地质景观、历史古迹等自然资源旅游优势和玛纳斯文化、猎鹰文化、库母兹文化、民族节日、民族美食等人文资源优势。阿合奇县存在经济欠发达、旅游产业未形成、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等资源劣势。旅游面临政策优势、政策引导、西部大开发等机遇,行业竞争激烈、旅游品牌还未形成等挑战。从旅游开发理念、旅游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该地区发展旅游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对流层顶高度演变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948~2004年东亚增暖背景下对流层顶高度的演变特征,重点分析对流层温度、平流层中下部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在1970年代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趋势不如南半球显著;东亚对流层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对流层中上部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的正相关最显著,这说明对流层中上部的增温对对流层顶高度的抬升贡献较大;东亚平流层中下层温度与对流层顶高度基本呈显著负相关,70hPa层上的负相关最显著;近20年来东亚对流层温度上升了约0.2℃,平流层中下部温度下降了约1.2℃,对流顶高度上升了约86m,对流层的增暖和平流层的冷却作用共同导致了东亚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为进一步研究哈拉奇地区古生代沉积地质,根据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建造、古生物化石、沉积演化、沉积构造等基本数据,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古生代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古生代岩性组合依次为灰岩-砂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反映了海退-海进-海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