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及其自动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和分维估值,研究了线状地图要素的形状结构特征随量测尺度和比例尺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使综合过程自适应进行和保持图形形状特征的线状要素自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地图图斑形状特征的量化及其分形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分形几何原理,提出了量化地图图斑形状特征的分形模型,讨论了模型中的参数-形状因子和分维的意义及求法,给出了制图现象形状特征量化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4.
面向制图线自动综合的分维估值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分形理论中的分维计算与数据压缩中的光栏法基本原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制图线自动综合的分维估值方法及其相应的自动综合算法用该方法求出的分维数,可从数量上反映制图线形状结构特征随描述它的阈值变化的规律,基于该方法的自动综合算法可较好地实现制图线自动综合过程的数量化和模型化,并使制图线形状结构特征得以有效保持。  相似文献   
125.
地图投影的坐标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炳炎  王桥等 《地图》1995,(2):34-36
地图投影的坐标变换方炳炎,王桥,胡毓钜第三讲圆锥投影的反解公式地图投影的反解变换,是地图投影变换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原投影方程得出其反解变换关系式再代入新投影方程中,来实现两投影间的坐标变换。这里关键是要得到原投影的反解公式。本讲将利用第二...  相似文献   
126.
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分形的数字高程模型算法。实践证明,用此方法进行形状逼近内插,所需数据量小,可节省大量内存及计算时间,较容易获得所需要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类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情况下具有灵活、通用性的多焦点地图投影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给出了若干可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的投影公式及其相应的算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概括或产生大部分现有的变比例尺、多焦点地图投影,而且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荣扬名  王桥  丁霞  黄清华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1):3709-3717
本文选择2011年3月11日M9.0日本东北大地震震中附近三个地磁台站16个月(2010/01/01—2011/04/30)的特低频地磁观测资料,采用去倾扰动分析方法,得到了这三个台站地磁记录的非均匀标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地磁三分量非均匀标度特征同步变化的指标,并据此探讨了特低频地磁信号分形标度特征变化与日本东北大地震之间的可能关联性,初步结果表明,这三个台站的特低频地磁信号分形标度特征指标在日本东北大地震前25~50天左右呈现出同步的异常增加,基于磁静日观测资料的随机合成地磁数据的统计检验结果可知前述异常并非随机异常,而是一种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异常,可能反映了日本东北大地震对周边地磁信号内在的非线性系统特征产生了有统计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在南秦岭造山带中发现的竹溪蔓荆沟碱性正长岩,呈透镜状侵入于辉绿岩体内,个别呈独立岩体侵入于早古生代地层中。单个正长岩体规模较小。通过对其进行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为全碱(Na_2O~+K_2O)含量较高的钾质碱性正长岩;岩石中Mg~#值较低,明显低于原始岩浆Mg~#值,说明其为原始岩浆经历较高程度演化的产物;岩体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明显,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通过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分析认为,研究区正长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且形成于大陆裂谷早期阶段,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  相似文献   
130.
电法勘探中不同的视电阻率定义可以带来不同的反演效果,好的视电阻率定义可以提高反演分辨率。传统的Cagniar视电阻率(1953)只是利用了波阻抗的模值,而Basokur 1994年提出的视电阻率利用波阻抗的实部和虚部。本文做了4个不同模型的Basokur视电阻率响应及反演,结果显示新的视电阻率对薄层有很好的反应,对常规模型也有不错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