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西昌市北郊某观测站1974~2009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逐年统计各级降水的发生日数资料。采用气候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多项式拟合法及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诊断分析各类降水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雨日、冰雹的减少趋势显著;总降水量、年最大日降水量、强降水日数R95%、中等雨日数R75%、雨季总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显著,降雪日数的下降趋势也不显著;暴雨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类降水事件及极端天气存在一定的振荡周期。针对现阶段气候变化特点,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82.
伶仃洋地区年代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古环境的重建及海陆交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磁性地层学和AMS 14C测年对珠江口伶仃洋ZK1钻孔(113°40′E、22°34′N,孔深100.3 m)0~32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5个样品的AMS 14C测试年龄为(486±120)~(2268±149)a BP.岩心的...  相似文献   
83.
伊拉克F油田Asmari组油藏储层复杂,包括碳酸盐岩、砂岩和混积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复杂。综合静态资料和动态数据,从储层特征,隔夹层分布,微裂缝发育情况,地层压力变化和见水规律多方面,对F油田储层连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smari组隔夹层岩性多样,含量最多的为以白云岩为主的物性隔夹层;其次为泥岩、砂质白云岩、泥质砂岩、云质砂岩及灰岩。隔夹层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且由于微裂缝发育,改善了储层连通性。地层压力变化和见水规律表明Asmari组储层层内和层间、纵向和平面具有连通性,但储层非均质性造成连通性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4.
Based on 22 of the climate models from phase 3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we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the models to reproduce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wintertim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NPO), which i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wintertime sea level pressure field in simulations of the pre-industrial control climate, and evaluate the NPO response to the future most reasonable global warming scenario(the A1B scenario). We reveal that while most models simulate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amplitude of the NPO pattern satisfactorily, only 13 models capture both features well. However,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imulated NPO could not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observations.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e weakened NPO intensity for a scenario of strong global warming is attributable to the reduced lower-tropospheric baroclinicity at mid-latitudes,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disrupt large-scale and low-frequency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resulting in the diminished transfer of energy to the NPO, together with its northward shift.  相似文献   
85.
利用HadISST(Hadley Centre Global Sea Ic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和20CRv2(Twentieth-Century Reanalysis dataset version 2)数据集,对1951—2000年南半球中纬度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南半球风暴轴对冬夏季中纬度海温异常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南半球夏季SST第一模态表现为三极子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SST暖异常能够使对流层低层涡动活动增强,体现在850 hPa涡动热量极向热通量增加,其最大值出现在南太平洋西部。南半球冬季SST第一模态表现为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分布暖异常,在南太平洋中西部出现弱偶极子型SST异常,分别能够在局地增强和减弱对流层低层涡动活动,体现在增强和减弱,其大值区出现在南印度洋。进一步对大气斜压性和斜压能量转换的诊断结果表明,上述中纬度海温异常的存在能导致对流层低层出现一致性的斜压增强(减弱),进而加强(削弱)大气涡动活动。  相似文献   
86.
针对盐穴储气库单井水溶造腔过程中管柱动力特性开展了初步探讨,认为造腔工程中,管柱在受限空间的自激振动和动力失稳是导致管柱发生严重弯曲或者破损的主要原因。初步分析了无空间约束条件下内外管柱的振动特性,得到了理想条件下管柱临界流速的计算式。计算表明,无约束条件下造腔管柱一般会由于液-固耦联振动而发生动力失稳,而且造腔内管一般会先于造腔外管发生失稳破坏。鉴于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还对造腔管柱临界流速全面计算力学模型应考虑的诸因素进行了探讨,初步分析了管道轴力、液体压力、造腔循环方式、管道水平支撑,以及轴向水击和管道横向振动耦合的影响,为进一步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空间约束条件下造腔管柱动力特性全面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大悬挑结构因能够提供更加宽敞的实用空间而在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但这类结构受力不利且变形较大,在实际工程施工、使用阶段都出现过不少问题和事故。在施工中,如能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分析处理,将动态结果清晰明了地展示给安全技术人员,用于现场指导施工,对预测的危险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杜绝事故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分析影响大悬挑结构受力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对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快速有效的分析处理模型,能将分析的动态结果及预测值输出报告书,作为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障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以海南东北部滨海浅层地下水的逐时水位、电导率和地表气压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RP图和RQA分析法对地下水系统的内部动力结构进行研究,分析ε和RR的取值对地下水系统比较结果的影响,并对台风过境引发的地下水系统内部动力结构的改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ε的取值对气压子系统的影响较小,但会明显放大或缩小水位和电导率子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电导率子系统,可能导致比较结果完全相反。(2)气压和水位子系统均具有漂移和破碎两种拓扑结构,电导率子系统则以破碎结构为主,部分兼具漂移结构。(3)当台风过境并产生影响时,地表气压出现明显的极小值,而地下水位则相应的出现极大值,RP图上表现为白色带状区域的出现。带状区域的边界可能暗示了台风影响的起止时间,而区域宽度则可能表征了台风的影响时长。此外,个别电导率子系统也相应出现了白色带状区域,很有可能意味着其也受到了过境台风的影响。(4)对于地下水系统而言,其层流态总是比确定性更为显著,系统的平均可预测长度则总是大于"特定状态"的受困时间,表明基于相邻轨道进行预测会获得更长的预见期。  相似文献   
89.
岩石圈三维结构的研究,尤其是海域岩石圈三维结构的研究,需借助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本文主要讨论南海海域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中所采用的几种地震勘探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效果,其中包括单船反射地震勘探、双船反射、折射地震勘探、海底地震接收以及地震层析成像等.  相似文献   
90.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火成岩中捕获锆石为测年对象,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对华南地区扬子地块南部和华夏地块进行了比较广泛系统的取样和测年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火成岩中普遍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捕获锆石,最大年龄达3.1Ga,表明华南地壳深部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华南大陆地壳可能最初形成于3.1Ga之前。根据捕获锆石年龄信息,华南早元古代之前大陆地壳生长集中于~3.1Ga,~2.7Ga,~2.5Ga,~2.2Ga和1.8-2.1Ga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