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71.
阿拉伯地盾位于阿拉伯板块的西南部,与红海西岸的努比亚地盾共同组成努比亚-阿拉伯地盾,是新元古代东、西冈瓦纳大陆汇聚过程中形成的泛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细地质填图”技术标编制过程中,笔者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总结了阿拉伯地盾8个次级地体、主要蛇绿岩构造混杂岩带及新元古代沉积盆地的地质特征,并将阿拉伯地盾的地质演化细分为4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在新元古代洋-陆转化过程中阿拉伯地盾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及与成矿相关的地质问题,提出了未来精细地质填图过程中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72.
开展适用于城市地区热红外遥感图像几何效应的辐射校正物理模型研究,对提升城区下垫面温度反演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天空视域系数SVF(Sky View Factor,V)量化城区下垫面几何特征,并考虑几何特征对地物目标辐射传输的影响机理。将遥感传感器入瞳处的辐射亮度分解为地物目标发射辐射、地物目标反射辐射以及大气上行路径辐射3部分,并分析了各部分辐射在“城区—大气”界面的辐射传输过程,构建适用于城市下垫面的热辐射传输UTRT(Urban Thermal Radiation Transfer)模型,可应用于城区热红外遥感图像的几何效应辐射校正。基于Landsat 8 TIRS(Thermal Infrared Sensor)数据,将UTRT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典型城区地表温度的反演,并对UTRT模型和不考虑下垫面几何特征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UTRT模型反演结果数值上整体低于不考虑下垫面几何特征的反演结果,差值范围为0—1.57 K,均值为0.44 K;(2)通过对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分析对比,模型结果差值较大的区域为建筑和裸地,其空间分布明显受V值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V值越大反演结果数值越低;(3)对UTRT模型天空视域系数和环境温度两个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地表发射率较小的场景中V参数敏感性较强,由于环境温度与目标地物温度较为接近,其参数的敏感性较低。结论为:UTRT模型可为城市下垫面遥感图像几何效应的辐射校正提供解决方案,对比不考虑下垫面几何特征的模型,前者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城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该研究对推进城市高分辨率热红外定量遥感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3.
准确量化地表太阳辐射量是反射率遥感反演之基础,开展城区表面辐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天空视域因子(V)表征城区下垫面形态特征,并区分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漫辐射以及环境辐射的不同影响,构建了城区表面太阳辐射模型USSR(Urban Surface Solar Radiation);然后,以Landsat 8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遥感数据为例,分析了USSR模型对于量化城区表面太阳辐射的应用前景。研究结论为:(1)USSR模型以天空视域因子为核心要素,清楚量化了城区表面各辐射分量,有效模拟了城区表面太阳辐射传输过程,能够较好地表达城区下垫面形态结构对入射辐射的影响;(2)将USSR模型应用于Landsat 8遥感数据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时,基于USSR模型估算得到的城区表面太阳辐射,与不考虑下垫面形态特征影响相比,前者可以较好地表达城区下垫面对入射辐射的“截留”作用;(3)USSR模型估算结果与TEB模型相比,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间接验证了USSR模型的可用性;(4)对USSR模型的V和下垫面反射率两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随着V值的增加,结果呈递增趋势;通常情况下的地表反射参数P设置值,相对于参数V的影响要弱,呈现不敏感性。本文提出的USSR模型可订正城区表面太阳辐射值,从而拓展城市遥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474.
475.
贵州埃洛石的成矿模式及炼油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明果  付育勇 《贵州地质》1996,13(3):255-264
以高岭土为主料的炼油裂化催化半合成剂,已成为中外石化工业的主体催化剂,我国公有苏州高岭土为适用资源,缺口大。贵州及川南地区为世界上埃洛石的唯一连片产区,已有产地近300处,全区均为管伏10A埃洛石,成矿模式归结为:新第三幻以来,高岭石母岩在表生条件下,遭受淋滤作用和含矿液对下伏碳酸盐基岩的溶蚀,两种作用同步进行的”埋藏溶蚀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476.
应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南海东部沿岸沉积物U、Th和Fe的含量,沉积物U、Th和Fe的含量为和。研究了南海东部沿岸沉积物U和Th的分布规律,U和Fe含量的相关关系为:  相似文献   
477.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碳与pH,Eh,盐度、化学耗氧量、硝酸氮、亚硝酸氮、活性硅酸盐的关系。由此得出的逐步回归的方程为 POC(μgC/L)=5527.06-667.56pH+9.71S影响悬浮颗粒有机碳的环境因子是pH和盐度。  相似文献   
478.
南沙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铁和锰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7年11月(冬季)和1999年7月(夏季)两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深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Fe和Mn的含量,讨论了沉积物中Fe、Mn的平面和深度分布。在沉积物的上层几厘米处Fe和Mn都出现了峰值,这是上层Mn^2 (Fe^2 )氧化,再沉淀引起的,沉积物中Fe和Mn的深度分布是氧化锰(铁)和氢氧化锰(铁)的还原,扩散和再沉淀的结果,细菌在海洋环境的Fe、Mn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洋底的厌氧环境中细菌将Fe、Mn还原为低价离子或可溶性化合物向间隙水和上覆水移动,在沉积物表层的氧化条件下细菌又使环境中的Fe、Mn沉淀,使其再次富集。  相似文献   
479.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主要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基质微孔,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岩石组成、成岩演化、孔隙组合类型有一定差异,导致储集性差异明显,储集性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控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带古近系、白垩系储层岩性、物性参数等将本区储层分为4个级别,Ⅰ、Ⅱ类储层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Ⅲ类储层属低渗透储层可以作为寻找天然气的目的层,而Ⅳ类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非常致密型储层,甚至为非储层。  相似文献   
480.
对活性碳富集分离-氢醌容量法测定矿石中金含量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再乘以95%置信概率下的扩展因子2,最终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9×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