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柽柳冠下枯枝落叶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柽柳是分布广泛的耐盐耐旱植物,温带干旱区重要物种。观测证明柽柳冠下有机凋落物的沉积作用是显著的,具有有机碳沉积埋藏的重要意义。有机质凋落沉积量与柽柳当年生长量关系不密切,但受当地水分条件、气温变化和风沙作用影响显著。在策勒绿洲前缘,柽柳冠下有机质凋落物年沉积量达到400g/m2。当多枝柽柳冠丛受到损伤或生长受到胁迫时,沉积明显增加,年生长量与凋落量之比(回归量)﹥40%; 在时间序列上,有机凋落物与无机碎屑的主要沉积过程是明显分开的,有机凋落物沉积主要发生在冬季,占年沉积量的75%以上,而同期无机碎屑沉积量不足5%。沉积交替过程对有机凋落物形成了良好的埋藏保存作用; 在空间范围上,有机凋落物并不是在冠下均匀或对称分布的。在风的影响下,冠丛下风侧有机凋落物被显著集中。冠丛丘的顶部只是无机碎屑的沉积中心区而并非有机凋落物。  相似文献   
92.
防护林在削弱风速、减少风蚀的同时又可以影响近地层的大气降尘。为探讨防护林疏透度(β)对大气降尘的影响,对新疆杨防护林庇护区0.5 m和3 m高度降尘进行野外观测,并分析了两个高度降尘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β大于0.47时,防护林对降尘空间分布没有明显影响,0.5 m高度降尘量大于3 m高度,且林后3 m高度降尘量比较平稳,而林后0.5 m高度降尘量出现较大波动;β从0.47下降到0.2时,防护林可以明显影响林后降尘,两个高度降尘量变化趋势相似且平均降尘量差距减小;此段时间,林后两个高度均出现高降尘区,且0.5 m高度的高降尘区滞后于3 m高度。防护林在中等疏透度时(0.2~0.47)可以明显影响林后水平和垂直方向大气降尘,导致林后出现高降尘区,并促进3 m高度降尘,减小两个高度降尘量的差距。因此,应避免将易受降尘危害的作物种植在林后高降尘区。  相似文献   
93.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时出现的“同谱异物”现象,以及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时受空间分辨率限制产生的“混合象元”问题,本文以高分一号数据(GF-1)和Landsat-8数据(OLI)为例,提出了一种协同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中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模糊分类的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分别对GF-1纹理信息和OLI光谱信息进行压缩和增强,并将增强后的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特征协同;然后,根据各地物类型的光谱、纹理特征,对特征协同数据进行60、80、100共3个尺度的分割;最后,根据地物类型间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差异,构建各地物类型的模糊逻辑隶属度函数,实现对影像土地利用类型的模糊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变换的方法有效地将研究区GF-1和OLI数据的光谱、纹理信息压缩、增强,为面向对象分类中分类特征的选取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本文方法成功划分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并获得了较高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3.52%,对其它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协同分类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
新疆地貌及其过程对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疆地域辽阔,有“三山两盆”,地形复杂,类型多样。山地、平原、沙漠、湖泊面积所占比重依次为39.11%、40.05%、20.48%和0.36%。山地与盆地海拔高差达8765m;以海拔500~1500m面积居多。坡度0°~3°的面积占67.77%;地形起伏0~50m/km2的面积占63.83%。受地貌条件的限制,公路不得不翻山越岭、在山麓平原连续跨沟和穿越沙漠。不同地貌类型特点各异,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不同。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山、盆高差大,现代地貌过程自盆地中心往周边高山依次是风蚀风积→流水堆积→干燥剥蚀→流水侵蚀→冰缘冰川寒冻作用,其中风力、流水、冻融及重力作用对公路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引起风沙、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7种公路病害。针对地貌过程加剧引起公路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6条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5.
绿洲演变动态监测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卫国  穆桂金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4,6(3):105-107,125-127
绿洲演变是绿洲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干旱区绿洲的特点,阐述了绿洲变化及其研究的特点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以玛纳斯绿洲为例,分析了绿洲属性变化和空间位置变迁的遥感应用。研究表明,遥感技术进行短时间尺度内的绿洲属性变化研究,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在特定时间内绿洲组分、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遥感影像反映出的水系变迁信息,结合地貌学的相关理论和绿洲的逐水竞生性,研究河道、扇缘、阶地等地貌类型与绿洲变化的关系,进而从更长时间尺度上分析绿洲空间位置变迁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伊犁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总面积约5.57万平方公里。地形上为“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郭。区内年平均温度1.2℃—9.5℃,年降水量200—50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水量充沛,土地肥沃,草场丰美,森林茂盛,素以“粮仓、肉库、油盆”而著称,是新  相似文献   
97.
新疆库尔勒及其毗邻地区绿洲的形成演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库尔勒及其毗邻地区绿洲为新疆典型绿洲之一。楼兰毁灭、罗布泊及台特马湖干涸、“绿色走廊”缩短变窄、库尔勒发展为新疆第二大城市等展现了该绿洲兴衰演变过程。通过论述库尔勒及其毗地区绿洲形成与特征,分析了绿洲演变阶段、原因和过程,预测绿洲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98.
艾丁湖萎缩与湖区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论述艾丁湖的萎缩及湖周地区环境变化,分析湖泊萎缩与环境变化的原因,讨论了湖区环境变化趋势,并提出防止环境恶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正> 本文讨论的喜马拉雅区,是指雅鲁藏布江—象泉河以南至我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广大地区。对区内的二叠系研究,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解放前的工作是非常零星的,系统地对二叠纪地层的研究,是从解放后开始的,如西藏工作队地质组(1952)、希夏邦玛峰科考队(1964)、珠穆朗玛峰地区科考队(1966—1968)、青藏高原科考队(1973—1976)等,对该区的二叠系作了如下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0.
西藏东部江达地区的早奥陶世地层,系四川省地质局第三区测队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开展昌都幅一比百万区域地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的。笔石化石是1967年,胡兆珣等在江达青泥洞发现的,1970年姚兆奇等又在该地采集了笔石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