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建立了一个简单海气耦合模式,其中大气垂直分为两层,为-β平面近似线性模式。在非绝热加热项中包含了对流凝结潜热与大尺度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CISK机制以及蒸发、感热与扰动风场之间的反馈机制,并考虑了平均东风区和西风区的不同。由于只研究大气的平均纬向运动,故模式大气中仅含有Kelvin波。海洋模式为一约化重力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准地转近似,模式海洋中仅保留了Rossby波。对这一海气耦合模式进行特征波动分析,发现海气耦合并不显著改变大气波动的性质。在中东太平洋的平均东风区,大气的Kelvin波仍然增幅和东传。在平均西风区,大气Kelvin波振幅衰减。但耦合作用却使海洋Rossby波的性质发生变化,且波长超过某一临界波长Le的Rossby波的振幅增长。在平均东风区,结论相论。这一理论说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与海洋Rossby波有关。在东太平洋,由于是平均东风区,短的Ross-by波振幅增长,不能形成水平尺度很大的“暖池”。而在平均西风的西太平洋区,有可能形成水平尺度很大的“暖池”。  相似文献   
82.
华北地区三维地壳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本文用均等显示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分析了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38条混合路径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其周期范围为10.5-113s.用改进的分格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出位于华北地区的12个4°×4°网格单元的纯路径频散并反演其地壳上地幔结构.所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横向变化显著;从东向西地壳逐渐变厚;位于华北东部的分格在地壳中20km深处普遍存在低速层,整个华北地区上地幔低速层埋藏较浅,一般为55-100km之间.各个网格上地幔低速层的速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3.
华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新活动,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最新断层崖,基岩裂缝、黄土裂缝、山体崩(滑)塌体等众多的地震形变和破坏遗迹,华山山前断裂带应是1556年华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从本文提供的一个古地震剖面分析,华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四次大地震,其重复间隔约2000—2500年  相似文献   
84.
2004年3月12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南坡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冰-岩碎屑流型高速远程滑坡。位于斜坡顶部(高程为4 337~5 350 m)的岩体和冰川块体沿着高陡岩壁向下滑动,在峡谷地形控制下于干河坝内形成体积约11.2×106 m3的滑坡堆积体。本文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和现场调查,对干河坝冰-岩碎屑流的地貌与堆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阐释了干河坝冰-岩碎屑流发生的成因机制和运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节理裂隙发育、源区冻融作用加剧和历史地震效应是此次地震的诱发因素。地形的坡度变化特征、滑体表面“乘船石”结构及内部岩屑的定向排列表明滑坡的运动过程可分为碰撞破碎阶段和扩散堆积阶段。滑坡堆积区广泛分布的“冰川乳坑”和冰水沉积物暗示堆积体底部松散沉积物减阻或是干河坝冰-岩碎屑流具有远程效应的有利因素。深入理解干河坝冰-岩碎屑流的地貌特征及运动学过程,对揭示高速远程滑坡的超强运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大型滑坡灾害的预测预警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贺鹏真  谢周清 《冰川冻土》2021,43(5):1344-1353
大气硝酸盐(包括颗粒态硝酸盐和气态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含氮物质,在北冰洋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北冰洋上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限制了对该地区氮氧化物(NOX)到硝酸盐相关大气化学过程的理解。作为2012年夏季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内容之一,本研究采集了科考航线上的大气气溶胶样品,并对北冰洋航段(62.3°~74.7° N)上样品中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δ15N,δ17O和δ18O)进行了分析以研究该区域大气硝酸盐的形成过程。观测到的Δ17O(NO3)变化范围为21.7‰~28.8‰,均值为(25.4±2.7)‰;δ15N(NO3)变化范为是-7.5‰~0.8‰,均值为(-4.2±3.0)‰。整体上,Δ17O(NO3)与采样纬度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与夜间时长和O3浓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δ15N(NO3)与气温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基于化学动力学的分析表明,Δ17O(NO3)的变化可能主要反映的是NO2+OH、N2O5+H2O(aq)、NO3+HC/DMS、NO3+H2O(aq)、XNO3+H2O(aq)(X=Br、Cl、I)等硝酸盐生成途径的变化。基于Δ17O(NO3)的计算表明:低Δ17O(NO3)样品[Δ17O(NO3)=21.7‰~24.5‰,66.2°~74.7° N]的主导反应为NO2+OH,其对硝酸盐的可能平均贡献是68%~81%;对于高Δ17O(NO3)样品[Δ17O(NO3)=27.5‰~28.8‰,62.3°~69.9° N],NO3+HC/DMS、NO3+H2O(aq)和XNO3+H2O(aq)三者一起的贡献最高,可达35%~50%。结合BrO柱浓度的分析表明,XNO3+H2O(aq)反应对高Δ17O(NO3)样品的作用可能不可忽略,该作用有待结合大气化学模型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6.
米逗油 《地图》2012,(1):132-133
《航海图》1539年绘制于威尼斯,然而这张图上的内容却与威尼斯甚至整个意大利没有任何关联。它是瑞典天主教神父奥劳斯·马格努斯敬献给威尼斯“最尊贵的君主和大主教”的全景描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张精美地图。  相似文献   
87.
利用EOF相空间分析东亚梅雨旱涝长期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相空间概念,分析了梅雨旱涝3~5年循环的长期过程.对全球热带850hPa的纬向风场距平所作的EOF,第1特征向量显示了Walker环流异常在赤道球圈上的分布;第2特征向量主要显示热带-副热带之间的环流异常的经向分布.在第1时间系数和第2时间系数所定义的2维相空间中,由相轨线分析,得到梅雨涝年主要集中于第2象限,而旱年则相对多在第4象限.说明梅雨旱涝年际变异的主导模态和热带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向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显示了以3~5年时间尺度的大气环流演变的长期特征性过程.  相似文献   
88.
峨眉山地区大气漂尘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峨眉山大气漂尘的化学特征,研究小组分别在1998,1999,2000年使用小型大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并测得样品中含有水溶性化学成分(Na^ ,K^ ,Mg^2 ,Ca^2 ,SO4^2-,NO3^-,NH4^ 和Cl^-)和酸溶性化学成分(Pb和Zn)。这一地区三年的大气成分与1990年的相似,而且峨眉山的Na^ ,Cl^-,SO4^2-,NO3^-,Ca^2 ,NH4^ ,Pb和Zn浓度分别比日本山形县鹤岗的要高出4-15,3-19,3-5,3-6,13-23,4-7,11-28和10-23倍之多。  相似文献   
89.
从土壤发生发展的角度,简要综述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进而结合中国西部地区,重点从7个方面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在土壤形成和分布中的作用,提出了新构造运动是土壤形成和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冻结细砂剪切蠕变的若干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米海珍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3,15(3):492-4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