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呼伦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杰  臧淑英  孙德尧  张科  孙丽 《地理科学》2018,38(9):1570-1578
通过对呼伦湖湖心沉积岩芯粒度机械组成和频率分布曲线的分析,辅以210Pb年代测定,重建了1865~2016年粒度演变特征并揭示其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湖心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黏土,中值粒径同粗粉砂和砂组分显著正相关,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减小、波动变化和增大的变化趋势。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粒度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出大气粉尘源、湖心相标志组分和风沙尘暴组分3个环境敏感组分。粒度机械组成与环境敏感组分的垂向特征变化同历史时期的湖泊水位变化、降水量强度变化,及沙尘暴事件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重建150 a来湖区气候干湿变化和风沙活动特征,可用于恢复区域环境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82.
混合像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基于高光谱影像的地物识别和分类精度,而且已成为遥感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以扎龙湿地为试验区,以环境一号卫星采集的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分别采用传统的全约束最小二乘光谱解混算法(fully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spectral unmixing algorithm, FCLS)与基于稀疏约束最小二乘光谱解混算法(sparse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spectral unmixing algorithm, SUFCLS)实现了试验区湿地的精细分类,并对两种分类结果的表现及其分类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UFCLS算法能够自适应的从光谱库中选择场景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组端元,并将此端元的组合应用于传统的全约束最小二乘光谱解混中实现不同湿地类型丰度的提取,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端元的空间异质性,弥补了FCLS算法在端元选取过程中的不足。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与FCLS算法相比,SUFCLS算法分类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更小,丰度的相关系数更高,因此该方法对于提高湿地解混精度以及实现湿地精细化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从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的生境选择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人类活动干扰、食物来源、隐蔽条件和地形特征等因素,选取了土地利用类型、与居民地的距离、与耕地的距离、与道路的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坡度、坡向和与水源地的距离共8个因子,对丹顶鹤栖息地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采用一种数据驱动的生态位模型——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在人类活动干扰强度逐渐增大的背景下,研究1995~2016年松嫩平原丹顶鹤栖息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1995年、2000年、2010年和2016年4个时期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的评价效果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土地利用类型、与居民地的距离、与耕地的距离、与道路的距离是影响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的主要因素。随着松嫩平原耕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路网密度的增加,与1995年相比,2016年丹顶鹤栖息地的最适宜和较适宜区的面积共减少了16 749 km2,其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减小了6.7%。针对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丹顶鹤采取远离的方式进行回避,其选择的栖息地与道路、耕地和居民地的距离的阈值分别为1.3 km、1.4 km和2.1 km。  相似文献   
84.
用NMC1982~1993年海洋再分析资料集,分析近赤道太平洋(10°S~10°N)海洋上层(0~400m)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大。在ENSO年或反ENSO年,由于斜温层深度变化大,斜温层附近的海温异常比海表还大,无论在西太平洋暖水区,还是东太平洋冷水区,斜温层附近温度距平都可达±7°℃以上,而且西太平洋暖水区的最大异常出现在赤道两侧4°~9°区域。  相似文献   
85.
概述了1997年1 ̄4月在新疆伽师县境内连续发生的7次6.0级破坏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给伽师县人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3657万元,论述了只有加大地震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整体防灾意识,规范防震减灾行为,才能取得防震减灾的主动性,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6.
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的定量,半定量研究,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难题之一。本文是从沉积物不同成在组分的含量入手,研究冲绳海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87.
重力活塞取样器取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海洋沉积物柱状取样技术是一套综合性的高新技术系统,它一般应该包括:优良的取样器具,方便灵活的取样操作设备,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仪器和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地层探测系统等四个方面。我国和先进国家相比,取样操作设备方面差距最大,应该成为我国今后取样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88.
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的定量、半定量研究,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难题之一。本文是从沉积物不同成因组分的含量入手,研究冲绳海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一种尝试。首先介绍了常规法(即镜下鉴定和统计)和碳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途径和计算模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其次,根据沉积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定量估算了各站各成因组分的含量。最后根据估算结果,编绘了主要成因组分含量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89.
我国季风进退及其日期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东滨太平洋,南临南海,一年中由于海陆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不同,温压场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盛行着从极地大陆来的干冷的冬季风,夏半年则由暖湿的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冬夏季风来去迟早和强弱的变化,基本上确  相似文献   
90.
井间电磁测井技术测量井间地层电磁波传播特性,通过正反演获得井间电阻率分布信息,由此揭示地层油气水的分布信息.井间电磁接收是井间电磁测井技术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井间电磁成像测井系统研制中必须攻克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比磁反馈与无磁反馈两种天线接收幅度与相位特性,发现磁反馈接收天线频带平稳无相位跳变点,相比无反馈天线具有明显优势.在磁反馈天线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不同天线磁芯、不同天线缠绕方式对天线幅频特性的响应,发现这些参数均对天线幅频特性有不同影响,为天线设计与研制提供参考设计参数.在接收天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噪声匹配放大、1/f滤波、工频压制、数字锁相放大、相敏检波等软硬件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噪声,提高接收精度和灵敏度.为有效开展井间同步发射与接收采集,采用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提高同步与电磁波相位提取的精度.针对接收线路与系统中存在的误差,采用两距离井间电磁刻度方法进行压制.井间电磁接收样机研制完成后,分别在现场进行井下噪声测试、非金属套管井间、金属套管井间等系列井间电磁接收测量实验,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井间电磁接收技术可实现500 m以上大井距和双层金属套管井间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