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综合利用气体组分分析、铸体薄片分析、孔隙定量分析及常规物性分析等手段,对 CO2-地层水-砂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 CO2 溶于水形成碳酸,使得骨架颗粒及早期胶结物溶解形成大量的孔隙,晚期过量的 H+ 消耗使得溶液呈碱性,下伏热流体所携带的 HCO-3 和 CO2 水解形成的 HCO-3 与早期地层中的 Mg2+ 、Fe2+ 化合形成碳酸盐胶结物,以铁白云石为典型代表,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沉淀堆积,堵塞孔隙及喉道,综合早期建设性成岩作用及晚期破环性成岩作用,最终降低了储层质量,尤其在 CO2 体积分数大于10%时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2.
以κ-卡拉胶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建立了1种固相酸降解制备κ-卡拉胶寡糖方法。结果表明,当阳离子交换树脂(732#)用量为100 mg/mL、κ-卡拉胶的质量浓度为3%时,在60℃下降解3 h后,寡糖分布宽度较窄,经PAGE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分析,表明所得寡糖为聚合度小于25的系列奇数寡糖。  相似文献   
33.
辽北华北陆块北缘存在巨型的晚前寒武纪造山带,其标志有:开原蛇绿混杂岩、构造混杂岩、阿拉斯加型岩体、碰撞造山型花岗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它们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于辽北建平—阜新—铁岭—清原一带,是晋宁造山运动期间,古亚洲洋板块和古西伯利亚板块依次向古华北板块俯冲碰撞造山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新的高精确度的方法来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即以样品断面光学灰度参数作为韵律沉积变化的替代指标,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法等数据处理后,定量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对采自四川江油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纹层藻白云岩样品进行研究,观察样品抛光面和薄片,确定藻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潮汐沉积韵律纹层。应用此方法计算得出研究区样品共有217个潮汐层偶对,层偶对最大厚度为4.2mm,通过人工计数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省时、更高效,可推广性高,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频段韵律旋回中。  相似文献   
35.
计算了各种可能形成伊利石的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岩流体的化学性质对伊利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钙长石的伊利石化具有最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该反应主要是在同生到埋藏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由富钾的海源流体作用形成的.钠长石和钾长石形成伊利石的反应需要酸性流体的a(K+)/a(H+)(活度比值)保持在伊利石...  相似文献   
36.
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的重要性和当前污染,运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对松花江佳木斯段5~10 km范围内潜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GIS技术实现了脆弱性分区,并将结果与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讨论了所选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地下水脆弱性相对较低和低脆弱区共占研究区面积的82.76%;较高和高的区域仅占8.13%,主要分布在七水厂、江北水源地以及污染强度较大的点源污染周围。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开采模数是对潜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素。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状况,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刘刚  郇聘  刘保忠 《海洋科学》2014,38(9):7-12
dp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胚胎发育中作为形态发生子参与体轴形成及附肢发育等过程。为了研究牡蛎dpp同源基因在贝壳发生中的作用,揭示贝壳发生的分子机理,作者克隆了一种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dpp基因,命名为cgdpp。序列和进化分析显示,cgdpp分子中不同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变异程度不同。作者用整装原位杂交的手段研究了dpp同源基因在长牡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pp同源基因参与了从贝壳形成区开始分化到早期贝壳形成的全过程。在担轮幼虫(Trochophore)中,dpp同源基因似乎调控了贝壳的形状与扩张速度;在早期D形幼虫中,dpp同源基因表达量突然下降至痕量水平,并与贝壳发育区无明显的关联,提示dpp同源基因可能仅仅参与了贝壳的发生,不参与其进一步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8.
小波神经网络(WNN)具有较强的逼近和容错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然而其网络收敛速度慢、搜索成功率低和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使得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难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粒子群(PSO)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其通过利用种群间信息共享进行寻优,以获得结构化的神经网络,克服了传统小波网络的诸多缺点,结合工程实例,检验了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9.
综合利用沉积学、岩石矿物学、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对研究区中-上寒武统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上寒武统可以划归为1个二级层序和5个三级层序,在二级层序时限范围内,浅水相区经历了由局限台地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的沉积演化,斜坡过渡带则经历了由台地边缘→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的演化,研究区东南部的深水相区则由深陆棚→盆地→浅水陆棚组成。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中沉积的颗粒白云岩、叠层石礁以及晚期高水位体系域中形成的溶孔白云岩、岩溶角砾白云岩的层位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40.
沉积形成的条纹和条带状构造多包含化学沉积和机械沉积2个沉积过程,在探讨其沉积机制时往往受到制约。而桌子山地区中、上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和乌拉力克组发育良好的条纹条带状泥岩,为单一的机械沉积作用所致,是研究条纹条带构造形成过程中沉积流体作用机制的理想层位。本次研究以详细的野外观察为基础,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和近年来关于细粒沉积水槽实验的研究成果,探讨深水等深流在形成条纹条带构造中的作用。克里摩里组上段多为条纹状泥岩组成,呈极细的连续或断续透镜状,垂向上表现为细—粗—细序列;乌拉力克组多为条带状泥岩,与砾屑石灰岩伴生,垂向上发育窄—宽—窄序列。其成因则与等深流引起的黏土絮凝波和底载荷运动相关。在弱等深流作用期,絮凝波发育并存在长的尾迹,在等深流改造底载荷进行再沉积的同时,黏土絮凝波发生垂直降落沉积,形成条纹状泥岩;在强等深流作用期,絮凝波不发育,底载荷连续加积形成条带状泥岩。克里摩里组条纹状泥岩与乌拉力克组条带状泥岩的差别可能与水深相关,前者水体较深,后者水体较浅。研究结果说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的最大海侵发生在克里摩里组上段,这对研究该地区的构造性海侵和大地构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