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420篇
地质学   1267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水对树脂锚索锚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亚东  黄宏伟 《岩土力学》2005,26(Z1):31-34
水对树脂锚索锚固性能具有影响,可导致锚索锚固失效。通过室内树脂锚固锚索拉拔试验以及长锚索锚固试验,系统研究了水对树脂锚索锚固性能的影响,得出水可降低锚固粘结强度约7 %,降低锚固体单轴抗压强度约12 %,减少有效锚固长度约10 %。研究结果对定量评价巷道锚索支护的安全性以及合理设计树脂锚索的支护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2.
结构面力学性质的定量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变形带力学性质的鉴定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先行基础步骤.近来出现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可用以定量表征变形带的力学性质.天然变形带通常是一般剪切作用的产物,是纯剪切(共轴缩短或伸展)和简单剪切的组合.为了定量说明两者间的相对贡献,提出了运动学涡度(Wk)这一物理量,并简单地定义为cos υ.υ是主变形面内两特征方向间的夹角.纯剪切的υ=90°,Wk=0;简单剪切的υ=0°,Wk=1.一般剪切的υ介于0°和90°之间,Wk为0到1.运动学涡度符号的正负分别代表变形带的减薄和增厚.υ可通过极摩尔圆法求出.主压应力(σ1)方向与Wk的关系为Wk=sin2ξ.ξ是σ1与变形带法线间的夹角.因此,可用以确定变形带的Wk和力学性质.根据最大有效力矩准则,韧性变形带与主压应力(σ1)方向间的夹角为55°,可用以确定古应力轴的方向,并可能确定变形时差应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13.
针对在路域环境监测中,如何精确估算叶面积指数问题,该文提出以长韶娄高速路域为研究区,筛选出4种常用植被指数和4种红边指数两类指数,分别构建了经验模型和机器学习的反演模型,利用Sentinel-2影像数据和同步的LAI-2000地面实测数据完成路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结果表明,红边波段参与运算的植被指数与植被叶面积指数敏感性是显著相关,红边指数在反演精度上更优。由此可知,相较于常见植被指数,红边指数增强了其与叶面积指数的敏感性,提高了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914.
针对传统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二维地图的不直观、无法与真实环境联动等问题,该文以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为基础,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乌海市海南工业园区进行三维可视化环境应急及监管平台构建,实现对企业生产和排污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周期性分析,动态实时展示应急预案,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和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915.
笔者在西藏南部札达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中获得了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两个介形类组合带:(1)Ilyocypris bradyi-Cyclocypris orum-Leucocythere dorsotuberosa组合带;(2)Leucocytherella-Candoniella zadaensis-Leucocythere mirabilis组合带。通过对研究区介形类组合带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介形类组合对比研究,将札达盆地托林组的时代厘定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最晚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介形类群落:Candona-Candoniella群落;Ilyocypris-Cyclocypris群落;Leucocythere-Candona群落;Ilyocypris-Leucocythere群落;Leucocythere-Leucocytherella-Candona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Candona群落和Ilyocypris-Leucocytherella群落。通过对介形类群落详细...  相似文献   
916.
区别于传统的审计方法,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一种空间分析服务链组合的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审计空间分析建模方法,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审计的地理处理分析服务链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云南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能够辅助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快速发现疑点线索,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917.
藏北羌塘盆地大地构造属性是长期争议的议题,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该问题的探讨。俄久卖杂岩体产出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包括夕线石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以及侵位于其中的淡色花岗岩脉。在中央隆起北侧,高级变质岩仅发现于俄久卖杂岩体内。因此,该杂岩为研究羌塘盆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片麻状花岗岩和淡色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其中,片麻状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476.6±4.8Ma,且岩石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Pb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较亏损,显示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淡色花岗岩中的锆石呈明显的核-幔-边环带结构,其核部测得年龄介于2052±25Ma~541±8Ma之间,幔部加权平均年龄为463.7±7.5Ma,边部内侧为214.6±2Ma,边部外侧为189.4±1.1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淡色花岗岩形成于典型的同碰撞构造环境。综合研究表明,俄久卖杂岩体包括早古生代泛非晚期岩浆事件产物(~470Ma),且在印支运动期遭受深埋作用并发生部分熔融,分别形成了~214Ma和~189Ma的淡色花岗岩。因此,羌塘盆地内泛非时期的地质记录可延伸至中央隆起带北缘。  相似文献   
918.
软土地区在基坑开挖时常常引起桩基破坏等工程问题,特别是在沿海、沿江等软土地区发生较多。以江苏一个沿江电厂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桩基位移和桩身裂缝的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基坑开挖时桩基发生移位、倾斜甚至断桩的真实原因。通过桩基取心试验、超声波试验和开挖验证找到了产生桩身缺陷的原因。此外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桩基出现质量问题时,可采取补强注浆的方法进行补救和处理,实践证明提出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19.
西藏泽当地幔橄榄岩中的异常矿物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内多个地幔橄榄岩体产有金刚石、碳硅石等异常矿物组合,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异常矿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泽当地幔岩体中526 kg的方辉橄榄岩样品开展人工重砂矿物学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同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内的其他岩体相似,泽当地幔橄榄岩也选出了包含金刚石、碳硅石、锆石等30余种矿物。异常矿物组合指示泽当地幔橄榄岩中存在局部的超高压、极还原环境,可能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即古老地壳物质通过深俯冲或者折沉作用,进入地幔甚至是地幔过渡带(410~660 km),随后经历了超高压、极还原环境的改造,在后续的地幔柱或地幔对流作用中从洋中脊上升至浅部环境并返回到地壳中。该过程中地幔橄榄岩中的异常矿物组合记录了岩石的演化信息,因此开展地幔橄榄岩中异常矿物组合的精细矿物学研究,对认识壳-幔物质交换以及深部地幔动力学过程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20.
在西藏西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东坡岩体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地球物理探测,由地面磁测精确定位的航空磁测异常反演了东坡岩体深部磁性体范围;反射地震探测划分出了与地表出露蛇绿岩体反射波特征不同的岩体下部弱反射部位;同时,由大地电磁法确定了岩体下部的低阻体也都处于大致相同的部位。地面出露的蛇绿岩体向下延伸,整体呈锅底状,其中部具有较低电阻和弱反射波特征,同时,在1.5~3.0 km范围的磁性矿物相对较发育,可能正是含铬岩体矿化蚀变作用较强的地段,在罗布莎矿区有类似的特征,这对找矿是有利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