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幔源CO_2演化及CO_2气成藏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幔源CO2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处于超临界态的地幔流体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是地球内部能量与物质向外传输的重要载体。地幔流体中的挥发分以H2O和CO2为主,全球许多CO2气藏中的气体具有幔源特征,与地幔流体密切相关,但地幔流体与CO2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则显得不够。本文分析了地幔流体的组成、性质与影响因素,结合济阳坳陷断裂构造、岩浆发育特征,阐述地幔流体上升和演化过程,认为地幔流体中溶解各种形式CO2气为气藏形成提供物质来源,断裂活动则为岩浆上侵和气体的运移、聚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CO2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块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坳陷内,在坳陷边缘或者外部,新生代晚期的碱性岩浆侵入活动,不同方向断裂发育交汇地区均是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92.
在雅安沙坪自流井组实测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讨论了四川蒲江-雅安地区自流井组的岩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规律。认为自流井组主要为一套湖泊-湖泊三角洲沉积,组成一个完整的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自流井组中建立了一个双壳类即Pseudocardiniaovalis-Pseudocardinia cf.submagna组合,根据化石组合及地层关系将自流井组的年代地层归属于下侏罗统。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中生代板块边界划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贤君  於文辉  单蕊 《地质学报》2010,84(5):606-617
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的碰撞形成大别-苏鲁造山带,这一碰撞结合带过黄海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于这一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类:①沿临津江带或沃川带或京畿地块进入朝鲜半岛;②没有延入朝鲜半岛.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区内两板块深部结合带位置可能与表层存在较大差异,这更加深了板块边界划分研究的复杂程度.本文总结了上述两个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的各类观点,回顾下扬子上、下地壳归属特征差异的主要研究进展,认为产生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区内中新生代整体地质演化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足够可靠的深部信息,从而提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是今后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方向,指出黄海地区海-陆构造关系为国内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4.
统一规划、加大投入、集中投入,有计划地推进"良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建议把"良田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争取用46个"五年计划",把我国18亿亩耕地建设成为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良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必须抓好管住总量、严格转权、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等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必须强调要把补充耕地放在优先的地位,补充耕地不仅要注意增加面积,更要注重造地质量和用养结合,提升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沂源鲁村煤矿围岩稳定性差,塑性变形量大的实际情况,采用弹塑性力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鲁村煤矿千米混合立井岩石开挖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情况和塑性变形,进而确定是否采用临时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研究表明鲁村煤矿混合井围岩掘进深度大于780 m时,围岩变得不稳定,需要施加锚喷临时支护,同时增加井筒掘进荒断面,预留围岩变形空间。  相似文献   
996.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中发育的示顶底构造,类同于碳酸盐岩发育的示顶底构造。该火山岩中的示顶底构造主要发育于火山岩的气孔及自碎缝中,其下部主要为渗滤泥沉积,上部常为结晶的钠沸石或其它自生矿物,二者之间界面平直。同时在火山岩示顶底构造发育部位杏仁体常具溶蚀特征。分析表明,火山岩中示顶底构造的特征及成因与渗流带的淋滤作用有关。示顶底构造发育部位杏仁体溶蚀孔的发育及气孔中未完全充填的剩余孔隙极大地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火山岩中示顶底构造的发现对火山岩岩层的顶底识别、火山岩岩相的划分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前我国测量基准应用最多的是54北京坐标系和80西安坐标系,而这2个坐标系同属于参心坐标系,在实际应用和科研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基于对2000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模型进行研究,重点描述从80坐标系到2000坐标系转换的过程及要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精度分析,得出采用这种模型转换的可行性方案,为大地测量坐标系的建设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简要介绍了识别变形数据混沌现象的Lyapunov指数方法和关联维数方法;讨论了变形监测数据的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大坝观测变形观测数据给出了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999.
GM(1,1)具有要求样本数据少,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适用于单一的指数增长的模型,对序列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很难预测。为了改善这一局限性,将其与多项式拟合进行组合,通过实例分析证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拟合精度更高,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讨柠条适应极端干旱的生理生态机制,对盆栽柠条停止浇水造成土壤持续干旱直到叶片完全脱落,然后复水。干旱和复水期间,对土壤、叶片和枝条的相对含水量、叶片和枝条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超微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干旱脱水过程中叶片中的色素含量下降,枝条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复水4 d后,叶片中色素含量和枝条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并逐步达到正常水平。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柠条嫩枝的亚细胞组织中普遍含有叶绿体。正常条件下,无论是枝条还是叶片的亚细胞组织,叶绿体紧贴细胞壁。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排列整体有序。随着干旱的加剧,叶绿体脱离细胞壁,向细胞中央靠近。严重干旱造成了叶片叶肉细胞和叶绿体结构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包括外膜和膜片层结构,类囊体膜解体,淀粉粒消失,部分细胞器裂解成碎片。而嫩枝的亚细胞组织和叶绿体都保持完整。因此,柠条通过叶片脱落减少光照面积来适应极端干旱对自身造成的伤害,通过保持枝条中叶绿体的完整性和一部分叶绿素为复水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