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431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11.
漓江水系汞的分布和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漓江水系干流、支流、连体湖泊、较大的孤立湖塘和近岸水井设置40个采样点。水样采样周期为2个水文年,分枯水季和丰水季两次采样,现场测定水温、电导率、pH值等理化参数。系统采集水样112件、底泥样40件、水草样40件、近岸土壤样40件。底泥样用逐步浸提法进行不同形态汞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干流河水、底泥和水草中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μg/L、0.20μg/g和0.032μg/g;主要支流河水、底泥和水草中汞的平均含量高于干流,分别为0.15—0.23μg/L、0.38~1.7μg/g和0.028—0.044μg/g。底泥中汞含量均高于近岸土壤汞含量。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河水汞含量与底泥、水草汞含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由上游至下游,漓江水系干流、主要支流河水样汞含量均不断增高,可高出源头河水汞含量的1.5—5倍。相应地指示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参考指标——电导率值不断增高,河水的pH值亦逐渐增高。丰水期(5月至6月)河水中的汞含量(0.12—0.28μg/L)明显高于枯水期(9月至11月)河水中的汞含量(0.091—0.28μg/L)。不同断面河水汞含量均高于相应近岸井水汞含量。不同水体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一般顺序为:残渣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吸附态〉交换态〉易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水溶态。综合各项资料分析,认为漓江干流是桂林城市汞污染最大的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仅汞而言,漓江水系均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河水中汞含量≤1μg/L)。漓江支流汞污染高于干流,对干流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2.
将黄渤海海域概化为矩形海湾,山东半岛概化为垂直于海岸的巨型丁坝,形成一个带丁坝型半封闭矩形海湾。利用DELFT3D-FLOW计算模块在上述海湾中进行了M2分潮数值模拟,对其无潮点和辐射状潮流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考虑科氏力影响和巨型丁坝反射作用,坝前形成了明显的无潮点,但在等水深条件下并未形成辐射状潮流场,而叠加上倾斜海底地形后其得以形成;无潮点和辐射状潮流场顶端位置受水深影响明显,随着平均水深的增大,无潮点将向湾口和湾中轴线方向偏移,而辐射状潮流场顶端则向湾口方向偏移。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带丁坝型半封闭矩形海湾中驻潮波系统形成机制和动力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3.
二红洼岩体位于新疆东天山黄山镁铁—超镁铁岩带的西段,地表由南、北两个小岩体组成,北岩体出露面积约1.42km2,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南岩体在呈椭圆形,出露面积约为6.25km2。岩体可分为两个侵入期次:第一侵入期次岩性为(含长)二辉橄榄岩和橄榄辉长岩,第二侵入期次岩性为辉长苏长岩和淡色辉长岩,辉长苏长岩侵入于第一期次形成的含长二辉橄榄岩和橄榄辉长岩中。岩体橄榄石Fo值在80.9~89.7之间,为贵橄榄石;Ni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在102.19×10-6~4319.66×10-6之间。岩体母岩浆MgO含量为10.3%,FeO含量为10.8%;回归计算结果显示二红洼岩体的原始岩浆中MgO含量为15.73%,FeO含量为10.71%。在橄榄石的结晶过程中母岩浆达到硫饱和,并发生有硫化物的熔离作用;橄榄石与硫化物的晶出质量比(橄榄石:硫化物)为50~100∶1。通过岩石学、矿物学特征以及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二红洼岩体具有形成铜镍矿床的基本条件,但是岩体在深部岩浆房已经达到硫饱和并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作用,导致母岩浆中亏损Ni、Cu等成矿元素,未能形成工业矿体;在以后找矿勘探中,需要寻找早期硫化物熔离所形成的那部分硫化物熔体,并进一步寻找成矿富集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4.
文章以山东沂南金场—铜井矿区及外围为研究对象,利用ETM+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假彩色合成、校正、去除干扰等处理;然后对影像做滤波处理以增强区域构造信息进行线性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计盒维数法求得分维值,得出该区线性构造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最后综合分析线性构造分维值、岩浆岩资料、已知矿床(点)信息,确定7个成矿远景区,其中Ⅰ号远景区是最有前景的异常区。  相似文献   
115.
普通相机拍摄的像片越来越成为近景摄影测量的主要数据来源,针对普通相机内方位元素不固定、图像畸变较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先对立体影像进行内方位元素(x0、y0)和畸变系数k1改正、再建立核线影像的操作流程,推导了相关的数学模型,根据实例验证,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117.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iyu and Baiu front in 1983 have firstly been analysed, the trajectories of air on and to the north side of Meiyu and Baiu fronts during the Meiyu period have then been traced, and the forecasting and simulating of 4 sets of Meiyu onset of the year have finally been run utilizing the global model at UK Me-leorological Office. The results show: 1) Meiyu fronts are different from Baiu ones in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stratification fields in lower atmosphere; and the possibly reasons for it are explained. 2) The Bay of Bengal is the main moisture source for Meiyu front,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acific, for Baiu ones; and some existed arguments on it are also discussed. 3) The onset of Meiyu and its rainfall and rain belts are sensitive to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water vapour conditions over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but not sensitive to the SST over the equatorial area or to the East of Japan.  相似文献   
118.
云南天文台大气视宁度观测和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为云南丽江高美古选址点作对比的云南天文台点的大气视宁度观测统计和结果,对观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对高美古和云南天文台的1995年5月和1995年12月20日观测资料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高美古选址点的视宁度明显优于云南天文台。  相似文献   
119.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系统总结我国地质工作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地质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地质工作体系是《决定》提出加强地质工作必须明确的要求之一。《决定》对构建地质工作体系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对“建立地质工作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要建立的地质工作体系是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既分开运行,又有效衔接的新型地质工作体系。《决定》对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作了明确界定,即: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全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120.
东天山香山铜镍硫化物-钛铁氧化物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东天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Cu-Ni-Au-Mo-Fe矿集区,目前,该地区唯一的一个铜镍硫化物-钛铁氧化物复合型矿床产自香山岩体中。通过对香山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香山岩体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硫化物熔离主要受控于岩浆自身分离结晶作用,同化混染和外来硫的加入对硫化物熔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岩浆高度演化、残余岩浆中Ti、Fe元素富集、岩浆体系高氧逸度、富含流体相和挥发分使钛铁氧化物逐步结晶,并在合适的容矿空间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