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7 毫秒
241.
黄海区太平洋鲱孵化腺及其分泌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淑珍 《海洋与湖沼》1991,22(4):300-303
于1979—1983年以扫描电镜并辅以光镜观察了黄海区太平洋鲱的孵化腺及孵化酶颗粒。观察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期有孵化腺发生。腺细胞的发生始自尾鳍期;初发生分布于头部背面、前额、眼与听囊背缘表皮中,腺细胞较稀疏,随着胚胎的发育,腺细胞逐渐扩展分布于6—7对肌节处的体背表面,以及胚体与卵黄囊交界处;至孵化前期腺细胞分布密集,腺细胞质中充满孵化酶颗粒,9—16颗不等,用硼砂洋红染色呈桃红色。孵化酶颗粒自腺细胞顶部分泌出,它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扫描电镜观察分泌颗粒有两种:早期分泌出的颗粒似花朵状,晚期分泌出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桑椹状;孵化腺为胚胎期的一种单细胞腺体,孵化后2—3d便从表皮中消失。太平洋鲱的孵化,正是由于孵化腺分泌的孵化酶软化了卵膜,从而使胚胎较容易的破膜而出。  相似文献   
242.
南海西南海盆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横穿西南海盆的地震剖面,结合声纳浮标资料获得的海盆中沉积物及基底的速度结构,同时结合陆上的钻井分层,并与邻区的沉积盆地地层进行对比,在西南海盆中划分出T2、T3、T4、、T5、Tg5个反射界面。T5界面之下的沉积层对应的年龄约为27Ma,即西南海盆在早渐新世开始扩张;T4界面以上的沉积在海盆中基本呈披覆式沉积。因此,海盆信止扩张的年龄应该在16Ma左右,即西南海盆的扩张时段为早渐新世-中中新世,穿过中央海盆的地震剖面显示海盆中的沉积结构与西南海盆相似,由此推测这两个海盆的海底扩张时代相近,可能是同一次海底扩张的产物。  相似文献   
243.
244.
阎淑珍 《海洋科学》2006,30(5):74-77
1青鱼资源与环境和人的因素鱼类资源属再生资源,由于其可以繁衍、生长发育,组成一定数量的群体,进行索饵洄游和生殖洄游,群体才可以发展成一定规模成汛,是人类获得动物蛋白的重要途径,鱼类提供的是优质蛋白,而且鱼类为人类提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和健脑的三A。鱼群体可以通  相似文献   
245.
王潇  阎贫  于俊辉  王彦林 《地球科学》2021,46(2):621-631
近年来通过多道地震、浅剖及海底采样调查在东沙岛西南海域发现了大量喷溢甲烷的泥火山,通过研究泥火山可能会发现含气层,具有重大的油气资源指示意义.一条多道地震剖面显示,在该海域一泥火山MV3附近存在一个具有极性反转的埋藏背斜构造,其振幅绝对值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大.为探究该背斜是否含有烃类气体,开展了速度分析、AVO反演和频率吸收衰减分析.结果表明:该极性反转下方存在纵波低速层;该带在截距P及梯度G剖面表现为负值,在P、G交会图中落入第三象限,在横波反射率剖面中表现为正值,在泊松比变化率剖面中表现为高负值;该带高频成分快速衰减,低频成分相对增加.以上多属性特征预示着该带含气,可能与深部甲烷泄露有关.   相似文献   
246.
一系列的钻探和拖网取样都表明南沙群岛海区东、南部存在中生代海相沉积.新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测线经过南沙群岛海区北部,调查采用了长排列、高分辩率技术.所获地震剖面显示在披覆沉积和裂谷式充填沉积之下,还存在大套具有密集反射、倾斜形变和高角度断裂的下构造层.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钻探和拖网取样结果对比,将上覆构造层划为裂谷期及裂谷后期沉积,下构造层划为中生代沉积.残留的厚层海相中生界呈北东―西南向条带状相间分布,反映新生代拉张具有明显的块断特点.根据中生界的地层和变形特点,进一步推断南沙群岛海区北部位于中生代东亚陆缘弧前盆地的近弧一侧.  相似文献   
247.
针对老三维地震资料品质难以解决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中浅层岩性复合圈闭的圈闭有效性、圈闭规模和多套砂体叠置的问题,开展针对目标的地震勘探采集参数优化设计以提升二次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品质。首次提出针对岩性勘探应采用垂直于砂体展布方向采集的方案。首次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获得针对岩性勘探的"高分辨率和高密度"采集结果。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证明方法的合理性,对后续针对岩性圈闭的采集参数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8.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海洋工程勘察、海洋矿产资源探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EdgeTech公司生产的3200系列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Chirp信号浅地层剖面系统,该仪器原始记录的JSF格式数据与传统的SEGY地震数据格式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具体体现在文件头和道头部分,特别是数据记录方式上它同时记录了包络信号和振幅信号两种类型的数据。因此,编写适用的C程序代码将JSF原始数据转换为包络信号和振幅信号两种类型的SEG-Y标准地震数据,并运用该程序读取并转换了南海北部某区域的实测浅剖数据,并分析了浅剖资料解释中采用包络信号数据的原因,为利用振幅信号数据反演海底反射系数等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9.
潮汕坳陷是中生界地层为主的沉积坳陷,是南海油气勘探突破的重要领域.LF35-1 1钻井证实了潮汕坳陷存在大套中生代海相地层,但未获油气发现,在钻至目标层前钻遇了侵入岩体,凸显了中生界钻前预测的重要性,本文对收集到的一条穿越潮汕坳陷长排列地震测线资料进行了多次波压制和AVO反演处理,获得了清晰的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了两个中生界AVO异常带.研究区中生代速度普遍较高,但折射波速度计算表明这两个异常带中生界纵波速度低于背景速度,可能具有有利储集物性条件,因此作为AVO分析的选择区.但是AVO反演的纵波速度反射率剖面上显示为很大的数值,因此异常带成岩程度较高,可能不是油气成因的异常.地震偏移剖面也显示异常区受到切穿海底的高角度断裂影响,下部反射模糊杂乱,可能还有岩体侵入的影响,都不利于油气储集.  相似文献   
250.
介绍了“十五”地电阻率观测运行实时监控、数据超差报警、数据常规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软件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运行环境、推广使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