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型城镇化新变化的科学认知”专辑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
南四湖周边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南四湖周边地区数十眼钻孔的数据资料,以岩性地层分析对比研究为基础,通过利用14C、热释光等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技术方法,对该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出了初步认识.经研究认为,该区中南部的南四湖、北五湖的湖相沉积大约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之后.根据区内松散岩层的沉积物岩性和岩层的组合特征可以划分出5个岩组段.  相似文献   
93.
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智库建设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及学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80年来,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智库为传播人类文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持续利用、维护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回顾了80年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地理资源所在高端智库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时间为主线,总结了智库建设的重点领域及特色方向,包括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家重大区划与规划、国情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建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美丽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防灾减灾等方面研究和决策服务;提出要继续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继续提升智库建设在研究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战略地位、围绕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标SDGs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建好智库,围绕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应急重大事件建好智库,强化地理模拟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对智库建设的技术支撑,以智库建设推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建设。力争通过5~10年努力,把研究所建成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成为生产智库产品和支撑国家发展决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4.
基于IMAGIS的3维数字校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层面,数字校园的建设必将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为整个数字城市的信息数字化打下良好的根基.本文基于3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IMAGIS,实现了数字校园的3维建模及虚拟漫游,并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95.
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总结过去电力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水、火电全面经济效益比较,认为,在我国具体的国情和国力条件下,今后必须贯彻优先开发水能的方针,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建设应注意做好的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96.
水生动物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活性肽能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有提高免疫、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压等作用,而且肽类物质的结构类型十分丰富,有巨大的药物活性筛选潜力,是当前国际药品与保健品界最热门的研究对象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1]。在中国,生物活性肽开发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易杨华等[2]从棕色扁海绵(Phakellia fusca)中获得一个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类环七肽的phakellistatin(Pro-Gly-Phe-ProTrp-Leu-Thr),这也是首次从产于中国海域的  相似文献   
97.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主要由单片机系统、555定时器、液晶显示屏组成。单片机作为主要控制的部分,控制系统所有的部分,接收555定时器方波信号并读取出其频率,将频率转换成液位高度,显示到LCD1602液晶显示屏幕上,软件计算液位高度,减小了电容与频率转换的线性误差,最终实现算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98.
利用低光度相机首次观测到了2013年7月31日华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上空产生的中高层Sprite放电现象。结合闪电定位、天气雷达等同步观测, 对一次MCS诱发的Sprite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对应的母体闪电和雷暴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除发现了2例圆柱型、3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 Sprite外, 还发现了2例发光主体发育不完全的Y字型Sprite。估算的Sprite的底部平均高度低于61.8±3.5 km, 顶部平均高度为84.3±6.8 km。Sprite持续时间算术平均值为25.7±9.8 ms, 几何平均值为24.4 ms。Sprite的母体闪电均为正地闪, 峰值电流在+62.5~+106.2 kA之间, 算术平均值为+77.1±22.2 kA, 是本次MCS所有正地闪平均峰值电流的1.4倍。Sprite母体闪电的脉冲电荷矩变化(iCMC)在+475~+922 C km之间, 几何平均值为+571.0 C km。Sprite母体闪电发生在MCS雷达回波25~35 dBZ的层状云降水区, 弱回波(<30 dBZ)面积的突然增加对Sprite的产生有重要指示作用。Sprite易发生在MCS成熟—消散阶段正地闪比例(POP)显著增加的时段。在本次MCS消散阶段中, 有两个时间段可能有利于产生Sprite。在Sprite集中发生时间段, 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LNET)探测到的正地闪比例为54.2%, 正地闪连续电流比例70.24%, 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58.17±50.31 ms, 有利于Sprite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大幅衰退,迫切需要正确的环境治理政策.为解决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缺少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统筹规划和缺乏对ESs协同权衡的深入理解两个问题,以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单元,测定4项ESs(粮食生产(grain production,GP)、植物固碳(carbo...  相似文献   
100.
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翔实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气象服务效益的总体评价,利用"支付意愿"调查估算方法,对年付费额、年节省费额以及声讯电话拨打次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不发达的安徽省,公众每年愿意支付11.7亿元购买天气预报,气象预报服务每年创造的效益占全省GDP的0.51%左右。分析了接受调查公众的分布情况及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用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