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江西九江新港砂山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和磁化率椭球体主轴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风成砂剖面磁组构参数在不同层位的变化特征,获得了古风向特征及其演变规律.(1)整个时期内该区的主导风向为NW-SE和NNW-SSE向,但在不同时期风向和风力强度又有所不同,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砂2层,风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NW-SE为主,变为NE-SW向为主,且该阶段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2)砂2、砂5、砂6层具有较大P、F、L和较小的q值,说明在其形成时气候最为寒冷,冬季风的风力最强、风速比较稳定,这与野外观察到的在这几层中大型板状斜层理发育,砂层粒度较粗,黏土含量较少的结果一致;(3)晚更新世末期长江中游的风成沙丘广泛发育,表明该时段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最干冷、风力作用最强的时期,有着与北方沙漠—黄土区相类似的气候环境;(4)研究表明,AMS主轴的等面积赤平投影法和玫瑰花图,可以用来分析古风向的变化规律,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2.
基于磁组构特征的江汉平原全新世古洪水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芬  李长安  陈亮  王辉 《地球科学》2009,34(6):985-992
在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全新世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年代学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由现代洪水沉积所建立的洪泛沉积物磁组构参数标志, 对江汉平原全新世以来的古洪水事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 江汉平原全新世以来(有史料记载前), 共有55个特大洪水沉积层(事件). (2) 全新世以来特大洪水(期) 演化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9875~3000aBP) 低频期, 该阶段洪水发生频率不高, 且洪水周期比较稳定, 主要以近千年和500~625a周期为主; 第二阶段(3000aBP~现在) 为洪水频发期.洪水发生的周期以300~200a为主, 反映出洪水发生的频率具有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3.
一、洗井的目的 伊敏露天矿位于内蒙古东部,行政区划属呼伦贝尔市,盆地地貌,是一大型煤矿,重要的能源基地,有铁路和公路通往呼伦贝尔市,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324.
张健  李良  陈亮 《江苏地质》2017,41(4):619-623
水力压裂是一个涉及多相材料相互作用的复杂问题。针对岩石固相提出岩石应力平衡有限元方程,建立液相流动方程和质量守恒微分方程,推导水力压裂岩石流固耦合系统有限元方程。阐述计算模型,对裂缝的发育和扩展过程进行分析,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弹性模量对裂缝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裂缝高度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25.
超级润滑聚合物泥浆在泰国北部Banthi构造定向井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陕西地质》2004,22(1):63-67
“FA—BT—45—03/2”和“FA—BT—45—03/3”是中泰两国在泰国北部芳县盆地Banthi构造上合作施工的疋向井。在该地区使用超级润滑聚合物泥浆,不仅提高了钻速,而且解决了携砂、剥落掉块、漏失等复杂问题,提高了钻井效率。施工中采用油层保护技术,大大降低了油层污染,为采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26.
芳香烃污染地下水以其污染普遍、危害巨大、去除困难及治理费用昂贵而倍受各国环境学者及水文地质学者的关注。以苯及甲苯作为标示污染物,利用室内饱水含水层土柱,通过对污染带的模拟实验发现,苯和甲苯在反硝化条件下产生生物降解,二者的去除率分别大于77%和88%;反硝化条件下,苯和甲苯显示出降解性差异,甲苯更易于降解;硫酸还原作用可能是苯和甲苯被去除的另一机理,但实验结果显示,NO-3高时,对硫酸还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7.
岷县是甘肃南部泥石流频发地区。岷县泥石流多分布于洮河干支流两岸,为群发性泥石流。为了研究群发性泥石流的运动及堆积特征,选取了甘肃岷县麻路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流域内2012年“5·10”暴发泥石流造成重大损失的6条泥石流沟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并考虑主河对泥石流堆积物的冲刷携带,运用FLO-2D模拟降雨前主河流动情况及不同降雨频率条件下主河及泥石流的流动情况。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对比2%降雨频率条件下泥石流模拟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模拟结果用ArcGIS进行危险性评价,识别流域内高危险泥石流沟并划定高危险居民区,统计受冲击范围,为泥石流防治和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8.
AD4017井属于吐哈盆地鲁克沁油田ADI块构造。该区块在勘探开发初期极少出现因井下坍塌而发生的卡钻事故,AD4017井在井身结构设计时,参考的是前期地质勘探资料和邻井数据资料,未考虑到钻井过程中出现薄煤层夹层的情况,原有设计在该井段易导致井壁不稳,所以实际钻井过程中发生了卡钻事故。本文通过对AD4017井卡钻事故的研究,从地质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工艺因素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该井发生坍塌卡钻可能存在的原因及机理,并对这些原因导致的卡钻事故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29.
本文依据岩溶地面塌陷理论对宁乡煤炭坝镇富家村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根据勘查发现,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具有分布密度高、塌陷规模大、塌坑回填后稳定性差,具有继续变形甚至再次塌陷的特点。通过对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发现,区内覆盖层厚度较薄,岩溶极为发育,煤炭坝矿区排水形成巨大的降落漏斗,孔隙水与岩溶水存在巨大的水头差,导致区内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同时,区内开采灰岩矿,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一是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储存空间;二是大大减小了物质运移途径。塌坑回填堆积在溶洞的土体受地下水的冲蚀潜蚀发生运移,上方土体失去支撑而不断流入采空区,造成塌坑回填后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330.
根据南海北部陆坡海域潜标观测数据,对该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统计特征进行分析。观测期间共发现72个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包含101 个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孤立子。该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以凸型为主,且最大振幅多为下凹振幅,占79.2%。KdV 方程波速计算结果表明,波速可用三角函数描述,整体表现为夏季大、冬季小,且第二模态内孤立波流速呈明显的三层结构。最大流速深度及人工判别得到的上下层转向深度的统计结果表明:上层内波流流速转向平均深度约为97.7m,中层内波流最大流速深度约为134.6m,下层内波流转向平均深度约为204.2m,内波流最大流速多发生在中层,流向主要为西北向,流速主要分布于0.2~0.8 m·s-1 区间范围内,占82.2%;上层流向主要为东南向,流速主要分布于0~0.6m·s-1区间范围内,占98.0%;中层流向主要为西北向,流 速主要分布于0.2~0.8m·s-1区间范围内,占93.1%;下层流向主要为东南向,流速主要分布于0~0.4m·s-1区间范围内,占94.1%。本文系统性地给出了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统计特征,可为相关研究、水下航行及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