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528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TBM开挖隧洞,由于刀盘及刀具的限制,目前开挖完的隧洞为同一直径,为了保证后期衬砌施工中结构的强度,需要对不同的围岩类别采取不同的衬砌厚度。研究表明,采取可变径全圆针梁台车进行这方面的衬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基于吉林引松供水工程项目,论述了可变径全圆针梁台车在TBM施工隧洞衬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里采用网袋法进行杉木细根(按直径大小分成0~1mm、1~2mm、2~4mm3个级别)分解研究.在为期720天的时间里,网袋中所有细根分解均表现出2个快慢不同的阶段:细根在前期分解速度较快,3个径级干重年(360天)损失率分别达54.8%、41.2%和38.2%;后期分解速率显著下降.3个径级细根分解过程中,皆呈现N浓度上升、P浓度变化平缓、K浓度下降趋势.细根化学组成分析显示:0~1mm、1~2mm径级可萃取物浓度呈下降趋势,酸溶性物质浓度变化平缓,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2~4mm径级可萃取物、酸溶性物质浓度呈下降趋势,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径级细根分解速率与其底物中初始的P、K、可萃取物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P比、酸不溶性物质/N、酸不溶性物质/P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3.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城市边缘区基塘农业采取单纯地保护已难以奏效,附着于农业景观中的生态、文化及潜在的休闲等价值则随着城市化而消失.因此,研究如何维护和延续基塘农业景观在城市化过程中格局上的稳定性及生态服务功能则显得尤为紧迫和现实.通过对马岗片区"基塘"农业景观在现代集约农业的推行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其形态、格局及生态服务功能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在评价这一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城市-基塘"景观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994.
福州市农业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福州市农业表层土壤(0~10 cm)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样中16种PAHs检出率达到100%,其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0.2~1 215.1 μg kg-1,且与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AHs主要源于生物燃烧和石油.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计算了供试土样中PAHs单体相对于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Bapeq),土样中总Bapeq值的范围为2.50~147.95 μg kg-1,其中50%土样总Bapeq的值超过荷兰规定目标值(总Bapeq=32.96 μg kg-1),表明福州市部分农业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95.
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养分释放及化学组成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里采用网袋法进行杉木细根(按直径大小分成0~1 mm、1~2 mm、2~4 mm 3个级别)分解研究.在为期720天的时间里,网袋中所有细根分解均表现出2个快慢不同的阶段:细根在前期分解速度较快,3个径级干重年(360天)损失率分别达54.8%、41.2%和38.2%;后期分解速率显著下降.3个径级细根分解过程中,皆呈现N浓度上升、P浓度变化平缓、K浓度下降趋势.细根化学组成分析显示:0~1 mm、1~2 mm径级可萃取物浓度呈下降趋势,酸溶性物质浓度变化平缓,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2~4 mm径级可萃取物、酸溶性物质浓度呈下降趋势,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径级细根分解速率与其底物中初始的P、K、可萃取物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P比、酸不溶性物质/N、酸不溶性物质/P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6.
堆石料级配缩尺方法对其室内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华  韩华强  凌华 《岩土力学》2012,33(9):2645-2649
对同一条现场级配曲线通过缩尺方法缩制成不同的试验模拟级配,进行了密度、力学和渗流特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全采用等量替代法缩尺后由于小于5 mm含量保持不变,粗、细颗粒充填关系不理想,对应于密度和力学特性最差,渗透系数最大,随着混合法中相似级配法的使用,小于5 mm含量逐渐增加,粗、细颗粒充填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缩尺后的密度和力学特性逐渐增加,却带来渗透系数的逐渐减小。目前国内相关规程、规范对级配缩尺方法并没有做具体、明确的规定,有必要通过大量室内和现场对比试验,总结出室内科学的缩尺方法并建立反映缩尺效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西部兴建的很多200~300 m高的堆石坝处于高烈度地震区。应力水平高时堆石体的颗粒破碎对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广义塑性理论,通过引入状态参数,建立了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体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堆石体在400、800、1 500、2 200 kPa围压作用时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颗粒破碎时堆石体的动应力和动应变响应。  相似文献   
998.
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主要分布在滇、黔、桂、湘、川、渝、鄂、浙等省区,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省份。本文介绍了我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研究的简史,列出了近20多年来我国发现的真洞穴无脊椎动物种类,并根据栖息环境的不同,将洞穴无脊椎动物划分为陆生群落和水生群落;着重介绍了蛛形纲、重足纲、昆虫纲、甲壳纲、腹足纲的研究现状。此外,对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生态特征以及进化研究也进行了概述。然而,我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在国内重视程度不够,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洞穴无脊椎动物,加大洞穴生物保护的宣传力度,防止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将是未来中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研究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韩宝福 《地学前缘》2007,14(3):64-72
造山带中普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后碰撞花岗岩类。它们在时间上晚于碰撞事件形成,在空间上可以不受构造单元的严格控制,而是可以跨构造单元分布,有时可以侵入在蛇绿岩之中。后碰撞花岗岩类的主元素特征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但以钙碱性系列为主。按照MISA分类,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有I、S和A等3种类型,有的造山带以发育I型花岗岩类为主,而另一些造山带可以广泛发育S型花岗岩,而碱性A型花岗岩并不是在每个造山带都会出现。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落在多种构造环境的区域。因此,仅仅依靠花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果。文中强调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地质构造的全面分析可能是厘定后碰撞花岗岩类最重要的依据,而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的高精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能够建立区域构造演化的年代学框架,进而准确地限定后碰撞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时限。  相似文献   
1000.
伊犁盆地白垩纪剥露事件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砂岩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方法, 研究了伊犁盆地中生代抬升-剥露事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开展了温度-时间热模拟反演研究, 结果揭示出伊犁盆地在115~95Ma期间存在一期重要的抬升-剥露冷却事件, 剥蚀量至少可达1.8km, 剥蚀速率至少为0.09mm/a。区域资料对比分析表明中晚白垩世的抬升剥露事件, 在天山地区乃至整个新疆的造山带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