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十五”宁夏区域前兆台网建设与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十五”宁夏前兆项目系统运行平台及软硬件配置情况。详细地论述了省级区域前兆台网的构架特点,及部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2.
基于小波变换和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涛 《岩土力学》2009,30(Z2):394-398
边坡变形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过程,用现有的物理模型来解决边坡变形的预测问题有很大难度。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用实测的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来预测边坡未来变形更为准确,而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边坡时间序列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互信息法和伪近邻法得到各分量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进行相空间重构,再根据各个相空间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ALSSVM预测模型,最后把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重构后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边坡位移预测结果。对丹巴滑坡预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83.
马文涛 《岩土力学》2007,28(Z1):460-464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LSSVM)在处理小样本、高维数、非线性的问题时,具有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但是,该方法得到的模型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依赖于其相关参数,因此,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LSSVM参数优选方法。最后,用该模型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PSO优化的LSSVM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说明该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4.
煤层甲烷在煤孔隙中扩散的微观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煤层甲烷在煤体中的扩散模式和微观机理,得出在煤体中存在有以下几种扩散模式: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型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并分析了抽放时甲烷在煤层中的运移过程及其在煤微孔隙中的扩散过程。根据分子运动论从微观上讨论了压强和温度对甲烷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影响规律,并解释了升高压强和温度增强甲烷气体在煤层微孔隙中扩散能力的机理。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Q-TOF-MS/MS)的安化黑茶抗氧化活性成分快速筛选和鉴别的方法,并对安化黑茶生茶及熟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分别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采用Inertsil ODS-2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分离各主要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利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进而在安化黑茶生茶及熟茶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分别加入适量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作为实验组,避光室温反应30min后经液质联用分析,并与不加入DPPH的空白组物质进行比较,快速发现其活性成分;并采用对照品、文献比对、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鉴定生茶、熟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依据质谱裂解规律及文献检索,从安化黑茶生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32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生茶正丁醇部位中共鉴定出28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熟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31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熟茶正丁醇部位中共鉴定出26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结论:利用DPPH-HPLC-Q-TOF-MS/MS技术快速筛选和鉴别安化黑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6.
恒星的Al元素丰度可以为探索星团和星系的化学演化提供重要线索.通过系统分析银河系薄盘、厚盘、核球、银晕以及M4、M5等球状星团中恒星的[Al/Fe]随恒星金属丰度[Fe/H]的变化趋势,得出银河系薄盘、厚盘和核球恒星的[Al/Fe]随着[Fe/H]的增加而缓慢下降,而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的[Al/Fe]随[Fe/H]增加没有下降趋势,这暗示Ia超新星对M4和M5恒星元素丰度的贡献比较小.详细研究了银河系恒星[Al/Fe]与[Mg/Fe]、[Na/Fe]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河系场星的[Al/Fe]与[Mg/Fe]正相关,但在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中未见此相关性;银河系盘星及M4和M5等球状星团恒星的[Al/Fe]与[Na/Fe]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7.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散发(ET)是水文能量循环和气候系统的关键环节,研究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理清流域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MOD16/ET数据集定量分析了海河流域2000-2014年ET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时序气温降水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探索了ET与气候因子的驱动力关系。结果表明:① 海河流域2000-2014年ET表现为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北部和南部高、西北部和中东部低的分布特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年ET呈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的特征;② 2000-2014年海河流域年均ET波动范围为371.96~441.29 mm/a,多年ET的均值为398.69 mm/a,平均相对变化率为-0.41%,整体呈下降趋势;③ 多年月ET与气温和降水均呈单峰型周期性变化趋势,年内月ET呈单峰变化趋势;④ 春秋两季的ET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他季节,ET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17和0.37,表明降水对于ET的响应程度强于气温;⑤ 驱动分区结果表明海河流域ET受气候因子驱动的主要类型是降水驱动型和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⑥ 海河流域耕地ET变化气候因子驱动模式主要是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林地、草地的驱动模式主要气温驱动型和降水驱动型,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模式主要是受其他因素驱动。该研究将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区域气候调节起到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针对目前有关GPS欺骗干扰技术的研究较少涉及GPS时间欺骗干扰,且因实验条件限制,难以构建与重放实际欺骗场景,因此不同场景GPS时间欺骗对目标接收机影响仍不明确的问题,基于TEXBAT(Texas Spoofing Test Battery)提供的3组不同场景GPS时间欺骗数据集,建立了GPS时间欺骗模型,分析了欺骗过程中存在的两种相位对齐模式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利用自编软件对采集的欺骗场景的原始高保真数字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目标接收机受欺骗与未受欺骗时的接收机钟差及钟差变化率、多普勒频率与载噪比、载波相位与接收机天线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深入分析了不同场景GPS时间欺骗对目标接收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场景GPS时间欺骗将从不同角度有效影响GPS定时结果,所得结论将为GPS时间欺骗与抗欺骗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9.
近年“导航战”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欺骗式干扰技术已经从早期的理论研究与仿真阶段,迈向具体试验阶段。有效地评估装备作战效能和论证其应用于现实需求条件下的实际效能,将成为增强现代化卫星导航信息对抗作战能力及改善装备核心性能的重要因素。全文以前人研究的欺骗干扰关键技术为基础,从导航信号、定位结果、软硬件性能等方面入手,从基本指标到欺骗效能指标,构建效能指标;并结合欺骗干扰原理、计算方法,总结各项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及计算模型,全面完善效能评估研究,为后期评估试验平台搭建及实施打基础。  相似文献   
90.
岩浆—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一种典型的成矿模式,本文以青海省五龙沟地区Au矿为例,在全面分析研究区各类矿(床)点控矿因素、矿化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和物化探条件基础上,结合邻区典型矿床控矿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区内Au矿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并建立研究区找矿模型,为成矿预测和找矿靶区的圈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