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测绘学   309篇
大气科学   327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1102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33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徐永立 《海洋科学》1995,19(2):41-41
1994年12月28日,山东省科委邀请著名水产养殖专家李德尚教授等有关专家,在青岛组织召开了“基因工程鱼生长激素研究”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们听取了由该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院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培军研究员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通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1.本课题选题准确,实验设计合理,所获数据可靠,技术资料齐全。已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按计划完成了任务。2.通过研究构建了鱼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质粒,实现了外源基因在工程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产率达到每升菌液17.5mg含生长激素25%的蛋白,…  相似文献   
12.
真鲷胚胎及初孵仔鱼的盐度耐受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从鲤鱼卵巢中提取核酸(mRNA)注入不同发育阶段的金鱼胚胎中,观察mRNA对尾鳍发育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一次注射的或多次注射的,在胚胎早期均能使双尾鳍变成单尾鳍,但多次注射的,出现单尾鳍数要高;大剂量注射,甚至还可以使晚期胚胎(耳石期),也能形成单尾鳍;mRNA注入卵黄囊中所产生的单尾鳍鱼要比注入胚盘中为多;失活的mRNA不能诱导出单尾鳍的形成。 从实验所得的资料表明:鲤鱼卵巢mRNA能够诱导双尾鳍金鱼转变成单尾鳍,但这种外源mRNA的作用性质,是由具有活性的mRNA翻译成蛋白质或者以它本身直接影响或干扰胚胎中某种“调节因子”,致使双尾鳍基因不能表达,从而导致单尾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体外测定细菌浓度、胞外产物(ECP)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的方法,进行了鳗弧菌M3菌株在2216E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至24h左右,可得到较高的菌体浓度、ECP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设计实验,用SA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得到NaCl浓度、pH值和温度对菌体生长及蛋白酶产量影响的回归模型。在2216E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氮源、碳源物质以及不同浓度蛋白胨进行生长研究。结果表明,胰大豆蛋白胨能促进菌体生长及ECP蛋白分泌;NH4Cl与酪蛋白水解物可抑制蛋白酶的产生;牙鲆肌肉匀浆对菌体、ECP蛋白产量和蛋白酶产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蛋白胨浓度为4%时菌体量与ECP蛋白含量达最高值,在蛋白胨浓度为2%时蛋白酶分泌量已稳定;1%的葡萄糖、蔗糖、甘油均能显著地提高菌体及ECP蛋白产量,却抑制了蛋白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平面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通过中国东海相对海平面与全球海平面对比分析,来获得东海构造沉降数据。但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断裂作用对中国东海150m以深海域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有重要影响。这种作用使东海150m以深海底至少下降了30m,这是我国学者先前误认为中国东海末次冰盛期最低海面位置位于现今海面下150~160m一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水与冰川重力均衡、沉积物压实和构造沉降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重力均衡不足、沉积物压实作用微弱,构造沉降是造成东海相对海平面与全球海面之间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同时发现东海构造沉降随水深呈规律性变化。断裂作用的表现结果所赋予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是,在17kaB.P.以前,中国东海水深150~160m一带是1个相对隆起带,其存在对陆架区圈闭和捕获中国大陆古水系和沉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底管道铺设过程的静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借助于弹性杆理论推导出一组求解长细管道力学问题的基本方程,然后分析计算了两个情况:(一)三维的静力问题。所采用的数值方法——平行打靶法证明对求解这类由于边界层性质而产生的刚性方程是很有效的。(二)二维的动力问题,这是本文的重点。分析的方法是将管道的运动视为在静态大挠度位置附近的小运动,从而得到一组系数由静态分析确定的求解动态问题的变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使问题可再次应用平行打靶法得到解决。与模拟实验的结果比较表明,这种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7.
皱纹盘鲍对氯霉素的通透性吸收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溶液中的氯霉素分子可以越过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体表结构进入其血淋巴液中。鲍血淋巴液中氯霉素的浓度与药浴液的氯霉素浓度,温度均呈线性关系,药浴时间的效应表现的S形逼近曲线。在20℃的海水中,鲍血淋巴液中的氯霉素向体外扩散的半衰期为42min。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本世纪以来所出现的埃尔-尼诺现象和太阳活动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11年周期单周和双周内埃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频数及其差异,并分析了单周和双周内埃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位相的关系,以期对埃尔-尼诺现象的预测提供太阳活动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海平面上升趋势数据的诊断及中国沿海海平面的上升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出不同作者发作的海平面升降趋势的统计结果,指出不同作者所得结果之间的分散性以及造成这种分散性的原因,提出了我国海平面绝对上升率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