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335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克停哈尔铜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新发现的一处矿床,并且在隐爆角砾岩中发现了锌矿体,为查明隐爆角砾岩成因及与成矿的关系,对隐爆角砾岩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w(SiO_2)为64.13%~66.54%,w(Al_2O_3)为14.55%~15.59%,w(Na_2O+K_2O)为6.29%~7.24%,K_2O/Na_2O比值为0.87~1.17,A/CNK比值为0.971~1.121,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中等,轻稀土元素富集,中等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活泼不相容元素(Th)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P、HREE),总体反映具壳源为主的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造山晚期并开始向陆内造山伸展环境转变,至少存在2期爆破3期成矿,第二期爆破是铅锌矿的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92.
Zong-Jie  Li  Jin-Zhu  Ma  Hai-Chao  Yu  Huan  Yang  Ling-Ling  Song  Zong-Xing  Li  Juan  Gui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20,79(10):1-17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ascade reservoir systems (CRSs) is a major public challeng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isk criteria is critical to solving this iss  相似文献   
93.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风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砂岩物性空间变化大、优质储集层(孔隙度大于7.4%,渗透率大于0.05×10-3μm2)预测难的问题,在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以及地震反演和解释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沉积微相描述和优质储集层地震反演研究。建立了风南井区四级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扇三角洲多期水进水退的充填过程,指出SSQ3和SSQ5是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层系;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道间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水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指出扇三角洲平原是优质储集层发育相带;通过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纵向边界和沉积相横向边界约束,进行分层相控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提升储集层预测精度,在SSQ3和SSQ5预测5个优质储集层发育区,提出3口井的井位建议,钻探均获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94.
A modified domain reduction method(MDRM) that introduces damping terms to the original DR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DRM and compare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of these two methods, a numerical test is design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MDRM and DRM are compared using an extended meshed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DR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of the DRM. Then, the MDRM is compared with two exist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namely Liao's transmitting boundary and viscous-spring boundary with Liu's method. The MDRM shows its great advancement in computational accuracy, stability and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boundary location on computational accurac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maller models tend to have larger errors. By introducing two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φ_1 and φ_2, the rational dista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point and the MDRM boundary is suggested. When φ_1 2 or φ_213, the relative PGA error can be limited to 5%. In practice, the appropriate model size can be chosen based on these two parameters to achieve desired computational accuracy.  相似文献   
95.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s of groundwater seepage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karst collapse pillar (KCP). A thermal mathematic model with groundwater seepage was proposed, and a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impacts of groundwater seepage on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KC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water seepage velocit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ing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um in the KCP. The increasing seepage velocity improves thermal convection and then improves thermal conduction in the porous medium. As a result, the heat in the deep Ordovician limestone groundwater gradually diffuses. The seepage velocity occurred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KCP, and the heat exchange was also different, resulting in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for different locations. This temperature divergence in the surrounding rocks can reach 5~9°C at distances less than 50 m to the KCP. 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protect the mine from water inrush by monitoring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s of KCP.  相似文献   
96.
地壳深部岩石普遍存在变形组构,花岗质岩石中的变形组构不仅影响岩石强度,而且对后期变形具有显著控制作用。近年来,先存组构对各向异性岩石的流变强度影响成为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对前人给出的各向异性岩石(包括云母片岩-片麻岩、石英-钙长石均匀混合体与层状组构样品)半脆性-塑性流变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新整理与分析,结合作者开展的不同组构条件下花岗片麻岩与糜棱岩流变实验结果,讨论了先存组构对各向异性岩石流变强度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1)各向异性岩石的面理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角度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在半脆性破裂域,样品压缩方向垂直于面理(PER)和平行于面理(PAR)的强度基本相同,在压缩方向与面理呈30°夹角时,岩石破裂强度最小;在塑性流变域,垂直于面理方向的强度显著高于平行于面理方向的强度,当面理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角度为45°时,岩石强度最小。2)后期变形对原有组构的继承与改造程度,决定了各向异性岩石强度高低。3)样品中矿物的含量、分布与粒度对各向异性岩石强度有显著影响。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云母片岩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但其他类型各向异性岩石的流变比理论模型结果要复杂得多。因此,进一步开展具有先存组构的各向异性岩石的流变实验,并将实验变形与实际地质条件下更为复杂的岩石变形进行对比分析,是认识各向异性岩石流变和变形机制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刘贵  周永胜 《地震地质》2012,34(2):365-383
在总结岩石变形机制与岩石流变学实验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岩石流变学数据的重复性。虽然高温高压流变学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中、上地壳长英质岩石和早期获得的石英集合体的流变实验数据重复性比较差,而近年来发表的石英、长石的流变学实验数据重复性相对较好。虽然利用经验理论模型,根据端元组分可以拟合两相矿物集合体的流变律,但并不能满足定量确定复杂组分和特殊流变性的长英质岩石流变参数的需要。因此,利用长英质岩石流变参数估计大陆地壳流变强度剖面时,即使在相同地温和应变速率条件下,给出的流变曲线、脆-塑性转化带深度也有一定差别,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验给出更精细的长英质岩石流变学实验数据。根据近年来流变学实验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影响长英质岩石流变的各种因素,重点分析了流体、岩石成分、样品粒度和组构对流变的影响。微量结构水对岩石流变有显著的弱化作用,而熔体对流变的影响与熔体含量和分布相关,只有熔体呈薄膜状湿润颗粒边界时,熔体的弱化作用才显著。成分对岩石流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样品的应力指数等流变参数的变化方面,还体现在样品从半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化温度方面。粒度主要影响岩石的变形机制,其中,细粒样品在扩散蠕变域具有应力与粒度线性负相关特性,是理想的应力计,可以用来定量确定韧性剪切带的流变强度;而在位错蠕变域,应力与粒度没有依存关系,这为将实验室条件得出的流变数据外推估计地壳流变提供了重要依据。组构和各向异性是地壳中岩石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关于层状组构对多相矿物组成的岩石流变影响的研究非常少,需要通过新的实验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
回顾了福建数字地震台网产出新地震参数目录的过程:根据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原理,计算了福建区域介质平均非弹性衰减因子Q值和37个测震台站的平均场地响应,采用遗传算法求得震源谱参数,应用Brune圆盘模型公式计算震源参数,最后介绍了新地震参数目录的主要内容,并讨论了求解新地震参数目录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
喀斯特断陷盆地环境地质分区及功能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随着新生代高原隆升产生的断裂活动所引起的断块差异沉陷及溶蚀作用共同形成的山间盆地。由其以局部地块断陷为主导并伴随侵蚀及溶蚀的成因机制所决定,具有地貌分区明显、新构造运动强烈、水资源分布不均、土壤植被分带性强、气候垂向变化明显、人类活动区间差异大等特征。其中,地貌形态—成因类型既是地质环境本质特征的综合反映,又是对生境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因素,而且容易认识和识别,是环境地质分区的良好标志。以地貌形态—成因类型为标志,喀斯特断陷盆地可划分为侵溶蚀山区、溶蚀丘峰谷地区、沉积平坝区、侵溶蚀河谷区4个环境地质分区。侵溶蚀山区生态功能突出,溶蚀丘峰谷地区生态与经济功能并重,沉积平坝区经济功能尤显重要,侵蚀河谷区视所处大江大河流域的区位及宏观影响而定。资源开发和环境恢复治理,应与环境地质分区功能相协调,按流域系统评价和全面权衡利弊、科学规划布局,才能取得可持续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0.
????????????λ????????????????DOP????????????????????????????????????伸?η????????????????????á????t?????????????????μ????????????????????????????????????????????????????б?????????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