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312.
针对遥感影像在南方丘陵地区典型植被丰度信息提取中存在的大量混合像元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线性解混精度,通过计算像元EVI值,构建了Landsat 8时间序列影像南方典型植被(端元)和混合像元的EVI时间序列曲线,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内各种地物类型的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发现不同地物在植被指数时间序列中具有各自独立的波动规律。选取多个端元及其EVI时间序列曲线,利用光谱匹配方法对匹配EVI时间序列曲线和多个端元进行了匹配,达到利用不同端元组合进行光谱解混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阔叶林解混精度有明显提高,针叶林解混精度也有所提高。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南方丘陵地区植被环境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13.
吕海洋 《测绘学报》2019,48(2):268-268
正志愿者地理信息/自发的地理信息(volunteer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志愿者提供的车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轨迹数据为道路网络的建模、更新与维护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由于VGI志愿者使用的设备和数据采集方法形式各异,提供的车行轨迹数据普遍存在质量不确定性、数据多源异质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等问题,给基于车行GNSS轨迹的道路网络构建与增强带来了挑战。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挑战,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14.
对辽东岫岩地区锉草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刘家堡子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观察、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测试.测年结果显示锉草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年龄为(162.7±2.5)Ma,刘家堡子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年龄为(156.9±1.1)Ma,均形成于晚侏罗世.两个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主...  相似文献   
3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multi-rendezvous low-thrust trajectories using indirect methods. An efficient technique, labeled costate transforming,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multiple trajectory legs simultaneously rather than optimizing each trajectory leg individually. Complex inner-point constraints and a large number of free variables are one main challenge in optimizing multi-leg transfers via shooting algorithms. Such a difficulty is reduced by first optimizing each trajectory leg individually. The results may be, next, utilized as an initial guess in the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trajectory legs. In this paper, the limitations of similar techniques in previous research is surpassed and a homotopic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efficiency of the shooting process in multi-rendezvous low-thrus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Numerical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newly introduced techniques are valid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316.
Wetland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perform a dazzling array of vit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are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ecosystems in the world.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describing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ir changes over time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heir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study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wetlands on the QTP at different watershed scales from 1970s to 2010s. Results show that wetlands on the QTP have undergone widespread degradation from 1970s to 2010s, with nearly 6.4% of their area being lost. Areas of freshwater marsh, salt marsh and wet meadow declined by 46.6%, 53.9% and 15.6%, respectively, while lake area increased by 14.6%. The most extensive losses of natural wetlands have occurred in endorheic basins, such as in the Kunlun-Altun-Qilian Drainage Basin and Qiangtang Basin, which shrank by 44.5% and 33.1%, respectively. A pronounced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ends to facilitate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and reduce water availability for wetlands. One-third of the wetlands on the QTP are under threat of being submerged due to lake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hind observed variations and potential impacts from further warming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317.
跨界流域水资源利用系统因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政治博弈、生态反馈等许多因素的互馈影响,包含复杂的“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因果关系,形成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传统水资源规划方法中缺少对这种复杂纽带关系的约束,而目前研究这类纽带关系多基于耦合多个模型、集成建模的方法,数据需求大、对复杂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模拟能力不足。而贝叶斯网络能以概率分布代替参数确定值来模拟系统中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同时减少数据需求。本文利用贝叶斯概率网络,选取锡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量化这一因不合理用水而导致咸海生态危机的跨界内陆河流域“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中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能有效地模拟纽带中因果关系的强弱与不确定性,分析1970—2015年间不同时期影响咸海入湖水量的主要因素。为用水预测与流域水资源利用管理提供了系统性认知的基础,并展现出在较低模型复杂度和成本下建模的潜力。苏联时期,咸海入湖水量对农业开发增长的灌溉用水、上游水库建设的蓄水过程和径流量等较敏感;苏联解体后,咸海入湖水量对下游国家不合理使用的灌溉用水及上游水库蓄水量等节点高度敏感。短期内,需提高洗盐与灌溉用水效率,改良种植结构、增加粮食作物占比,并预防干旱危害;长期而言,通过普及先进滴灌技术,能大幅节约农业用水,在50%和80%的滴灌普及率下,新增咸海入湖水量将达到6.4 km 3和9.6 km 3以上,有望逐步缓解咸海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318.
黄土高原地区乡村性空间特征及其与可达性格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敏娟  曹小曙 《地理科学》2020,40(2):248-260
在乡村转型重构的关键时期以及城乡融合背景下,可达性作为驱动乡村地域特征改变的直接媒介,对乡村减贫及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了刻画乡村性和可达性的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243个县域乡村性与可达性指数,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县域乡村性和可达性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引入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乡村性与可达性的集聚特征及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乡村性整体呈减弱态势、差异不断增大,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格局;可达性整体呈增强趋势、差异不断缩小,“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基本不变。乡村性与可达性空间分布均呈较强的正空间自相关,以“榆林-庆阳”一线为界分布,但集聚态势总体不断减弱;其次,可达性的提升对乡村性呈负向影响且波动增强,低可达性-高乡村性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北的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高可达性-低乡村性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级市周边县市。乡村性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溢出效应,区域乡村性会受到周边地区乡村性的显著影响;可达性的提升会使得乡村人口变化率、一产产值比重降低;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土地生产率提高,且可达性对农业土地生产率的影响最大,而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提升最大。  相似文献   
319.
科尔占地区位于滨里海盆地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东南部的比伊克扎尔次级隆起上,该地区广泛发育下二叠统孔谷组盐岩,以盐岩沉积为界,它将整个剖面划分为盐上层系(以碎屑岩为主的含油气层系)和盐下层系(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含油气层系)两个大的含油气层系,石炭系为盐下层系中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通过对研究区唯一的盐下井K井岩屑及其薄片的详细观察,并结合该井测井资料,分析了石炭系的沉积特征,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划分与描述。K井石炭系主要发育3种类型沉积相,分别为深水浊积扇相、斜坡相和台地相,其中深水浊积扇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台地相划分为滩间洼地和台内滩2个亚相。利用K井钻探结果,结合区域资料,初步预测出科尔占地区早石炭世和中石炭世末期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20.
通过分析2011年8月的出海调查数据,绘制了不同断面上的温度分布图及调查海域底部的温度分布图,基本了解了黄海冷水团西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在忽略热量传递次要项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海水在输运过程中的"冷量"损失,得到了黄海冷水在输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进一步结合青岛地区海水源热泵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探讨了黄海冷水团的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边缘距离岸边较近,约20~40km,在冷水输运过程中"冷量"损失较小,管道内部末端水温仅升高5℃~6℃,并且青岛地区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这些都为黄海冷水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