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虎男 《华南地震》1996,16(3):38-45
在新的地震活跃期中,台湾海峡7.3级地震和北部湾两次6级地震的发生,标志着华南弧岛系统相应了进入了强烈活动阶段,它们虽然都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包括菲律宾海弧块)的西向挤压,但由于块体运动的主支与被动,作用力量级的不同和地质构造的差异而存在强度和诸多参数的差别。尽管如此,两处地震无疑都属于板内地震,利用它们和板缘地震的关系,可宏观地观测华南大陆的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62.
华南中生代不整合型铀矿成因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华南铀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的分析,指出华南铀成矿时代集中分布于50-90Ma,成矿作用与晚中生代红盆、产铀花岗岩体和含还原性物质的岩层在空间上关系,可与澳大利亚元古宙不整合型铀矿床对比;进而总结了华南中生代不整合型成因模式;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其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3.
华南沿海断块构造近期活动幅度和速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既定的原则对华南沿海的断块构造区进行了划分。根据可大体确定时代的构造地貌面或沉积物;已测定~(14)C年代数据的指相样品和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分别估算了第四纪各时期以来,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和近40a以来各断块活动的幅度和速率。尽管所得的只是平均的最小值,但在新构造研究的应用方面,仍有实际意义,这类研究也有助于理论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在获得云南一批大地热流、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提出并建立了云南三江地区大陆碰撞造山带复合叠加型岩石圈热结构模式。这一模式有助于了解云南三江地区三叠纪以来构造作用产生的深部热背景,从地热学角度探讨了区内岩浆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5.
岳阳地区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之处,雨季中湖区水位常常猛涨,防汛紧张。加之我区暴雨频繁,其中尤以大暴雨、连续暴雨的危害更大,因此暴雨研究成为天气预报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是对我区1958—1974年(17年)的大暴雨、连续暴雨过程进行初步的分类分析。 我们确定我区华容、临湘、岳阳、湘阴、汨罗、平江等六县中有日雨量达100毫米以上为全区一次大暴雨过程;五天阴雨中,本地区出现三个暴雨日为全区一次连续暴雨过程。据此统计,十七年内有大暴雨过程20次,连续暴雨过程7次。这20次大暴雨过程全部发生在5—7月份,以6月份为最多。7次连续暴雨的过程全部出现在6月份(见表1)。因此6月份,尤  相似文献   
66.
伊梨盆地512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规模开发的地浸铀矿床,作者简要地介绍了其地质特征和地浸开发工艺,并利用较新的Gibbs自由能和平衡常数数据,对该矿床地浸处理中铀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标准电动势(E^o),氧化-还原电位(Eh)的计算和分析,阐明了H2O2、硝酸盐、大气中自由氧都能提升溶液的Eh值,从而加速矿物相U^4 的氧化溶解,为了节约地浸氧化剂成本,对于U^4 /U^6 比值不太高的矿床来说,建议充分利用大气中自由氧化氧化剂,然后,通过化学平衡计算,推导出了地下水和硫酸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1)512铀矿床矿体所赋存的含矿层地下水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类络合物形式存在,并且以UO2(CO3)^4-3和UO2(CO3)^2-2形式为主,并随着pH从7.31升高到8.20,UO2CO3从3.80%降低到0.06%,UO2(CO3)^2-2从21.91%降低到3.12%,而UO2(CO3)^4-3则从74.28%升高到96.82%,(2)512铀矿床硫酸浸出液中,铀主要以硫酸铀酰类络合物形式存在,其中,UO2SO4占63.28%~ 63.86%,UO2(SO4)^2-2占16.55%~21.36%,UO^2 2占15.04%~19.62%,从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硫酸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随溶液pH、总SO^2-4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并呈非线性关系,为了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可利用文中推导出的公式进行计算,以使调节溶浸液的pH和总SO^2-4含量,从而达到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最佳比例关系,最后,因热力学数据对化学反应平衡计算的影响呈指数关系,在进行热力学数据计算时,必须采用较新、较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67.
桃江-城步断裂带是湘中"拗拉槽"中主要复活断裂之一,由于多期复活,因此具有规模大、切割深、控岩控矿明显的特点,为湘中地区重要的控矿断裂带.北东段即指南西自安化廖家坪,北东至桃江板溪的走向长度约40 km的地段,该段主要切割了雪峰期及加里东期两个构造层,并有中-大型规模脉状锑矿产出,而正是这些脉状锑矿逐渐改变湘中锑矿储量的比例,通过对该锑矿类型、特征、控矿构造组合型式、锑矿成矿规律、成矿-找矿模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并根据所建模型预测了大福坪锑矿和廖家坪金矿,经验证分别达到了中型及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68.
介绍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混合云中液、固态共存时以及冰面过饱和环境下稳定同位素的动力分馏效应。利用该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冷却条件下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在相同的湿度条件下,湿绝热冷却过程中δ18O随温度的变化率小于等压冷却过程。冰面过饱和比Si的增大意味着动力分馏效应的增大。与平衡态相比,它的作用使得稳定同位素的综合分馏系数减小,从而使得降水中δ18O随温度的变化趋缓。模拟显示,湿绝热冷却过程中大气水线(MWL:=bδ18o+d)的斜率b和常数d均大于等压冷却过程。全球大气水线位于湿绝热冷却过程和等压冷却过程条件下分别模拟的两条大气水线之间。b和d的大小与Si呈正比。Si愈大,动力分馏效应愈强,b和d也愈大。反之亦然。然而,b和d的大小对云中含水量的变化具有低的敏感性。利用动力分馏模式模拟了乌鲁木齐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模拟的稳定同位素比率-温度以及δD-δ18O曲线分别与乌鲁木齐实测的稳定同位素比率-温度同归线以及大气水线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9.
湘东南茶陵地区锡田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位于湘东南湘赣两省交界处的锡田岩体,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主体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晚三叠世,年龄为228.5Ma±2.5Ma;而后期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的产物,年龄为155.5Ma±1.7Ma。同时,少量继承性锆石年龄信息暗示先期形成的主体花岗质岩浆熔融源区可能为中元古代岩石,后期与锡矿有关的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可能是先期形成的花岗岩重熔所致。先期岩体Sn元素丰度也很高,可能为锡矿矿源层。  相似文献   
70.
镁铁质微粒包体在南岭中段中、晚侏罗世花岗岩中分布十分普遍,其分布规律是,岩体内同阶段较早次形成的岩石单元含量高,较晚次单元中含量少甚至无;与钨、锡、钼、铋等多金属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微粒包体的含量高且个体大,而与矿化无关的岩体中含量少、个体小。对包体的颜色、形态、结构、成分、岩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包体为岩浆成因。包体中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矿物组舍和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晶体,出现嵌晶状石英和碱性长石,显示出岩浆混合的岩相学特征,表明该区中、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成因为壳一幔岩浆混合而成的。研究还表明,区内岩浆混合作用的强弱、基性物质加入的多少都与锡成矿作用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