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31.
阐述了测量机器人工程控制网网观测自动化系统Geo_Net和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Geo_Def的主要功能、特点和设计思想,介绍了该系列软件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32.
基于中国区域内8个气象站点2012年全年的探空数据,采用射线追踪法计算了各个站天顶方向至4°高度角区间内18个方向的对流层流体静力学和非流体静力学延迟量,将天顶延迟通过NMF、GMF和VMF1三种映射函数投影到各个高度角方向,与射线追踪法得出的延迟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NMF有明显的季节性偏差,且精度与纬度存在强相关性;②VMF1的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好,但在武汉、长沙等站点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偏差;③GMF的精度介于NMF和VMF1之间。  相似文献   
33.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采用激光投点仪向上传递地面控制点作为测量基准。为了避免投点误差过大,本文采用BDS+GPS技术进行组网监测其投点精度,给出了超高层建筑BDS+GPS监测相应的数据处理策略,对比分析了BDS、GPS及组合BDS+GPS 3系统之间,以及与激光投点前地面点坐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GPS和BDS+GPS组合系统定位精度相当,BDS定位性能稍差,但满足超高层监测精度要求,利用北斗技术进行超高层建筑基准传递工作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布局选址、规划建设、安全运行、转型升级对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对城市地质工作成果明确、定量化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地质要素评价,主要包括保障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和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特定城市某些地质因素在选址布局、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拟通过大量城市地质工作实践,对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地质要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5.
基于AutoCAD 2008,结合ObjectARX 2008软件包,在.NET 2005环境下开发了管道参数化建模系统。阐述了此系统的数据文件的组织,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实现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36.
单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物理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桩因其自身优势被广泛使用,但有关其抗滑机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首先对模型桩的力学特性进了标定试验,获得其弹塑性工作阶段的弹性模量,分别为0.69×104 MPa和0.04×104 MPa;再通过不同桩间距下单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抗滑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桩间距下单排微型桩桩后土压力主要集中在滑面以上1/3桩身范围内;桩间距较小,土拱效应越明显,微型桩抗滑失效的最大临界弯矩越大,微型桩能承受的滑坡推力越大,抗滑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7.
空间直线拟合的无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际明  向巍  尹洪斌 《测绘通报》2011,(2):24-25,34
在对核电工程中一些大型构件的实际测量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空间直线拟合的问题.结合ObjectARX技术,提出一种拟合空间直线的无迭代算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水电站GPS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观测数据为例,应用GAM IT软件和CosaGPS软件对山口水电站GPS变形监测A级网的数据进行处理。探讨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比较研究两期观测成果,分析GPS变形监测网基准点的稳定性,为山口水电站GPS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Pacific quasi-decadal oscillation (QDO)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vailabl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1948 to 2007.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Pacific QDO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 lifecycle in the form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patterns. In the warm and cool phases of the Pacific QDO, the SST patterns resemble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During the warm?Ccool and cool?Cwarm transitions of the Pacific QDO, recurrent SST patterns are also clearly visible. The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on the 10?C15?year filtered data shows that the evolutions of SST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re well coupled. While the warm-/cool-phase Pacific QDO generates an ENSO-like circulation pattern, the transition phases form a distinct short-wave train emanating from Southeast Asia towards North America. This short-wave train is particularly robust in the streamfunction of water vapor flux. Diagnostic analyses of the heat budget, the stationary wave flux, and a barotropic model indicate that this short-wave train is thermodynamically maintained and is likely forced by diabatic heating near Southeast Asia. Additional modulations of forcing sources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n this short-wave teleconnec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0.
The Dehe granitic pluton intruded the Xiahe Group which is in the core complex of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NQOB).It shows gneissic bedding and possesses typical S-type granite minerals such as muscovite and garnet.LA-ICP-MS U-Pb isotopic dating of the Dehe granite yielded a weighted average age of 925±23 Ma which represents the emplacement age of the pluton.Most of the εHf(t) values are negative,and the two-stage model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ge of the Qinling Group.The isotope data show that the Dehe granite was formed in the following geological setting:in the syn-collision setting of the NQOB in the Neoproterozoic,crustal thickening induced partial melting of materials derived from the Qinling complex,and then the maga upwelled and intruded into the Xiahe Group.The formation of the Dehe S-type granite implied the occurrence of a convergent event in the QOB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