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825篇
测绘学   331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368篇
地质学   1305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浙江省近岸海域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003年4~5月在浙江省近岸海域底栖生物调查中获得的126种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的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叙述和讨论。结果表明: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及软体动物占优势,两者占生物总种数的51.6%;浙江近岸海域底栖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8.74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89.1个/m2。按生态特征划分,调查海域的底栖生物可分成7个群落。分析调查海域各测站群落结构指数可以看出,浙江近岸海域70%测站呈现出生物多样性指数低及种类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2.
黄浦江年最高潮位变化关系到上海市的防洪安全,本文基于米市渡站1970-2019年年最高潮位、太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研究了近50 年来黄浦江上游年最高潮位的变化趋势和变异特性、发生频率变化以及潮位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年最高潮位在1970-2019年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81 cm,年均上升1.62 cm。1995年之后出现跳跃式的波动上升,1996-2002年相对1995年之前较大幅度上升,2003-2011年相比1996-2002年出现较明显下降,之后又较大幅度上升。随着潮位升高,各频率对应的最高潮位均较大幅度增加,升高幅度均达0.9 m以上,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高潮位分别由1970年条件下的3.77 m、3.81 m、3.94 m升高到2019年条件下的4.71 m、4.75 m、4.92 m。与此同时,相同潮位下的重现期急剧减小,高潮位发生频率大幅度增加。分析认为,年最高潮位升高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1970-1995年主要受降水量变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1996-2019年主要受水利工程、台风频率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太湖流域太浦河等工程的修建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连脂清肠汤(LQ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收集LQD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UC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匹配得到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 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关键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并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对筛选所得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LQD有效活性成分123种,LQD作用靶点216个,UC靶点1189个,共同靶点117个。LQD治疗UC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甘草查尔酮a、芒柄花黄素等。核心靶基因包括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JU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核转录因子-κB p65(RELA)、白细胞介素-6(IL-6)等。GO功能主要包括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核、细胞溶质、细胞质、蛋白结合、酶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性较好。结论:LQD治疗UC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4.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推进,社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海洋社会组织为例,研究在"政社分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政社分开"后,社会组织遇到的困难一是失去物质资源,难以正常开展活动;二是失去"主心骨",难以建立公信力;三是失去主要业务来源,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为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健康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拓展社会组织经费来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5.
姬渊  付春龙  毛丽  严然  汤钟 《海洋测绘》2021,41(1):75-78
为解决单景遥感图像上航行船只航向的自动提取问题,研究了船只尾迹遥感特征和基于尾迹遥感特征的提取方法.对海上航行船只尾迹的形态特征和统计特征研究表明,湍流尾迹在遥感图像上出现概率高且特征稳定,其图像表现以条带状特征为主.考虑到湍流尾迹的线性特性,采用Randon变换算法进行了可以表征航向的尾迹提取.通过对10幅尾迹图像提...  相似文献   
146.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建设海洋强国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分析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起步晚和发展快、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和区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发展状况,提出目前存在的缺乏区域协调配合和交流合作以及政府支持政策亟须细化等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差异化发展模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模式、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和国际合作模式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以及强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7.
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化蚀变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滇黔交界地区蛾眉山玄武岩铜矿化具层控特征,主要发育于上二叠统蛾眉山玄武岩组第四岩性段下部。矿化主岩为玄武岩流顶部的淬碎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岩流之间的含炭沉积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及其表生氧化产物黑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有沥青、炭质物、石英、沸石、方解石、绿帘石等,此外还有少量绿泥石、钠长石、铁阳起石、榍石、辉铜矿、硅孔雀石、铜蓝、褐铁矿等。以玄武岩为主岩的铜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 沥青 石英及不含沥青等有机质的自然铜 石英 绿帘石,以含炭沉积岩为主岩的铜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 炭质物 沸石 石英( 辉铜矿);原生铜矿化有2个期次:早期铜矿化发生于有机质流体贯人之前,晚期铜矿化发生于有机质流体贯人之后。该类铜矿化的同生火山热液特征不明显,以后生热液矿化为主。淬碎玄武质角砾岩不仅是有机流体的良好储层,也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就位空间,是铜矿化层控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流体及含碳沉积岩中碳质为成矿物质以自然铜形式沉淀提供了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148.
江西金山金矿含金黄铁矿的Rb-Sr年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人对江西金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江西金山蚀变岩型矿石中的含金黄铁矿Rb-Sr年龄的测定得出,含金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838±110)Ma,initial87Sr/86Sr=0.7045±0.0020。由此可以推测晋宁期是蚀变岩型金矿体形成的主要时期。黄铁矿Rb-Sr所得的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小于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而与玄武岩的值(0.704)接近,结合前人有关的同位素及稀土、微量元素研究,笔者认为金山金矿变质岩型矿体的成矿物质源于变质围岩,成矿流体为来源于深部的变质水。  相似文献   
149.
湘西地区晚震旦世黑色岩系地层层序、沉积环境与成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对湖南大庸、新晃、沅陵、溆浦和黔阳等地上震旦统—早寒武世初期露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表明,湘西地区上震旦统内部存在3个与视海平面变化相对应的超层序,其上限大致可以留茶坡组顶部区域性成磷事件的出现为标志。黑色岩系的形成是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尽管该岩系具有色深、层薄和富含有机质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层位黑色岩系的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和形成机制。经研究,晚震旦世金家洞组第二段和寒武纪初期黑色岩系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和深大断裂的热泉喷流作用有关;而金家洞组第四段和留茶坡组下部黑色岩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0.
研究南极树粉孢属(Oidiodendron truncatum)真菌所产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南极树粉孢属(Oidiodendron truncatum)真菌胞外多糖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从中得到4个均一的组分(AFW1,AFW2,AFS1和AFS2),并结合红外、气质及核磁等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AFW1和AFW2为中性多糖,AFS1和AFS2中含有少量的蛋白;AFW1和AFS1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杂多糖;AFW2和AFS2则仅由葡萄糖组成,其中AFW2属线性(-1,6-葡聚糖,而AFS2属于C-3位有分支的α-1,6-葡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