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5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2055篇
测绘学   779篇
大气科学   1226篇
地球物理   1144篇
地质学   3274篇
海洋学   948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507篇
自然地理   71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迄今已经在104个河外星系中检测到水脉泽辐射.同其它没有检测到水脉泽的星系相比,水脉泽星系可能隐含着某种或某些特殊性质.收集了到当前为止(截止2008.09)发表的所有水脉泽星系以及相关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了这些源的星系盘的倾角,并分析讨论了这些水脉泽源星系盘和脉泽盘的倾角可能存在的相关.统计发现只有大约10%的盘脉泽源的星系盘侧面对着我们的视线.然而VLBI对6个盘脉泽源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图观测显示那些旋转脉泽盘都是近似侧向的,脉泽盘的倾角都大于80°.对大多数水盘脉泽星系而言,他们的星系盘和脉泽盘方向不一致,这可能间接支持盘脉泽仅仅同星系核相关.为了探讨遮蔽物质的由来和水脉泽辐射的放大机制,对整个水脉泽样本的脉泽光度,X射线吸收气体柱密度和寄主星系倾角的可能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的遮蔽物质主要来自于星系核区,而水脉泽辐射的放大更可能发生在围绕核的尘埃盘(~100Pc)或更小尺度的核盘上.  相似文献   
982.
万鲁河  张茜  陈晓红 《地理研究》2012,31(9):1673-1684
采用聚类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并借助碎石图的方法,并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特点,建立了包括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并对哈大齐三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较好的解决了指标在选取时的信息重叠和筛选后的指标存在片面性的问题;(2)哈大齐三个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综合脆弱性总体上随着城市的发展由重度脆弱逐渐过渡到轻度脆弱状态,且经济系统脆弱性基本好于环境系统脆弱性;(3)2007年,制约哈尔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脆弱性主要是环境治理指数,制约大庆和齐齐哈尔的主要是环境污染指数。  相似文献   
983.
采用氢氟酸-硝酸-盐酸混合酸密闭消解含铀矿石样品,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锶特效树脂逐级分离富集铀、钍和镭。使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测定分离纯化液中234U/238U2、30Th/232Th和228Ra/226Ra同位素。比值的测量精密度取决于比值的大小和对应核素浓度的大小。对质量浓度为10 ng/mL天然铀测量液,234U/238U的测量精密度优于1.2%;对230Th质量浓度为0.6ng/mL且230Th和232Th质量浓度接近的测量液,230Th/232Th的测量精密度为1.2%;对228Ra质量浓度为0.48 pg/mL且228Ra和226Ra质量浓度接近的测量液,228Ra/226Ra的测量精密度为4.0%。  相似文献   
984.
浙东南石平川花岗岩体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平川钾长花岗岩体位于浙江沿海火山岩带的中南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02.5±1.2 Ma(MSDW=2.1),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岩相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具有高硅富钾和铝低铁、镁、磷和钛特征,SiO2含量为74.79%~77.79%,K2O为4.26%~7.97%,铝指数A/CNK=0.98~1.10,属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富集Rb、Th、U和K,亏损Sr、Ba、Nb、P和Ti,REE具有中等负Eu异常(Eu/Eu*=0.33~0.50),总体呈现LREE富集的右倾“V”型配分模式。岩石\[n(87Sr)/n(86Sr)\]i值为0.70801~0.71012(t=102.5Ma),εNd(t)值为-8.63~-8.76,显示壳—幔混合成因特征。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平川岩体为高演化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显示石平川岩体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侵位于早白垩世末期的张性构造环境,其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北向漂移所导致的古太平洋板块碰撞弧后引张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985.
选取1990—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258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资料进行空间化处理,以每次地震烈度区的面积、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4个灾害损失量为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划分我国西部地区各市(州)的5个历史地震灾害等级.结果表明,历史地震灾害极重的区域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  相似文献   
986.
北拒马河冲积扇及邻近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地表覆盖全新世(Qh)松散砂土与粉土,该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浅,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达6.5级,在地震作用下存在发生砂土液化危险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揭示北拒马河冲积扇地层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评价北拒马河冲积扇饱和砂土...  相似文献   
987.
徐大卫  张荣  吴倩 《遥感学报》2015,19(2):263-272
结合小波变换及字典学习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光谱图像的压缩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构建多尺度样本集,在小波域使用K-均值奇异值分解(K-SVD)方法学习得到原子尺寸不同的多尺度字典,然后在稀疏表示的过程中,定义一个原子使用频次筛选因子,通过统计局部最优波段稀疏表示时原子使用情况,结合筛选因子对字典原子进行优化筛选,使用精简后的字典对其余波段进行稀疏求解,最后针对不同尺度的表示系数采用自适应的量化编码。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3D-SPIHT和其他的多尺度字典学习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中低比特率下,具有更好的重建性能。  相似文献   
988.
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模式识别、机器学习、遥感技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研究取得快速进展。本文系统总结和评述了当前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总结分类策略的基础上,重点从以核方法为代表的新型分类器设计、特征挖掘、空间-光谱分类、基于主动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的分类、基于稀疏表达的分类、多分类器集成六个方面对高光谱影像像素级分类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指出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一方面要适应大数据、智能化高光谱对地观测的发展前沿,继续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多维特征空间互补的优势,提高分类精度、分类器泛化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关注高光谱遥感应用的需求,突出高光谱遥感记录精细光谱特征的优势,针对应用需求发展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89.
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的发展过程,指出新的分类技术正朝着采用新特征(如雷达极化信息与干涉信息、多参数极化干涉信息、多时相信息、DEM与地理信息等),应用新理论(如小波理论、分形理论、模糊理论),设计新算法(如改进的最大似然法、上下文分类法、改进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0.
Quasars with redshifts greater than 4 are rare, and can be used to probe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ly universe. Here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six new quasars with i-band magnitudes brighter than 19.5 and redshifts between 2.4 and 4.6 from spectroscopy with the Yunnan Faint Object Spectrograph and Camera (YFOSC) at the Lijiang 2.4 m telescope in February, 2012. These quasars are in the list of z > 3.6 quasar candidates selected by using our proposed J K/i Y criterion and the photometric redshift estimations from the SDSS optical and UKIDSS near-IR photometric data. Nine candidates were observed by YFOSC, and five among six new quasars were identified as z > 3.6 quasars. One of the other three objects was identified as a star and the other two were unidentified due to the lower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ir spectra.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z > 4 quasars have been discovered using a telescope in China. Thanks to the Chinese Telescope Access Program (TAP), the redshift of 4.6 for one of these quasars was confirmed by the Multiple Mirror Telescope (MMT) Red Channel spectroscopy. The continuum and emission line properties of these six quasars, as well as their central black hole masses and Eddington ratio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