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咏薇  伍见军  杜钦  高阳华 《气象学报》2013,71(6):1130-1145
目前,耦合在WRF模式中的城市冠层方案包括单层冠层方案(UCM),多层冠层方案(BEP)以及考虑室内外大气能量交换的多层冠层方案(BEP+BEM)。不同方案计算过程及参数设置不尽相同,这些方案能否适应高密度建筑物复杂下垫面的城市气象环境的模拟?建筑物形态参数对于城市气象因子模拟的敏感性如何?为回答上述问题,选取建筑物高密度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重庆高温伏旱天气为背景,采用高分辨率(333 m×333 m)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替换WRF模式中默认的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静态数据,对WRF中的3种城市冠层方案进行了模拟评估,并进行建筑物形态参数变化对气象因子影响的敏感试验。结果表明:(1)BEP+BEM、BEP、UCM方案模拟值与城区内10个站点2 m高气温观测值的均方差和平均误差分别为1.3、1.4、2.1和-0.5、-0.8、-1.4℃,单层冠层方案相对较差,BEP+BEM方案最好。模拟值普遍略低于观测值。位于密集建筑物周边的2 m高气温模拟值与自动站观测吻合相对较好,而中国国家基本站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相比,观测值偏低,靠近水体的模拟结果相对较差;(2)建筑物高度及密度参数的变化对城市近地层气温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建筑物高度增高时,由于短波遮蔽作用的影响,白天气温降低最大达到0.4℃,而夜间由于辐射截陷作用增强,气温明显升高,最大可达0.7℃。建筑物间距缩小,导致白天近地面气温降低,夜晚则升高,且夜间变化幅度更大;(3)当调整建筑物高度及密度参数分别为:高度20%(15 m)+60%(20 m)+20%(25 m),间距20 m时,城区内观测站点2 m高气温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从1.3℃减小到0.6℃,提高了模式的模拟性能。  相似文献   
92.
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信息的遥感自动化提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域—局部”分步迭代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体信息提取指标——水体指数的物理特性的分析实现了算法中全域阈值的自动选择与局部阈值的自适应调整, 并结合DEM 生成的山体坡度和阴影信息,减少局部迭代过程中对其他地表特征与水体信息的误判。在此基础上, 建立一种适合于高山地区冰川湖泊的自动化提取方案。试验采用Landsat 数据对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湖泊进行信息提取,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 成大区域范围内的冰川湖泊制图, 并能最大程度地消除高山地区湖泊水体识别中冰川和山体阴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地球物理反问题中两种正则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最小二乘法的改造引入了两种正则化方法及其解的表达式,从理论上阐述了Tikhonov与TS—VD两种正则化方法效果的差异,特别就病态方程组在三种情况——系数阵良定秩、系数阵劣定秩右端项劣衰减、系数阵劣定秩右端项良衰减下正则化方法的应用效果作了比较.并给出了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94.
大气数值模式中城市效应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对城市效应影响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以及在不同尺度大气模式中如何合理考虑这些物理过程,对进一步发展完善城市效应参数化方案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困难作了论述,并着重强调了不同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的优缺点。结论认为,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效应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是数值模拟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物理过程,城市冠层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值模拟效果。对于不同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应该采取不同的城市效应影响方案。目前,由于冠层模式中涉及的物理过程十分复杂,冠层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冠层方案的验证工作,尤其是应用城市地表能量平衡观测资料进行的验证工作还应该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5.
建筑物对周边气温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成为影响气温观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定量研究建筑物对周边气温的影响,应用城市小区尺度模式,选取气象站观测的3个重要时刻(14∶00、20∶00以及02∶00,北京时间),模拟了草地下垫面上长60 m、宽20 m的孤立建筑物,在不同高度(6、18、30m)及不同初始风速(2、4、6、8、10 m·s~(-1))条件下建筑物下风方的气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建筑物的存在,夏季晴天14∶00建筑物下风方最大增温可达2.4℃,夜间20∶00和02∶00建筑物下风方最大降温分别为1.0℃、2.4℃。(2)以影响幅度大于0.1℃为标准,建筑物对下风方气温影响的最大距离在14∶00为11.7倍建筑物高度;而在20∶00和02∶00分别达到36.7倍和21.7倍建筑物高度,超过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标准。(3)建筑物导致下风方风速衰减,从而增加了湍流动能中机械产生项的作用,即风速衰减幅度越大,对气温变化影响作用越强;而在白天不稳定层结下,建筑物造成的太阳辐射遮蔽效应对气温变化也有一定影响,建筑物越高,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增温效应。  相似文献   
96.
Yang  Huichao  Yan  Yongwei  Li  Jie  Tang  Lei  Mao  Yunxiang  Mo  Zhaolan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20,38(1):168-176
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is one of the potential pathogens that cause green spot disease(GSD) in Pyropia yezoensis. To prevent GSD from development and spread, an ef 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the pathogen at early GSD infection stages need to be established. In this research, PCR methods were established targeting the dnaA gene(encoding chromosome replication initiator protein) and the dnaN gene(encoding β sliding clamp of DNA polymerase Ⅲ protein) to detect P. marina with three primer pairs pws-dnaA 2(Forward, 5′-ACCGCATTAACGAACTACTCGTG-3′; Reverse, 5′-TGCCATTACCTACAGCATGG-3′), pcs-dnaN 2(Forward, 5′-CTTACAACGTTATCAGCGGC-3′; Reverse, 5′-GTTGAGTATTAAGTGATTGAGTAAGC-3′) or pws-dnaN 3(Forward, 5′-ACTTACAACGTTATCAGCGGC-3′; Reverse, 5′-ACTGCTGTTTGAGTCTGCTAAC-3′). Three PCR method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primer pairs su ? ciently distinguished P. marina from 22 bacterial species, thus resulting in detection limits of 4 to 4×10 2 CFU cells or 2.37×10 1 to 2.37×10 3 fg of P. marina DNA per PCR reaction. In an arti?cial infection experiment of P. yezoensis infected with P. marina, all established PCRs successfully detected P. marina at early GSD infection st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PCRs are speci?c and sensitive, and ar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early diagnosis of GSD in Pyropia.  相似文献   
97.
98.
实时气象资料支持系统包括资料预处理,客观分析,物理量诊断及图形显示三部分。该系统操作简便,分析质量高,即省时省力又可极大地增加预报信息量,是进行天气预报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
利用WRF模式分别对沿海及山地条件下风电场风速进行高分辨数值模拟,并对其误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WRF模式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速模拟性能良好,模拟值较好地体现天气尺度的周期变化;2)沿海及山地条件下模拟与观测的误差特征各不相同。模式静态数据未能显现沿海的小岛,并且低估了山地测风塔所在的海拔,导致沿海平均模拟风速偏大,山地平均模拟风速偏小;3)分析不同风向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沿海陆风情况下,下垫面相对复杂,误差明显增大;沿海海风情况下,下垫面均一,误差明显减小;4)仅作单个风电场周边数百平方千米的模拟,采用一台12核的服务器进行WRF模式的并行计算可满足48 h短期预测的时效性。仅仅提高模拟的网格分辨率,并不一定能提升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
利用风洞试验方法,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筑群及上海中心大厦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不同粗糙度、不同风向条件下,高密度建筑群和超高建筑物对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粗糙度越小,大风区范围越大。此外,建筑群的分布、排列形式会明显改变来流走向。2)超高建筑物由于其形态上下不一致,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高度处的风矢量存在明显差异。3)参照国外建筑物风环境舒适度评估标准,对模拟区域内行人高度处的舒适度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3个风环境较差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