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质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讨论了气候信号与气候噪声的相互关系和月平均气温预报正确率的上限问题。用青海省25个站逐日气温的多年资料,按3种方法估计了气候信号和气候噪声的方差。结果得出,如果以绝对误差小于均方差的0.68倍作为预报正确的标准,则青海省月平均气温预报正确率的上限约为66% ̄72%,冬季与夏季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2.
北半球500hpa月高度距平场的球函数谱结构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给出了用场集球函数展开系数分析其距平场集模方球函数谱结构的方案。用1951 ̄1986年1、7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球函数展开系数,分析了距平均的球函数谱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低维、低阶的特点,距平环流的基本特征及季节、年际变化可以用不足50个球函数分量较精确地描述。  相似文献   
63.
中国冬季月平均气温异常的旋转EOF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对中国冬季月平均气温标准化距平场做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用前6个REOF表示主要空间型,依次为华南型、东北型、西北西部型、青藏高原东部型、西南型和华北型。取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青藏高原和华南不明显以外,其它地区吴现显著变暖趋势,前冬与后冬的距平以异号为主,在相同的周期变化中,西北的位相比青藏高原落后,比其他地区超前。  相似文献   
64.
这些资料由NOAA National Service提供。原始资料是GEOSAT(Geodetic Satellite)卫星携带的雷达测高仪提供的沿卫星轨道的海平面廓线,该卫星业务工作时间为1985年3月-1989年9月。加工到CD-ROM上后的资料包括逐月的热带太平洋区域网格点上的海面高度异常场(anomaly)、偏差场(deviation)和谐波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5.
本文简要评述了长期天气预报现状,试图对预报质量上限和最大潜在可预报性做了估计,作者认为,发展经验统预报的最有前景的途径是通过对大气环流要素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利用1000—500hPa厚度资料分析研究了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下半部冬季气温异常的水平结构及与下垫面加热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欧亚大陆腹地气温异常的强度和水平范围最大,该区域异常暖时,欧洲西北部和亚洲东部沿海异常冷,低纬太平洋中部、北美西岸和大西洋中部异常暖,反之亦然。20-110°W北极区海冰范围是影响这种分布形势的可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8.
北半球平流层下部气温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分析1966—1985年北半球30hPa 月平均气温资料得出,中纬地区气温准两年周期振荡比低纬地区更清楚,平均周期26.3月,振幅约2.8℃,振荡的峰和谷值都出现在冬季.中纬气温和赤道上空纬向风的准两年振荡之间位相配合密切,中纬气温准两年振荡的峰与赤道上空10hPa 为东风,70hPa 为西风的位相一致,谷则有相反的位相.它们的这种准两年周期振荡是通过平均经圈环流相联系的.强烈的火山喷发能影响气温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69.
利用FSU(Florida State University)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NSO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得到纬向、经向风应力传播型与ENSO振荡的耦合关系。同时指出,对El Nino/La Nina这样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演变,应注重多种振荡混合的作用,而不应只分析单一模态的作用。风应力异常的局地振荡对El Nino/La Nina的影响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70.
本文用实际资料计算分析了东亚天气区1月和7月维持对流层纬向动量局地平衡的诸因素。得出平衡的零级近似是动力生成和水平输送散度间的平衡,对流层中上层,动力生成(消耗)和净输出(入)区与急流入(出)口区相对应,1月中国大陆和北太平洋中部上空是一对纬向动量动力生成、输出和消耗、输入区,7月这两个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上空。平衡的一级近似还需考虑垂直输送和次网格尺度过程的作用。月平均环流的维持还要考虑瞬变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