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华南地震>从1981年创刊以来,已经历了20年风雨历程.20岁,对一个人来说,正是青春年华,大有作为的开始;20岁,对一个刊物来说,也正是处于成熟期,它的办刊方针更明确,刊登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作者群体的面更广,编委会的组成更具代表性(编委会成员中有港、澳及日本学者),读者群体除了一批固定的老订户外又增加了众多的新朋友.2001年也是<华南地震>编委会的换届之年,第六届编委会在第五届编委会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调整,有三分之一的编委继续留任.第六届编委会在编委组成中将专业的广泛性,地域的分布面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作为调整的重点,使编委会更具广泛性、权威性和对新思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2.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中发展至今 ,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 ,特别是关于混合 /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 ,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的湍流封闭模式 ,如 HAMSOM中的Prandtl混合长模型、Johns模式中的 k-方程模型、POM中的 k- kl模型、水动力学中常用的 k-ε模型等等 ,介绍了海洋湍流模型的应用。对于湍流模型的使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的原则 ,复杂的并非最优的。  相似文献   
53.
54.
进入火山弧(例如夏威夷 -皇帝链)组分的群岛的分布特征和地质年龄有规律的增长 ,可以良好地用地壳构造板块在地幔中稳定的“热点”之上的等速运动来加以解释。较小规模的“热点”痕迹出现在断续散布的火山成因群岛山脊内 ,其分布与岩石圈厚度相适应。此外 ,这些山脊经常不形成一条线 ,而组成成双的弧 ,就象发生在夏威夷群岛中的那样。该区追踪到开亚群岛(据冒纳 -开亚火山)序列和罗亚(据冒纳 -罗亚火山)群岛序列。形成火山群岛的动力学成为大地构造专家C.F.Hieronimus和D.Berkovici的研究对象。他们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55.
中国北方植被覆盖度特征及其与沙尘暴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象观测数据和遥感数据,借助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对中国北方年、季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和植被覆盖度对沙尘暴灾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波动增加的趋势,波动范围为0.395~0.487,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与沙尘暴日数下降趋势有着很好地对应关系;中国北方春季和夏季植被覆盖度变化具有随季节的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春季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尽管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地退化严重,荒漠化在加剧。  相似文献   
56.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的影响,利用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一整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地表反照率的季和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均地表反照率为0.22,生长季(5~9月)的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18,非生长季为0.25。在植物生长初期的5月,地表反照率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5月末至6月初出现全年最低值;植物生长旺季的7~8月,受植被的影响地表反照率相对较稳定,并略高于生长季中其它各月。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呈"U"型,阴天的地表反照率高于晴天。全年地表反照率出现的最大频率集中在0.20附近,非生长季在0.22附近,生长季在0.18附近。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受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的影响,而非生长季受积雪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7.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2003年10月—2005年7月获得的近地层梯度观测资料,采用空气动力学法,计算了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夏季中午左右分别达到5.6×10-3和6.7×10-3。受下垫面植被的影响,在一年中呈现出双峰型特征,第一峰值出现在春小麦拔节—黄熟期,次高值出现在10月初。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9×10-3和3.1×10-3。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总体输送系数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相反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总体输送系数高于戈壁、平原草地和海洋下垫面的值,但低于青藏高原草地和城市下垫面的值。  相似文献   
58.
冬季蒙古高压的时空变化和突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adley中心的155年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1850年1月—2004年12月),研究了冬季蒙古高压的振荡周期和突变特征。在定义冬季蒙古高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EOF展开,分析了冬季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时空变率分布;应用奇异谱分析的方法重建了冬季蒙古高压主要周期振荡序列,并着重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根据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测法,检测了冬季蒙古高压存在的气候突变点。研究表明:冬季蒙古高压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主要存在准两年和3~4年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3~14年、20~21年和35~36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而且准两年周期的振幅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蒙古高压20~21年的周期与阿留申低压变化的位相不甚一致,35~36年的周期与阿留申低压变化的位相极为相似。经突变检测,发现冬季蒙古高压在1927年前后为明显的气候突变点。  相似文献   
59.
会议议题 ?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安全 ?城市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城市供水应急水源的保障 ?城市环境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质量评估 ?城市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警系统建设 ?城市地质灾害的防灾与减灾措施研究 ?城市发展规划地质环境综合效应 ?地下空间利用及岩土工程与地质环境问题 ?城市发展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会议地点 同济大学(上海) 会议时间 2010年8月23~26日,其中: 2010年8月23日全天报到注册; 2010年8月24~25日在同济大学进行学术大会; 2010年8月26日会后考察。  相似文献   
60.
The Gacun Kuroko-type deposit, Southwestern China, is hosted in rhyolitic r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underlying mafic rocks occurred in the ~1000 m deep fault-hounded basin within the intra-arc rifting zone which formed on the Triassic Yidun island-arc. Two vertically separated alteration systems are recognized: one is conformable or semiconformable alteration zone developed in ~150 m thick mafic unit 1-1.5 km below the massive sulfde orehody; the other is discordant alteration pipe directly surrounded around stockwork ore within rhyolitic unit. The lower conformable alteration zone extending for several kilometers along strike is characterized by silicification and epidotization which result in the development of quartz vein and quartz-epidote vein systems in mafic lava flows and replacement of primary minerals and groundmass in spilitized mafic volcanics and dikes by quartz, epidote-group minerals and sodic plagiocluse. Sulfides often occur in the vein system and altered mafic volcanics. Quartz solub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