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4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51.
自六十年代初以来,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矿物谱学逐渐形成。“矿物谱学”,是矿物的能谱学、光谱学和波谱学的总称。按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谱学手段来说,它包括矿物的核γ共振谱(即穆斯鲍尔效应),X射线谱,电子能谱,可见——近红外  相似文献   
652.
喜马拉雅构成了世界上极重要的山系。延伸成一个向南凸出的大弧形,通常为NW—ENE走向,介于北纬27°—36°之间,全长约1500km。北西面有喃戛帕巴特孤立高峰;东北面于喃戛巴瓦峰突然转弯。纬向展布大致终止于呈锐角状向南流的印度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藏布1)两大河流所环绕的两个高峰。山脉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上平均200km左右。通常其北为印度河及雅鲁藏布江上游所限制;其南紧紧地为一条狭窄的西瓦利克山脉所跟随。该地区的一些重要河流多远离最高峰线,不但为其北界所限,而且必须通过坚硬的花岗岩基岩,深深切割出其峡谷河道系统。大量的事实…  相似文献   
653.
本文介绍数字化地震仪的分级结构,基础知识以及在时域从数字化记录中除去模拟级仪器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4.
生态风险评价(ERA)是风险论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地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关于生态风险的定量评价和综合研究是目前国际上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探讨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试图就单个风险源给出一种实用的风险评价方法--盐渍化土壤的盐渍风险评价.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风险评价,构建了实用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绿洲地区所选取的25个样区中,土地盐渍化风险很大的占8%,风险较大的占20%,风险一般的占44%,风险小的占28%,其中生态风险很大或较大者属土地盐渍化治理的重点地区.文中结果可作为绿洲农田系统盐渍化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655.
吉林南部太古宙辉石花岗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南部太古宙辉石花岗岩类具有与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岩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TTG)及深熔钾长花岗岩不同的特征,并不是TTG岩系的一部分。地质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辉石花岗岩类是壳源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结果,其岩浆演化主要受早期结晶的辉石、斜长石及角闪石等矿物相的制约。  相似文献   
656.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测定煤中微量元素浓度与灰分产率(Ad),各种形态硫(St,d,Sp,d,Ss,dS0,d)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元素的亲有机/无机性,而且也查明了与粘土矿物,黄铁矿乃至硫酸盐矿物等有关的元素。  相似文献   
657.
658.
闽北麻源群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北麻源群在空间上表现为巴罗式递增变质带: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夕线石带。变质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区内蓝晶石带变质温度(470℃~500℃)明显低于石榴石带和十字石带变质温度(500℃~550℃),即蓝晶石带在石榴石带和十字石带之前出现。这显然与传统的递增变质带理论相悖。流体组成化学平衡计算和变质反应热力学分析研究表明,蓝晶石带较低的变质温度并非是压力或退化变质作用所致,而是低XH2O流体对形成蓝晶石的脱水变质反应温度缓冲的结果,缓冲温度值高达100℃~200℃。本文从热力学理论上解释了缓冲作用的机制并估算了缓冲的温度范围,据此讨论了变质流体在变质相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9.
通过对淮北煤田市部新生界底部松散沉积的沉积特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位于同一煤田的宿县矿区和临涣矿区的沉积物结构和矿物成份特征差别较大,导致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物源区与岩性的不同,以及古地理条件的差别.在临涣矿区,以石英、长石和少量碳酸盐矿物组合以及以锆石、电气石为主的重矿物组合,反映了来自于矿区北部的中性闪长岩岩体的风化。而以含大量灰岩砾石,和以石英、燧石为辅的碎屑组成则说明了宿县矿区东部、北部奥陶系地层和煤系地层本身遭受了强烈风化。沉积物的复杂结构特征和矿物成份特征反映了基岩地貌南低北高,源区遭受的强烈物理风化作用以及在短距离内快速搬运和多源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660.
构造横剖面测制与恢复,是利用在地表观察测量或近地表获取的各种地质信息、数据资料来绘制地表和恢复地下较深部位的构造形态,建立剖面沿线的构造地质模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否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料以及剖面恢复中合理有效的作图方法选择等,直接决定着所作构造横剖面的准确性、可靠性。该文就构造横剖面测制和恢复中存在的若干具体问题和拟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