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质学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青海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区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河道间古土壤和盆地内基准面下降—暴露—上升旋回的转折点;与海相含煤盆地不同,厚煤层在层序格架内的发育具有多样性。在古隆起和盆地内部,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煤7);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常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煤5)。总体来看,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一次夏季强沙尘暴的影响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张掖CINRAD-CC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对2008年6月13日发生在河西走廊中部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连续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空气快速东移叠加到地面热低压之上形成对流不稳定,使得中尺度对流系统快速发展;T-LnP图上500~540 hPa干暖盖有利于对流层低层不稳定能量的存储和积累,干暖盖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征兆;沙尘暴发生前对流系统先从低层发展,然后迅速向中层发展;沙尘暴发生后中低层雷达回波减弱;中层回波开始增强,并向下发展,降水增大后,沙尘暴减弱消失;沙尘暴发生在紧邻强回波前面弱回波区域内;地面观测沙尘暴发生、发展、消亡时间与逆风区生消演变密切相关,沙尘天气发生在逆风区范围内,强沙尘暴天气发生在逆风区外层风速大值区的强辐合上升气流中.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一次特强沙尘暴的热力动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伏村  许东蓓  王宝鉴  付有智 《气象》2012,38(8):950-959
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0年4月24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特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热力和动力作用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前,感热通量达最大值,湍流运动增强,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大风沙尘暴发展和强盛期与动量通量大值区对应,动量通量对沙尘向上输送起了重要作用;在强锋区附近,地转关系被破坏,大风沙尘暴大气主要出现在变压梯度大,即变压风大的区域,变压风是产生地面强风的主要成分;河西走廊这次沙尘暴过程有明显锋生活动,锋生过程使锋面次级环流加强;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值越大,近地面层风速越大,大风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前方与零值线之间;在河西走廊上空,高空急流沿等熵面穿越等位势高度面下滑到2000gpm,形成偏西风低空急流,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在大风沙尘暴过程中起到关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许多用户电报交换网络,公众电报交换网络和专用网络等广泛采用±24V、±4mA的双流接口.T_(1000)型电传打字机没有这种接口.所以,不能直接上线使用.下面是在±24V、±4mA双工双流线路上怎样实现用T_(1000)电传打字机正常发报. 我们知道,T_(1000)型在双工状态下的线路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8V和±20mA,直接上线会损坏网络上对方的设备.所以,我们必须对T_(1000)型电传打字机发送端的信号降压、限流.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黑风成因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总结我省黑风天气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河西走廊黑风天气的形成原因,并研制了一套黑风短时预报、临近订正方法。用该套方法对70年代后的9次有影响的黑风个例进行了试报,结果短时预报空报1次,临近订正预报全部报对,无空、漏报现象。该套预报方法具有推理简单、实用性强、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甘肃河西黑风成因及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有智  刘坤训  丁荣  王西育  曹玲  张峰  董光复 《气象》1994,20(12):50-53
在总结甘肃河西地区黑风天气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该地区黑风天气的形成原因,制作了一套黑风短时预报和临近订正方法。用该套方法对70年代以来有影响的9次黑风个例进行了试报,效果较好。且该套预报具有推理简单、实用性强、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利用数值预报结果作要素预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模式输出统计(MOS)法,另一种是完全预报(PP)法。根据我台的情况,选用 PP 法作本地36小时区域性降水预报的试验,经1982年5—9月试报,效果较好。一、预报因子的挑选我们普查了1979—1981年三年的自绘历史天气图,针对北京气象中心发送的 B 模式预报图(500mb48小时预报和700mb36小时预报),从中找出了适应 B 模式预报图上应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盆地碎屑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磁测井资料确定束缚水饱和度主要是采用T2固定截止值法.随着对复杂岩性储层的勘探,近年来,在固定T2截止值方法基础上又发展了锥形T2截止值法、薄膜模型以及频谱模型.对于岩性多变、孔隙结构复杂的碎屑岩储层,常规测井方法和以T2截止值为基础的核磁测井方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都难以满足测井评价的精度要求,这时需要考虑薄膜模型和频谱模型方法.这两种模型认为各种尺寸的孔隙中均含有束缚水,只是不同尺寸孔隙束缚水含量不一样.在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多变、孔隙结构复杂的碎屑岩储层的实践中,对回波串数据作多指数反演拟合时采用了2的幂次方方式布点,相应地得到了核磁测井T2谱,并从中选取了9个孔隙组分,将其与反映粘土含量的中子-密度孔隙度差值结合,采用回归的方法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回归公式在海拉尔盆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贝尔凹陷,预测效果提高了将近1倍,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束缚水饱和度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从15.1%减小到8.7%.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分区与煤系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煤炭资源丰富,煤系赋存受构造格局控制明显。本文立足于煤田构造特点分析,结合煤系基底构造特征、主干断裂构造特征及煤系赋存特征分析,建立了柴北缘煤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将柴北缘含煤区划分为3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1个四级构造单元。以此为依据,讨论了构造格局对煤系赋存状况的控制。印支期后多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使得煤系展布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基本规律。三条隆起带南麓,受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含煤地层抬升变浅,但多遭受剥蚀;三条凹陷带内煤系广泛分布,浅部可形成较大面积的有利勘探开发区块,成为柴北缘预测找煤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从保障国家主体能源安全和优化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的角度考虑,阐述了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及勘查开发现状;从坚持集约与协调发展、改革与创新发展、绿色与清洁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新时期煤炭资源勘查目标:加强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推进新增煤层气资源储量、加快煤系矿产资源勘查;从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方面出发,阐述了14个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布局方向及建设规模,同时要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