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615篇
海洋学   2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余永城  王笑  魏夏潞 《气象科技》2022,50(5):653-659
为加快推进福建省气象业务系统的集约化、云化转型,需要依托福建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福建”)对业务系统进行融入改造。本文介绍了“天擎·福建”的概况、总体架构和功能,重点阐述了福建气象综合业务平台融入“天擎”的技术方案及实现方法,从平台融入“天擎”、数据源切换至“天擎”、算法纳入加工流水线、数据产品存入“天擎”、系统监控进“天镜”、前端页面改造等6个方面实现了应用融入并投入业务运行,融入后综合业务平台的数据汇聚、加工和服务全流程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系统运行效率和访问速度显著提高,为其他的业务系统融入天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新余式”铁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余式”铁矿是华南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硅-铁建造型铁矿之一。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和空内调研基础上,阐述了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及矿石的组成、组构等特征。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远源火山,其成矿作用为沉积的(后期受变质),因而确定其为一种“远火山-沉积变质铁矿”。  相似文献   
93.
余志豪  郑维忠 《大气科学》1988,12(4):357-364
本文用低阶截断谱模式方法,分析了经向环流圈或ITCZ的季节性迁移突变。结果指出,在一定强度的对流凝结加热作用下,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经向环流圈或ITCZ随着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可以发生季节性迁移的突变。反之,当对流凝结加热较弱时,它们的季节迁移是连续变化的。  相似文献   
94.
葛孝贞  余志豪 《大气科学》1988,12(4):365-373
本文采用二维纬向平均模式,研究西太平洋中纬度强洋流区通过感热、潜热的输送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季节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500hPa上副高的季节移动对中纬度海洋加热场的响应存在2—3个月的滞后,进一步为江淮流域以及华北雨季的旱涝提供了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95.
海南抱板金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延安机场雷暴的分析预报余善文(中国民用航空西北管理局西安·710082)雷暴突发性很强,雷暴是延安夏天影响飞行正常和威胁飞行安全的主要危险天气。延安机场是地方航线上航空站,供航(飞行时)保障,气象资料的不连续和有限,加之设备不完善,雷暴的预报有一定难...  相似文献   
97.
姜宝玉  步贵余 《地下水》1995,17(2):92-92,F003
当玄武岩出露时,主要是寻找构造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因为岩性、构造都能直接看见,这时可用地质找水和地质力学找水为主,其它方法为辅。首先对岩性、产状、补排条件、汇水面积调查,然后用地质力学观点分析构造裂隙的性质,判断构造裂隙的储水条件;最后,用电测了解裂隙发育深度。只有这样全面分析,多方验证,才能提高成井率。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