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212篇
地球物理   306篇
地质学   793篇
海洋学   21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从农业需水量与自然降水之配合出发,计算了关中地区6个代表点历年逐月水分盈亏(D)及季的缺水率(K),以K值划分出4个干旱等级,以此对关中地区各代表点作物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和四季的干旱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干旱对关中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天山东段尾亚地区白尖山超单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石炭世白尖山超单元横亘于尾亚站东西两侧,沙泉子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研究区长50余千米,宽3~6km)。它是北部觉洛塔格早石炭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与其南(以沙泉子断裂为界)卡瓦布拉克古陆块汇聚事件的产物。这次事件导致沿卡瓦布拉克地块北缘成线状分布的巨大岩基链的形成,即该带事实上成为一个活动陆缘弧──白尖山岩浆弧(白尖山超单元)。根据各岩石单元的接触关系,白尖山超单元由早至晚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从沙泉子断裂向南,大体上反映出偏基性的石英闪长岩单元偏北侧分布,钾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单元偏南分布,表现出当时碰撞带的特性。由于晚石炭世末受到韧性剪切作用,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初糜棱岩—超糜棱岩的花岗质岩石,宏观上似具片麻状构造。无论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来看,均具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白尖山超单元侵入于含早石炭世动物化石的卡拉火大山组中,被二叠纪尾亚超单元组合(原尾亚岩体)侵入,测定U—Pb同位素年龄为338.4Ma及325.24Ma,从而确定白尖山超单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63.
中国中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类型及沉积充填序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建文  王德发 《地球科学》1996,21(4):414-420
根据盆地性质盆地沉积特征,沉积演化等特点将中国中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划分为大陆裂谷盆地,与低角度俯冲有关的裂谷盆地,前陆-克拉通横向复合盆地、多种地质背景下的小型地堑及半地堑盆地,东海及南海海域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等类型,并总结了各类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相似文献   
64.
中川花岗岩构造岩浆活动特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川花岗岩在空间上呈同心圆环状分布,由三个单元组成,三个单元之间,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成分作用规律性地变化,这种变化与圈层结构变化相适应,构造岩浆演化具有同源性,连续性,脉动性,岩体上升侵位方式为具有多次脉动性的复式气球膨胀体;在空间上与金,铀关系密切,但为成金仅提供热源,而为成铀既提供物源,又提供热源。  相似文献   
65.
2004年7月5—20日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云南省西部德宏州和保山市部分地区接连两次遭受历史罕见的暴雨袭击,引发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灾害的发生,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了受灾干部和群众。  相似文献   
66.
山东省夏季高温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比分析山东省夏季1961~1990年和1971~2000年前后30年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的分布和变化,得知山东省夏季高温的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地区高温有所增多,西部地区明显减少。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山东省各地高温多年变化特征,发现夏季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东西部变化不尽相同;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省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发生了一次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67.
基于WebMGIS的矿山安全实时监测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安全实时监测对矿山安全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分析当前国内矿山GIS(MGIS)、矿山安全监测系统(MSMS)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MGIS与MSMS在企业网上进行集成的必要,提出了统一的时空框架下系统集成后的功能和总体结构,论述系统集成中的开发方法选择、时空数据组织、空间数据接口、数据库访问方法及页面更新等问题,最后对该系统在开滦林南仓的成功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8.
沙尘暴的发生受大气环流、地表状况、降雨的影响,还受到局部地区地形的影响。一次规模较大的沙尘暴过程,沙尘可以从蒙古国和我国西部沙源地输送到我国东部、韩国、日本乃至夏威夷、美国西海岸。中日亚洲沙尘暴ADEC项目对亚洲沙尘暴的起沙、传输和降落的运行机制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亚洲沙尘暴的数值模拟系统。本文以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事件为例,利用遥感技术,综合DEM地形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分析西风引导气流和地形对沙尘运移路径影响,将MODIs影像数据和DEM地形数据以及地面观测站点实测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一次沙尘暴过程中,沙尘在运移过程中的运移路径明显地受到西风引导气流、沙尘粒子自然沉降规律以及局部地形的影响,要预防(减少)北京地区的沙尘暴仅仅作好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不够的,加强北京周边地区,尤其是张家口地区、官厅水库库区及库区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9.
GLONASS与GPS导航定位技术原理相似,GPS/GLONASS组合测量由于可见卫星数目的增加,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可靠性、完备性。着重介绍了GPS/GLONASS组合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源及其性质并给出相应的影响量级。  相似文献   
70.
陕西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IPCC指南推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将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源分为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林业、废弃物等5个单元,全面测算了2005—2013年陕西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2013年,陕西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逐年增长且有加速趋势,而温室气体吸收总量却增长缓慢,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趋势显著,单位GDP碳排放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排放比例最大,为78.42%~83.36%;工业过程、农业、废弃物处理排放所占比例分别为9.57%~14.78%、3.11%~9.02%、1.25%~1.98%;林业部门表现为碳汇,约9%的CO2排放被森林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