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1979–2021年NCEP2.5°×2.5°、MOHC1°×1°海洋等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初秋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气和海洋异常。结果表明:(1)我国南方地区初秋气温主要表现为一致变化型和经向偶极变化型两种模态。(2)一致变化空间型主要受到高纬度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以及中低纬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和近地面风的共同影响,而经向偶极变化型则主要受到我国东北地区与我国长江下游流域对流层位势高度反位相变化的影响。(3)一致变化空间型与前期冬季我国邻近海域以及赤道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鄂霍茨克海和拉布拉多海海冰异常有关,经向偶极变化型则与前期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鄂霍茨克海和巴伦支海海冰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2.
张珩  卜国光 《地质实验室》1995,11(6):343-346
以碳粉、氯化钠为缓冲剂消除基体的影响,选择钐作为内标元素,本法简单快速、Br和Sr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4%和5.1%,已成功地应用于化探样品中钡和锶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3.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上古时期,<禹贡>记载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商周时期实行"封邦建国",天子、诸侯和卿大夫"分土而治".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是中央集权出现后出现的.春秋中期以后,兼并战争不断发生,有些诸侯国君逐渐强大,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对新开拓的疆土和从私家剥夺来的领土,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国君直接进行统治,采取分层划区进行管理,行政区划制度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84.
使用高分辨率COAWST海-气-浪耦合模式,进行了一次对超强台风Megi(2010)的模拟试验,分析了耦合模式下台风的发展过程和台风条件下海-气-浪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此次台风过程,进一步分析发现海洋条件对台风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台风移动速度、风速的大小是影响海洋反馈程度的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5.
通过介绍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以及对矿床特征的初步研究,进一步阐明"小岩体成大矿"的地质事实及这一理论对勘查找矿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阐明该矿床的发现昭示区内该类型矿床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其对东昆仑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位于塔北隆起中部的哈拉哈塘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近期塔北油气勘探的突破新区,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本文通过对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的分析,利用钻井、岩芯、地震等资料,对本区岩溶型储层的沉积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主要岩溶阶段、岩溶模式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主体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储集空间主要为近层状分布的溶蚀孔洞/洞穴和裂缝,岩溶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一间房组沉积末期的准同生期岩溶和志留系沉积之前的表生期(潜山+顺层)岩溶。前一期岩溶具有区域分布较均匀、规模较小的特点;后一期岩溶在前期岩溶的基础上发育,并根据古地貌的差异在平面上分为4个区:北部Ⅰ区一间房组直接暴露,发育古潜山岩溶;Ⅱ区一间房组之上覆盖了厚度不等的吐木休克组、良里塔格组和桑塔木组,岩溶主要受控于河流和断裂的下切及由北部Ⅰ区地表水补给的地下水顺层岩溶;南部的Ⅲ区和Ⅳ区发育顺层及沿断裂的岩溶和淡水与南部海水的混合水岩溶。在以上两期主要岩溶作用的影响下,哈拉哈塘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地层发育近层状岩溶洞穴、孔洞、角砾孔和裂缝,形态多变,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87.
本刊讯为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5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宁出席并讲话,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出席,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主持会议。王宁强调,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建筑业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88.
根据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结果,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呼鲁斯太矿区瓦斯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矿区煤层瓦斯区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以F2-2和F22断层为界将矿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中部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低;煤变质程度较高和围岩封闭性较好是矿区瓦斯富集的根本条件,而构造复杂程度的不同、构造线方向的改变是瓦斯分布不均的主控因素。矿区中部为北北东向构造向东西向构造转折区,应力集中,且顶板为泥岩,煤变质程度较高,形成较好的瓦斯生储条件;南部北北东向推覆构造较为强烈,使煤层沿倾向切割,断层连通地表,造成瓦斯大量逸散。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通过应用2005~2012年四川省闪电定位资料、四川省各地市州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分布情况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雷电风险区划.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四川省中部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带属于四川省雷电高风险区域,川东南地区属于雷电中等风险区域,川西高原及四川东北部地区属于低风险区.(2)四川省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相较其他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程度也较高,且位于雷电高发地区,易导致雷电灾害发生.(3)川西北高原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较差,受高原气候环境影响等因素,不易形成严重的雷电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