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2篇
  1975年   4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 1974年第13号台风,于8月19日夜在石浦附近登陆,正面袭击我县。台风登陆期间,正逢农历七月初天文大潮的高潮时刻,石浦港出现7.93米的最高潮位,超过1959年建站以来最高潮他0.25米。群众反映比1956年8月1日台风袭击时的潮位还高。这次台风具有风时长(大风持续4天以上,本站极大风速达44.6米/秒)、雨量大(全县普遍降水260毫米以上。个别地方达432毫米)、潮位高的特点。这种大风、大潮、大雨同时袭击我县,在解放后的二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2.
台风预报,关键是要报准它的移向及登陆地点。但南海台风移向多变,不易掌握。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我们按照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的公式,考虑单站气象要素,建立南海台风预报经验公式为:  相似文献   
83.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冬雨少,春雨多。为了采取相应措施,调节田间小气候,适应作物生长的需要,使麦子在发芽、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成熟等各个生长阶段,能适应外界条件的要求,经过两年的“三麦一条沟”科学实验活动,对提高罗店地区三麦产量起了促进  相似文献   
84.
天气变化,晴来雨去,冷暖交错,往复无穷。唯心论和不可知论认为:天机莫知,天有不测风雨。然而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天气变化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天有可测风云。目前,由于人们受科学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对天气变化的规律性,还缺乏完全的了解,天气预报工作,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作指导,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事物,揭露天气变化的矛盾,就能逐步摸清天气的演变规律,作出较准确的天气预报。近年来,我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落实“两个服务”的实践中,反复学习  相似文献   
85.
4月份是我县高粱、玉米、花生、棉花等主要大秋作物的播种季节。根据试验,一次降水量达10毫米,一般可在土壤中向下渗透10—20厘米,基本上能满足大秋作物出茁的需水量。因此,这时有无10毫米以上的降水过程,对确定播种期有密切关系。为了做好春播服务,几年来我们对4月份中雨以上降水过程的预报方法进行摸索,找出一些指标,现介绍如下。 “东北风,雨太公”,“三日东风不由天”等谚语在我县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86.
在假定回波区的范围、移向和移速无大变化时,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回波区影响本站的时间:式中t_0为综合图的雷达观测时间。△E及△N为综合图上,由本站指向回波区并与回波区移向相平行的放射线上的交点对本站的经距和纬距。下标1为回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最近两年时间剖面图的分析,发现最高气压日期8月份比7月份推后,则当年的初霜日推后(与上年比较),反之,则初霜日提前(与上年比较)。根据7、8月份最高气压日期与初霜日的相关,我们得出初霜预报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8.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积累了丰富的观云测天的经验。现代气象学的常识也告诉我们,云是大气中各种物理因素互相影响共同运动下的产物。不同的云可以反映不同的天气系统,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变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的云天变化就是一幅生动、形象、直观的“天气图”。 本文介绍的上海宝山地区冬季一次连阴雨前的云天演变,虽有其季节上和地方性的特点,但用云的系统演变来反映天气系统的性质、来向、强弱、进退、快慢,进而预报未来天气的变化,却带有普遍的意义。 我们希望大家都来摸索总结本地云天演交与天气变化的规律,为发展我国的县站天气预报,建立我们自己的天气学理论,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9.
本刊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经协商,《吉林地质》期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进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凡本刊发表的论文,将同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按作者与本刊的约定执行。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相似文献   
90.
本刊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经协商,《吉林地质》期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进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凡本刊发表的论文,将同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按作者与本刊的约定执行。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