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坐标旋转是涡动协方差(EC)通量观测数据后处理当中必须进行的步骤,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西面标校站自然沙丘上3 m高度和塔中本站32 m高度2009年4—10月湍流通量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坐标旋转方法在塔中通量观测数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湍流各通量在旋转订正前后差别不显著,不订正造成的通量计算误差1%。塔中32 m和塔中西站3 m通量计算误差,与两个站点的采集仪器架设高度差别较大有关。即使对于相对平坦的下垫面,也必须要进行倾斜校正,以修正地势、仪器振动、安装倾斜等产生的虚假信息。本研究对塔中涡动资料进行旋转时采用了二次坐标旋转方法。此结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EC通量观测的风速仪倾斜校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123.
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特点,为了弥补传统站点对站点等检验方法的不足,采用基于目标诊断的空间检验方法 MODE,对上海快速更新同化系统预报的2014年3月19日强对流降水和冰雹雷达回波进行了客观检验。该方法通过在空间场中识别目标,综合考虑了空间位置、形状、面积等多种因素,采用模糊逻辑算法计算预报和观测目标的相似度。结果表明,MODE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检验中比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针对雷达回波的检验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讨论了MODE方法卷积平滑半径参数的选取对高分辨模式检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125.
江南春雨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IPRC-RegCM)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对江南春雨的影响。在控制试验中,模式较好地模拟了3~4月江南春雨雨带及低层大气环流特征,由于受高原绕流作用产生的西南气流和西太平洋反气旋环流西北侧的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雨带,即江南春雨。当在模式中去除青藏高原大地形后,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显著减弱,江南春雨雨带强度明显减弱,但由于受到西太平洋反气旋西北侧弱西南气流的影响,我国江南地区仍然维持一个较大的降水雨带。在模式中人为地将110°E以东,20°~35°N纬度带的海洋设置为陆地,即人为地减少海陆热力差异后,模式模拟的江南春雨明显减少。在模式的另一组试验中将海温提前61天,即人为地将海陆热力差异季节转换推迟,模式模拟的江南春雨雨带强度也明显减弱。以上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我国江南春雨的形成不仅与青藏高原大地形有关,而且与东西向海陆热力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6.
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及动力热力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普勒雷达、地面加密自动站监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4DVAR雷达风场反演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结果,对华北东部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和影响天气系统的热力、动力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暴风雪的天气系统是回流形势下的冷锋锢囚锋,其在形成过程、生命史、尺度范围等方面均与温带气旋锢囚锋不同。(2)暴风雪过程分为东路弱冷锋降雪、锢囚降雪、西路强冷锋降雪3个阶段。降雪回波顶高在3~4km,回波强度均在35dBz以下。降雪量集中在锢囚降雪阶段。(3)风廓线(VWP)下层东风层和上层西南风的厚度在降雪各阶段不同,东风急流和西南风急流的变化和配置与降雪量关系密切。锢囚降雪阶段,地面和低层水平风场具有β-中尺度气旋性环流,是造成降雪回波旋转且长时间维持的动力。"人"字状回波的形成是因为风向或风速辐合线的作用。(4)锢囚锋的垂直结构和锢囚过程表明,西路冷锋比东路冷锋陡峭且势力强大,暖湿气团被东西两侧冷锋夹挤、抬升;锢囚时,两侧锋面形成冷式锢囚;锢囚消失时,大风首先在900hPa高度附近出现,进而下传到地面。  相似文献   
127.
黑河流域日蒸散发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表蒸散的估算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NOAA/AVHRR遥感资料、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和气象站点资料,根据能量平衡模型和FAO-17 Penman公式,计算了研究区域内逐日蒸散发量;对于晴天,用遥感模型反演出瞬时蒸散,进而推算出日蒸散;同时用FAO-17 Penmen公式和气象资料,计算研究区域内的同一天的蒸散,利用气象资料计算得到的蒸散与遥感估算的蒸散的关系,估算非晴空日的蒸散,进而得到逐日蒸散发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估算逐日蒸散发,通过气象与遥感资料结合,提高了气象格点资料的空间分辨率,弥补了难以得到遥感逐日晴空资料的不足,同时也为流域内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8.
藏东南地区鲁朗河谷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位于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分支—鲁朗河谷的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站(29°45′N,94°44′E,海拔3326m)架设的边界层气象塔2007年一整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与珠穆朗玛峰北坡河谷的气象数据作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鲁朗河谷年平均地面气温为5.55℃,1月平均地面气温最低,8月平均温度最高。由于观测站处于高山峡谷之中,年平均风速只有1.70m.s-1,风速、风向主要受周围地形影响,山谷风显著。地面气压年变化呈双峰型,归属于低地到高山的过渡型。近地表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3.53%。  相似文献   
129.
首届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国际会议 (ICII2 0 0 1—北京 )于 2 0 0 1年 1 0月 2 9日~ 1 1月 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CAS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电子学会(CIE)、IEEE北京分会、IEEE北京中心、ATM论坛、北京英纳特研究所主办 ,中国电子学会、北京邮电大学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 1 5个国家的 3 4 0多名代表 ,其中 ,中国代表 2 68人。本次会议设立遥感、通讯、计算机与智能、信息与控制、信息网络、发展战略和国际合作及应用等 7个专题。会议优选论文近 60 0篇 ,形成 6本文集 ,每册文集均…  相似文献   
130.
1 Introduction Land degradation is a major threat to environmental and agricultural quality of land[1]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food security issues. An instrument for decision-makers to plan or stimulate allocation of land to users that can be sustained and are economically viable and socially acceptable. Different kinds of land are unequally suited to various uses. Land evaluation is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itability of a tract of land for a specified kind of use and it provides obj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