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土地登记机构对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采用什么样的审查方式,决定了其应承担怎样的审查责任。目前我国法律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审查方式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笔者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面着眼,认为宜采用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例外的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142.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泰安市为例,利用2006年、2010年两期TM影像数据,在遥感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和ENVI的支持下,通过几何校正、图像重采样、影像裁剪、监督分类、动态矩阵分析等遥感技术对泰安市土地利用状况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的面积大量减少,减少的面积最大,是其他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建筑用地数量显著增加,但同时林地和草地数量也有所增加,所以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研究结果可为泰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3.
李莹莹  吴昊  常学立  王永刚  俞雷 《测绘科学》2016,41(11):137-141
针对如何最大可能地联合现有的海量主被动遥感数据进行复合式立体定位处理、摆脱传统同源光学立体数据源限制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异源多视遥感影像的立体定位方法,将任意数目比例的、具有共同重叠区域的多幅CCD和SAR影像纳入到统一的立体构像体系中。通过一系列算法设计包括统一有理函数模型(RFM)构建、基于RFM的像方立体平差、立体空间前方交会等,以及同源两视和异源多视两种观测组合下的立体试验,证明本方法摈弃了传统同源立体对数据源的苛刻限制,充分发挥了CCD和SAR载荷的互补优势,同时确保了最终立体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4.
145.
为了精细化描述天津沿海台风天气下近岸浪和风暴潮特征,基于非结构三角网格,建立近岸浪与风暴潮的耦合模型,其中台风风场采用藤田台风模型,近岸浪采用SWAN波浪模型,风暴潮采用ADCIRC模型。通过对几次典型台风暴潮数值模拟的验证,耦合模型对风速、有效波高和增水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符合性均较好,能够很好地反映台风过程中天津沿海近岸浪和风暴潮特征,可以为天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6.
147.
基于R值评分的年度地震预报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宏生  刘杰  吴昊  李杰飞 《地震》2004,24(2):31-37
针对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以东经107^o为界用二种方案进行地震预报效能检验的R值评分。第一种方案用西部5.5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第二种方案以西部6.0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更为科学,13年来中国大陆地震预报效能检验平均的R值约为0.26。进一步考虑不同危险区预报震级与实际发生地震震级间的差异,中还分震级档计算了相应的R值评分。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对6.0级左右地震的预测水平较其他震级档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148.
基于上海市气象局布设于临港的X波段移动式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利用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和相关系数等变量识别出东海大桥固定地物回波位置,进而采用Geodesics和HRAP(Hydrologic Rainfall Analysis Project)投影转换算法将雷达回波的极坐标位置转换至地理坐标。以国家测绘局利用GPS技术测量的沪芦高速(东海大桥段)地理坐标作为真值,将环境大气分为晴空回波-低湿度情况和降水回波-高湿度情况分类检验两种算法的效果。检验算法包含经投影转换后地物回波样本位于桥面主体内部的数目(多边形检验)和样本偏离桥体中心线的距离(中心线检验)。其结果表明:Geodesics算法在多边形和中心线检验方面表现均优于HRAP算法,其在雷达投影转换的实际业务中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9.
智能网格气象产品包括智能网格预报和cldasV2.0实况分析产品,将智能网格气象产品应用于决策气象服务,可提高内蒙古决策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利用智能网格产品建立内蒙古地区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分析启动阈值,采用动态数据库sql语句对智能网格格点预报数据和格点实况数据进行检测,当检测达到阈值后,自动启动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基于WebGis的Openlayers技术实现智能网格格点气象要素数据可视化动态展示和图形下载,根据需求设计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不同层级色斑图和格点图下载及预报图和实况图的自动生成;采用Postgres分布式集群数据库快速统计方法实现cldas2.0实况数据统计、计算和查询。  相似文献   
150.
陕北地区下白垩统洛河组恐龙足迹的发现为了解本地区恐龙的个体大小、运动方式、速度及生活习性等信息,恢复恐龙动物群面貌及古生态、古地理环境提供了化石证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陕北地区下白垩统洛河组恐龙足迹在古生态学及地层学上的意义.对足迹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陕北地区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的造迹者体型较小,为小型兽脚类;对行迹特征的研究表明,造迹动物均处于正常行走状态,造迹恐龙以双足行走,而小型哺乳形动物为四足行走.靖边龙洲多条近于平行的恐龙行迹体现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群居的生活习性;神木中鸡足迹组合为亚洲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典型沙漠相特征的巴西足迹遗迹相(Brasilichnium ichnofacies),为开展洲际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陕北地区下白垩统洛河组的恐龙足迹拓宽了中国西北地区恐龙足迹的地理和地层分布范围,为探讨本区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特征和演化及古生态、古地理、古环境等提供了条件和重要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