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运维复杂度逐渐增大的现状,梳理出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给出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而研究分析了数值模式业务流程调度监控和模式运行性能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环节,实现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平台的主要功能,并针对全球海洋预报系统开展了有效的示范应用,为各数值预报业务中心设计开发自动化运维值班工作平台提供了一个高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一种新型波浪能发电平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基于三维势流理论的软件Sesam和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ow3D软件,对平台和发电浮子进行水动力分析。应用Sesam-HydroD模块计算了平台和发电浮子在频域内的运动响应,将平台和发电浮子的垂荡运动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海况下,平台与发电浮子垂荡运动相对幅值满足捕能系统的发电需求。应用Flow3D软件对平台整体进行水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平台与发电浮子相对运动振幅在0.3~0.4m间,可满足发电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应用Orcaflex软件,通过时域耦合动力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平台在自存工况和作业工况下的运动响应和系泊缆动张力响应,结果表明:在自存工况下,平台锚泊线的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平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适应恶劣的海洋环境;在作业工况下,平台的垂荡运动响应对波浪方向变化并不敏感,捕能系统不受波浪方向变化的影响,满足发电需求。另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类似的海洋平台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3.
福建省滑坡灾害群发,点多面广,开展区域滑坡灾害预警业务是有效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预警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预警业务的核心问题。传统区域滑坡灾害预警模型,受到滑坡诱发机理复杂、数据积累有限,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不足等限制,存在预警精度有限、精细化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近9年地质与气象大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福建省区域滑坡灾害预警模型并开展实例校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提出区域滑坡灾害训练样本集构建的优化方法,并构建了福建省区域滑坡灾害训练样本集,样本集包括地质环境、降雨等26个输入特征属性和1个输出特征属性,涵盖了福建省近9年(2010~2018年)全部样本数量达15 589个(其中:正样本3562个,负样本12 027个,正负样本比例约1︰3.4);(2)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福建训练样本集进行学习训练、模型优化和模型存储。模型训练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优化,采用精确度、ROC曲线和AUC值等指标校验模型准确度和模型泛化能力。优化后的模型准确率和泛化能力均较好(准确率94.3%,AUC为0.954);(3)选取2021年6月22日和28日的实际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64.
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问题,是探讨它的动力原因和运动方式。本文将整个地球看成是由本体(指不包括表面液态水的地球主体部分)及水体(指大洋液态水)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相结合构成的。整个地球(包括本体及水体在内)具有总质心。而本体及水体两部分都分别具有各自的质心,本文中称它们为“次级质心”。根据空间质点系质心原有的运动状态不能随意改变的原理,我们提出一种看法,认为地球总质心的原有运动状态是不能任意改变的,而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动力是由地球本体及大洋水体两部分的次级质心复位运动所产生的,并因此而决定了地壳的运动方式。这一看法不一定成熟,它能否更合理地解释地壳构造运动的复杂现象问题,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65.
利用2015年8月份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重金属元素镉(Cd)的可能来源,并结合地统计学插值了Cd的源贡献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镉污染主要存在3个可能来源,源头及贡献率分别为工业污染(18.8%)、陆地径流输入(66.0%)、生物活动等自然因素(13.6%),并且各个源头贡献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工业污染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靠近陆地区域,陆地径流输入的分布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逐减降低的特征,生物活动等自然因素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远离陆地的外海区域。  相似文献   
66.
胡子鲇叶形吸虫,新种Phyllodistomum clariasi sp.nov.(复殖吸虫、发状科Gor-goderidae)发现于广东兴宁县的胡子鲇Clarias fuscus(Lacépede)泄殖腔中,经与已知的叶形属种类比较,发现与寄生云斑蛔Ameiurus nebulosus(Le Sueur)和黑鮰Amelas (Raf.)的Phyllodistomum staffordi Pearse,1924和寄生鲇Parasilurus asolus L,的Ph,petruschew skyi Pigulewsky,1953较接近,但不同于体形、吸盘比值、卵黄腺的形态结构、生殖腺的位置和肠枝等方面。  相似文献   
67.
鳕鱼的真相     
尚可 《海洋世界》2014,(1):38-43
<正>鳕鱼学名Gadus,俗称Cod,是西方人爱吃的一种海鱼,早于17世纪,当时在北美洲的移民已将鳕鱼晒干后输往西班牙、葡萄牙及英国等地出售。由20世纪起,随着电冰箱的发明,鳕鱼多以急冻鱼块出口。鳕鱼的鱼肉为雪白色,肉质嫩滑结实而味淡。而鳕鱼肝脏亦含大量维生素A及维生素D,故经常被用作提炼鱼肝油。鳕鱼曾在英国与冰岛之间引发了三次战争,令人惊讶的是,庞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竟然败给了小渔船改造的冰岛炮艇,世界老牌海军强国连续输掉了这三场战争。  相似文献   
68.
广东省顺德县流行着一种当地群众称之为“水臌扁”的白鲢粘体虫病.作者之一于1978年6月于龙江公社进行鱼病调查对.发现了这种病,并作了初步研究.1982年我们又继续进行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69.
天使投资的发展扩散作为一种空间溢出,有其独特的演化规律和空间特质。利用天使投资空间溢出模型,将其从静态拓展到动态,用以分析京津冀天使投资的动态演化与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京津冀天使投资的空间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初始、雏形、形成和稳定发展4个阶段,最终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北京、天津、河北为核心区域,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为外围区域的溢出圈层。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京津冀圈内溢出水平存在明显的递减趋势,且在圈层内部结构呈现出中心、核心区域、外围区域层层递进,良性互动的特点。在研究京津冀溢出圈层时发现,区域间的经济交流能促进溢出作用的良性互动。同时,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接受溢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built-up land in China has increasingly expanded with rapid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The expansions encroached upon a large amount of cropland,placing great challenges on national food security.Although the impacts of urban expansion on cropland have been intensively illustrated,few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differentiating the effects of growing urban areas,rural settlements,and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To fill this gap and offer comprehensive implications on framing policies for cropland protec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ropland conversion to urban areas,rural settlements,and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 from 1987 to 2010,based on land use maps interpreted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ry.Five indicators were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built-up land expansion on cropland in China.We find that 42,822 km2 of cropland were converted into built-up land in China,accounting for 43.8% of total cropland loss during 1987–2010.Urban growth showed a greater impact on cropland loss than the expans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the expansion of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 after 2000.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expansion decreased;however,rural settlement saw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raditional cropland loss which is generally in high quality.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 expansio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major food production regions.These chang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in China.Future cropland conservation should focus on not only finding a reasonable urbanization mode,but also solving the "hollowing village" problem and balanc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