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367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1.
采用Wilbert蛋白银法及Chatton—Lwoff银浸法对一种附生于栉孔扇贝鳃丝上的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光镜水平下的研究。依据其形态学和纤毛图式特征,该种被鉴定为TrichodinajadranicaRaabe,1958.此为我国新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例有关外寄生于扇贝鳃表纤毛虫原生动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1999年8月表层温盐的走航式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9年8月台湾海峡的调查资料中走航式温盐仪的资料,对该海区的表层温盐分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该海区存在多处上升流和冲淡水。台湾海峡调查海区的上升流区大致可分为两类:(1)海峡西部沿岸上升流区:平潭上升流区、东山上升流区和南澳上升流区;92)台湾浅滩附近的上升流区。冲淡水主要有九龙江冲淡水、珠江冲淡水和闽江冲淡水,此外还有粤东沿岸水。  相似文献   
13.
据估计 ,深海有孔虫种的交替速率为2 %/Ma ,比新生代浅水底栖(5 %/Ma)或者浮游有孔虫(11 %/Ma)明显偏低。白垩纪—第三纪边界(65Ma)或附近的事件引发了陆地和浅水以及部分半远洋生物的灾难性绝灭 ,但是对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影响很小。大部分深海有孔虫绝灭(30 %~50 %的种消失了)出现于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LPTM ,55Ma) ,它起因于贫氧、温暖的侵蚀性底层水以及同时发生的表层生产力的变化。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36~30Ma)和中中新世也发现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的种类交替增强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对中…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6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7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首航定量调查。调查海域平均生物量为35.28g/m~2,平均密度为557inds/m~2。棘皮动物占总生物量的47.2%,软体动物占34.2%,多毛类和甲壳类分别占7.5%和6.2%。莱州湾的生物量为调查海域平均生物量的3.5倍。河口输入的营养盐在与高密度低营养盐海水混合过程中,逐渐下沉在莱州湾北部,这是控制该海域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鳍缨虫属Branchiomma物种隶属于缨鳃虫科(多毛纲、缨鳃虫目)。除斑鳍缨虫B.cingulatum(Grube,1870)和锯鳃鳍缨虫B.serratibranchis(Grube,1878)外,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a(Baird,1865)和珠鳍缨虫B.pereraide Silva,1965为我国首次记录。鳍缨虫属Branchiomma K lliker,1858Type speciesAmphitrite bombyxDalyella,1853鳃冠两鳃叶的鳃丝呈螺旋状或半圆形排列。鳃丝近基部有鳃膜相连。鳃丝外侧具成对分布的外突起(external stylode),鳃丝上具成对的复眼。具背、腹唇,背唇锥状具背附属物和平行叶。领发达,领的背叶窄且背中央具宽的裂隙…  相似文献   
16.
从地质记录中寻找周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最近,Hazen利Trefil(1991)提出了20条科学论点,并提到了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以周期模式运转.这个想法在最近对百万个不同的长期的陆地及防外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分析中得到证实、尤其是RauP利Sepkoski(1984)关于海洋种群灭绝的周期是26Ma的断言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讨论集中在26Ma周期的统计稳定性及内在联系方面一对陆地(潮汐玄武岩,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和陆外(冲击陨石坑)循环过程与周期性生物事件的内在联系的很多研究为“灾变循环”的可能出现提供了证据。然而,对这些记录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 -K~ -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 -K~ -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 -K~ -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 -K~ -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7-1999年间8月份台湾海峡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海水光学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类型、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湾海峡海水光学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类型主要分为5种,大部分随深度而递增;光学衰减系数等值线基本与岸线平行,水平梯度自北向南、自近岸向外海递减,近岸等值线密集,而外海稀疏;影响台湾海峡光学衰减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县浮物质(主要含浮游生物)和海流运动。  相似文献   
19.
日本刺沙蚕的性信息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刺沙蚕(Nereis japonica)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是鱼、虾的优良饵料,冬末春初敏殖时离开河口向盐较高的海区移动。与多齿围沙蚕,褐片阔沙蚕等其它沙蚕不同,日本刺沙蚕在繁殖过程中不出现完全变态,但是与其它沙蚕一样,其繁殖过程也受一组性信息素控制。从雌性熟的日本刺沙蚕体腔液中提取并鉴定出一种有生物活性的挥发性物质-辛二烯-[3,5]-酮-[2],这种化合物可以增加群浮个体在配子释放之前婚舞  相似文献   
20.
1985年5—6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7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首航次定量调查。分别对18种环境因子和68个优势种和习见种所做的聚类分析显示了黄河口水下三角洲与邻近海域的某些差异,并联系沉积环境将所研究海域划分为四个区:黄河口水下三角洲、莱州湾、渤海中部和渤海湾东部。对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速率的关系也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