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以及常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文中着重探讨了按延性系数进行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指出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大兴安岭北端阿乌尼地区中生代杂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通过外野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大兴安岭阿乌尼地区出露的岩浆杂岩体在成因上具有岩浆混合作用的特点。同位素上具低的Sr初始比值和正的εNd(t)值,明显具有幔源特点,而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又具有壳源特征,表明阿乌尼地区的岩浆岩可能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
本文基于高低卫卫跟踪的模式,用积分方法研究了不同重力场模型对于轨道的影响,并用3个月的GRACE轨道数据计算了新的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为了分析其精度,与EGM96和EIGENIS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在40阶前更接近GGM02C模型。  相似文献   
94.
唐烽  罗哲西 《中国地质》1998,(10):40-44
甘肃马鬃山地区的陆相晚中生代地层,应隶属北山地层分区。1969年甘肃省1:20万区测时将该地区一套砖红色泥质岩夹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砾岩地层笼统归于晚侏罗  相似文献   
95.
96.
卫星热红外观测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低空大气卫星热红外增温的理论基础,及与其他异常的关系。简述了地震前低空大气卫星热红外增温的普遍性,卫星热红外观测技术的特点和问题,及利用低空大气卫星热红外增温预报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四合屯-义县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的旋回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广为发育的火山间歇期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以及其中的古生物化石特征等,作者将四合屯-义县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分为早、中、晚3个火山活动旋回,即早期以玄武岩、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类为主的基性、中基性旋回;中期以流纹质及英安质火山岩类为主的中酸性旋回;晚期以玄武岩为主的基性旋回.义县组火山活动早期的基性、中基性旋回还可进一步分为4个亚旋回,在其中的沉凝灰岩中发育有以鹦鹉嘴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各旋回或亚旋回的底部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爆发-沉积相的沉凝灰岩或内陆湖泊相沉积岩.包括珍稀动植物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则产于义县组火山活动中期的沉凝灰岩以及钙质页岩之中.  相似文献   
98.
辽宁西部义县组湖相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详细的区调工作,在四合屯、三百垄等地发现了一系列源相枕状熔岩。研究表明,这些枕状熔岩产于同一地层层位--义县组二段,是珍稀化石沉积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它们除了代表一次灾变事件外,还反映出形成枕状熔岩的古湖泊接近最大湖泛期,并且水体较深。在这种环境下,生物快速繁衍。而强烈的火山作用使得大批生物死亡,形成了现今丰富的化石组合。这些枕状熔岩的发现对于准确确定珍稀动植物化石的形成时代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长流村组”系1976年《通化市幅》区调工作中所建,是指不整合于中侏罗统候家屯组之上、晚侏罗统果松组之下的一套红色、杂色正常沉积岩,时代置于晚侏罗世早期。建组剖面在通化市东北长流村。1981年夏笔者等赴实地考察※,认为所谓的“长流村组”及“侯家屯组”均系早白垩世黑崴子组的一部分,之间不存在不整合。其上覆的中性火山岩为三棵榆树组。这种认识为通化地区白垩系的层序提供了新的资料,为研究三源浦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线索。本文着重剖析“长流村组”,并对三源浦盆地  相似文献   
100.
利用人造卫星遥感技术可对地面进行定期且大范围的观测,根据这一特点,宇宙开发事业团从1996年开始应用空间地球观测技术监测地壳形变以探明地震的发生机制.下面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