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易县地震台体应变仪传感器安装在地下70m处,相对于其他固体潮仪器埋点更深,能清晰地反映探头附近岩石受到的应力变化。在观测过程中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体应变仪观测值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几次大范围降雨以及注水试验产出的数据、图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出水位变化与体应变仪测值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2.
王津  张平  邴颖  王艳 《地质力学学报》2006,12(3):393-398,362
指出在地质科学演示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对如何做好地质科学演示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页面布局、配色方案、文字处理、图片压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叙述了用PowerPoint制作地质科学演示文稿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3.
翡翠贻贝鳃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方展强 《台湾海峡》2009,28(1):25-29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翡翠贻贝鳃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翡翠贻贝身体两侧各有一对鳃瓣,覆盖在内脏团之上,鳃瓣由众多鳃丝组成.与其它种类贻贝相似,翡翠贻贝鳃丝上皮可区分为前微绒毛柱状细胞、前侧纤毛柱状细胞、立方或扁平细胞和后微绒毛柱状细胞等4个不同区带.电镜水平下可观察到鳃丝上具微绒毛柱状细胞、具纤毛柱状细胞、立方或扁平细胞、间质细胞和粘液细胞等5种细胞类型.本文对鳃丝的组织形态学及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作了描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104.
黄河口河海混合过程水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枯水期、丰水期采集黄河口的表底层水样,分析全水样铜、铅、锌、镉、铬、砷、汞浓度.结果表明黄河口水中重金属浓度:丰水期>枯水期,且底层水总重金属浓度要高于表层.在从河入海过程中,总重金属浓度在河海混合过程阶段浓度变化较大,在枯水期整体上是由河向海的总重金属浓度逐渐降低,但部分金属在距离A03站位12.5 km附近有明显低值区,随后又有升高,主要原因为沉积物的再悬浮;在丰水期距离A03站点11.5~15 km,重金属浓度有低谷河段,随后又有一峰值,该位置比枯水期推后了约1.3 km.主成分分析表明,河水流量的大小和咸淡水的混合导致的泥沙的再悬浮和盐度影响到河海混合过程及河口重金属的浓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5.
不同盐度下鲈鱼稚鱼鳃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  胡先成 《海洋科学》2009,33(12):138-142
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摄影技术,研究了不同盐度下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稚鱼鳃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在15.00盐度组,稚鱼鳃的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较多,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且黏液细胞较多.与15.00盐度组和淡水组相比,7.50盐度组稚鱼鳃的鳃小片较窄,泌氯细胞的分布、结构及数量变化均不明显.在0.00盐度组,稚鱼鳃中鳃小片较宽,排列紧密,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鲈鱼稚鱼鳃的结构能够适应外界水体盐度的变化,其中泌氯细胞的结构和数量变化是与鲈鱼稚鱼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6.
塔河地区奥陶系油田水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碳酸盐岩油田,其油田水分布与运动特征反映了油气运移规律。该区奥陶系油田水现今总体矿化度高,南北向存在从低到高再到低的3个矿化带,各带内平面分割性强,纵向层间差异大。塔河油田奥陶系的流体经历了多期次活动,奥陶系储层共捕获了4~5期盐水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范围集中在60~80℃,90~105℃,110~140℃和145~170℃,盐度集中在0.5%~4%、5%~10%、10%~13%、14%~18%、>18%,反映出奥陶系储层曾经历过了4~5期热流体活动,对照埋藏史与油气运移史,高盐度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油田水化学指标(油田水变质系数、碳酸盐岩平衡系数等)反映出塔河油区现今保存条件良好。井剖面包裹体纵向温度、盐度纵向不规则变化表明流体的活动以侧向运移为主。流体势分析说明运移方向不仅包括塔河东、南面是烃源岩方向,而且具有高流体势的西面也可能是油气来源方向。  相似文献   
107.
在3维空间里,四元数可以非常方便地表示空间方位、空间向量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等关系。将四元数理论引入到摄影测量领域,用单位四元数对坐标旋转矩阵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采用单位四元数描述航摄像片位置与姿态的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新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平差时避免了频繁的三角函数运算,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8.
辽宁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及前期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3年辽宁53个气象观测站春季沙尘天气资料,分析了辽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500HPa高度场、海温场、地温、月平均气温及环流特征量等多种气候因子对辽宁沙尘天气的影响。研究表明:前期春季东亚至北太平洋地区的正高度距平控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前冬2月气温偏低和地温的下降,对辽宁沙尘天气日数的增加贡献很大。尤其是沈阳北部和阜新地区沙尘天气出现的多或少受这几种气候因子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核心-边缘理论模型是解释区域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区域内部核心-边缘区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平等, 而对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与演变过程鲜有涉及。以旅游资源大省-四川为例, 研究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动态过程、阶段与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首位分布和规模-位序分布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目前四川省旅游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 核心城市-成都首位分布显著, 空间格局的演变以聚集形、非均衡的极化作用为主, 但扩散作用正逐步加强, 核心与边缘城市发展差距悬殊, 次级核心城市尚处于成长过程中; 经相关分析, 交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城市规模、职能与城市化水平、区位因素是形成这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探索一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和阶段的定量研究方法, 并尝试解释其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不仅拓展了该理论在旅游地理学上的应用, 也丰富了该理论本身的内涵、应用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孢粉和硅藻分析并结合沉积学以及14C测年等资料,重建了渤海湾西北岸曹妃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古地理等演变过程,细致刻划了渤海湾西北岸海平面变化和海陆变迁史.曹妃甸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经历了冲积平原或滨海平原、河口或近海湖沼环境、三角洲与砂坝-泻湖沉积环境、废弃三角洲与砂坝-泻湖沉积环境等4个阶段.气候和植被在不同阶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