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585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In the context of a model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based on an improved meso-scaleatmospheric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of the track and intensity variation oftropical cyclones (TC) arising fro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variation over a specified searegion.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modeling quite welt the track and intensityof TC: SST variation leads to an abrupt change in the cyclone intensity: the response of thecyclone to the abrupt SST change lasts 8—12 h.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1996年我省首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中,遇到西南气流加强,锋面逐渐在武夷山脉一带静止,雨区停滞在我省中部、南部地区而造成的。当冷空气补充南下以后,静止锋和切变线形势才被破坏。另外,雨势的再度加强与西南气流加强、冷空气补充南下有关。  相似文献   
93.
���������񵴼���ģ�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unge??Kutta)????????PREM??????????????????λ??????????????????????????????200 s??????????????????ε??????????????????????????????????仯???????????????о??????λ???????е?仯?????????????:??????????????????????????????仯?????, 20???????????????μ????????????Dziewonski??Anderson??????, ?????????????0.25%?????  相似文献   
94.
自远古以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的生活和活动都是同一定时期内的相对海平面及其变化的结果有关的。从此观点出发,那些实际上是全球性的有关洪水泛滥的传说,可能正代表着公元前18000—6000年之间海平面常以大于10毫米/年的速率上升了近100米,使人类的聚居地逐渐向内陆后退这个事件的人类记忆残迹。  相似文献   
95.
分析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带、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区地震构造及地震发震构造,讨论主震对余震触发及余震的时空强特征和地震对周边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初步分析认为,主边界断裂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低角度逆冲断层地震;余震分布范围与震源破裂面积和方式基本一致,具有向东迁移的时空特征;西藏定日Ms5.9、聂拉木Ms5.3地震不属于尼泊尔地震余震,是应力扰动的结果;沿俯冲带向东至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是大震发生的危险地段。  相似文献   
96.
凤凰山花岗闪长岩是铜陵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约10 km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位于该岩体西北角的朱家山附近ZK66钻孔揭示,岩体超覆于三叠纪碳酸盐岩地层之上.除在浅部见到花岗闪长岩之外,深部主要见到晚泥盆世-二叠纪地层.特别是在石炭纪大理岩中见到辉绿岩和花岗斑岩,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304 Ma和132 Ma,证明本区存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而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可能持续到132 Ma.晚石炭世辉绿岩的发现,说明该时期海底是一种拉张环境,海底喷流作用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关系,为该时期形成大型矿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中国防洪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配合中国水利部组织编制全国主要江河防洪规划工作,对与编制防洪规划有关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用20世纪发生过的大洪水淹没范围作为界定防洪区的基础;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是规避风险和应对风险,而规避风险的核心是约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降低洪水灾害造成的风险;当防洪区受到两种洪水风险威胁时,应当采用二维概率分布核查防洪区的标准;合理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是城市防洪的首要任务;要协调城市防洪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充分发挥城市拦蓄雨洪的作用(如保留必要的水面率、雨水利用等),蓄排兼顾,而不宜过分强调城市排水;建议根据淹没水深、淹没历时和洪水频率组成的洪水风险度因子划分蓄滞洪区风险区,并结合蓄滞洪区自然地理条件比选安全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8.
2008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41.8×108m3,比多年平均值216.4×108m3多24.9×108m3,偏多11.5%,属偏丰水年;塔里木河阿拉尔站以上3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02.5×108m3,比多年平均值多19.6×108m3,偏多10.7%,属偏丰水年;开都河-孔雀河为38.83×108m3,比正常年份多5.33×108m3,属偏丰水年.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29.52×108m3,占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2.2%.其中,阿拉尔站以上3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24.74×108m3,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2.2%.2008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21.11×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72.3%,是塔里木河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7.63×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26.1%;下游段耗水量0.46×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1.6%.四条源流出山口来水量为偏丰水年,但由于源流耗水严重,入塔里木河水量减少成为特枯水年,2008年暂不向干流下游应急生态输水.  相似文献   
99.
重点研究了贵州遵义中南村和湖南张家界三岔镍-钼多金属矿床的黄铁矿,矿床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型.黄铁矿样品S/Fe比值的平均值为2.0093-2.048,成分特征均属于铁亏损型,说明其形成温度低.Co/Ni变化范围为0.077~4.5,均值为2.197.据Co/Ni的比值可以判断本区的黄铁矿主要为热液成因,矿化物质来源为热水喷流体系内的热液.成分图解标型显示,黑色岩系中高ω(Co+Ni)/ω(Fe)的黄铁矿和高ω(As+Se+Te)/ω(S)的黄铁矿均大量出现,可能与热水喷流沉积的温差变化范围较大有关.而并非正常沉积的产物.S/Se比值为950.8-1059.9,说明生成环境均一程度较高,而且海水温度比较高.由中南村镍-钼矿床的Se/Te值也能判明其为热液成因.关于黄铁矿的研究对本区镍-钼矿床的寻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白令海是冬季北极海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海冰的季节和长期变化与局地的气候、水文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并会影响我国的天气气候过程。为了识别该区冬季海冰的长期变化,基于Hadley中心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白令海1960–2020年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海冰变化对大气环流等大气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令海冬季海冰范围在1960–2020年显著减小,20世纪70年代和2000年前后白令海海冰范围存在显著的均值突变。其过程中伴随着阿留申低压中心低压加强、核心位置向白令海西部偏移以及对应风场分布的变化,这个过程存在一个近20 a周期的振荡。同时,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相位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海平面气压来调节经向风,改变进入白令海的热平流,进而影响白令海冬季海冰范围。因此,阿留申低压系统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冬季白令海海冰的变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