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22.
1 引言在此文之前曾两次在本刊上介绍的内华达州的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紧密伴随着盆岭区区域上的伸展运动而形成的。这种类型的矿床主要分布在构成盆岭北部的大盆地区。在大多数情况下,硫化作用受控于中新世以后形成的高角度正断层群。此外在盆岭区南延部分,包括圣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地区,作为盆岭区的一部分,是众所所知的扩张性地壳运动的地域。一般,将这一地域称为Mojave.Mojave区是在第三纪中期盆岭地区首先发生区域扩张的地区。所形成的断层;大多数有时是伴随有10km之多水平位移的相当低角度正断层。在这种类型的断层中,由于上盘和下盘的岩层明显的被分离,所  相似文献   
23.
李伍铜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4.
25.
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规划开展的背景,讨论了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监测的规划思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提出了强化"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重视群测群防员的培训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能力和政府的临灾应急处置能力。在地下水监测方面,注重现有监测站点的维护管理,推进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补充专业监测井,优化监测网络。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分为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区别对待,闭坑矿山地质环境坚持"治理为主,监测为辅"的思路,首次提出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退出机制。在地质遗迹监测方面,提出监测服务保护的思路,选取具有山东特色古生物化石和岩溶洞穴地质遗迹开展监测试点示范区建设,为地质遗迹监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6.
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本文旨在探索由环境变迁引发这一动态、复杂而又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引入环境变迁与经济成长两方面因素分析其中的潜在关联性,并将区域稳定性作为环境变迁与经济成长相互作用后的衡量指标,来评估该过程.1)通过使用衡量国家经济健康程度的健康性与复杂性(Fitness and Complexity)算法,获得了新的评估国家经济成长的国家经济健康性系数,该系数能在竞争激烈的动态国际贸易环境下有更好预测GDP的表现.随后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成功预测了不同国家的稳定性类别,且预测精度都在90%左右.2)实现了基于数据的环境变迁和区域经济成长的关联性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得到潜在关联性结论: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性与水资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呈强关联,而发达国家则与人均耕地面积有关联.3)设立评估国家稳定性的新指标,与世界主流指标相比,构建的新指标更注重原始数据的量化,减少了概念抽象的指标对预测性能的影响,且在评估区域经济成长时能更符合当前国际的实际经济情况.本文提出的评估区域稳定性的新排名是完全基于量化指标的,因此更容易实现,说服力更强.通过实际的预测效果分析,该新排名在衡量区域稳定性时弥补了世界主流排名由抽象指标带来的预测失真缺陷,能够满足基本的区域稳定性预测功能,并且能够对预测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7.
28.
29.
以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长江上游山地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根据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分类,划分了粘土矿物地带。采用土壤结构恢复试验,比较了不同粘土矿物组成土壤的结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30.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用地震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制成适合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人工地震波形,然后使用该人工波和日本现行设计用地震动,对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最后由地震响应结果对所提出的模拟设计用地震动大小进行评价,得到一些有意义结论,供抗震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