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6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基于纹理与分形理论的气象卫星云图目标物识别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郑君杰  黄峰  张韧  董兆俊 《气象科学》2005,25(3):244-248
气象卫星云图上的目标物进行识别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对卫星云图上常见的三种云和晴空进行了纹理特征提取,设计神经网络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2.
单雨龙  张韧  李明 《极地研究》2019,31(3):276-283
随着北极航线的逐渐开通,北极航道的通航风险评估工作得到更多的关注。针对当前北极航道风评工作中存在的能见度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见度推理结果与观测数据相结合的能见度格点数据生成技术。通过确定能见度影响因子、生成样本数据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贝叶斯推理技术的拟合效果对比、订正推理所得能见度数据等流程,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推理结果和观测数据相结合的能见度格点数据生成模型,并将该推理结果与传统插值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生成的能见度格点数据的准确度高于插值结果,且结果更为科学,能够为我国的极地航道风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射线、简正波、PE、FFP等传播模型的算法原理及其适用的海洋环境,建立了以Kraken声学模型计算软件为基础的海洋声场数值预报系统.应用该预报系统对4组典型的海洋声场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海面和海底边界条件下,声场分布是由声速剖面和声源位置决定的.在负梯度声场中,所有声线都折向海底,在极限声线外产生阴影区.声源位于声道轴附近的温跃层中会产生波导传播.用射线理论解释了上述现象的成因,指出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4.
利用WOA05世界大洋数据集1°分辨率、标准分层的气候态平均温、盐场资料,提取一组表征西太平洋海域水声场环境的特征指标.针对海洋水团在温、盐、声等属性特征空间分布的几何结构大多为椭球状的特点,借助一组聚类结果评估甬数确定最佳分类区划数目,运用Gustafson-Kessel聚类算法对西太平洋海域水下环境进行分类区划,以便对该海域的声场背景分析和声纳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EOF分解与GA优化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场动力预报模型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0-2000年月平均海温场资料,首先用EOF方法对海温场序列进行时、空分解,在考虑相邻时段位势场空间模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引入动力系统重构思想,以EOF分解的空间模态时间系数序列作为动力模型变最,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和并行计算优势,进行了模型参数的优化反演,建立了EOF分解时间系数的非线性预报模型。通过模型积分和EOF时、空重构,实现了海温场的中长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1—6月时效预报上,模型预报海温场与实际海温场非常吻合;对于7 15月时效的预报,尽管模型预报的海温场与实际海温场存在一些出入,但基本构型大致相符,特别是对12月以上的海温场形态和范围仍然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所有时效的预报结果均能对1997年的El Nino事件特征有不同程度的描述。该研究方法为海温场以及El Nino/La Nina事件的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中提出的反演热带太平洋海温场与El Nino/LaNina的动力统计模型的研究思想和技术途径,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场的预测试验中(特别是中、长期预报)表现出良好的预报效果,为热带太平洋海温场及其异常的El Nino/La Nina事件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依据动力系统反演思想,采用遗传算法从1998年实际观测资料中,客观合理地反演重构了副高特征指数与东亚夏季风因子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并结合1998年天气实况,讨论了模型中外参数的变化对副高系统平衡态失稳和分岔的影响。从而为副高等难以准确构建动力模型的复杂天气系统的物理机理分析和动力行为讨论,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手段。研究发现,副高指数平衡态的分布和变化与实际副高的中短期异常活动相对应,副高系统由高值稳定平衡态向低值稳定平衡态跳跃的突变行为对应副高的异常南落过程,副高系统由双稳定平衡态向单稳定平衡态并入的分岔行为对应副高"双脊线"并存到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7.
自组织网络与广义回归网络耦合的副热带高压指数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各成员变化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时延相关性,从1995~ 2004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中,提取了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变化活动的特征指标及其对应的超前三候的西太平洋副高(简称副高)面积和脊线指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自组织网络与径向基函数网络串级耦合的副高指数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用自组织网络对各指标样本按其自身相似原则进行无监督分类,随后用广义回归网络分别对分类出的各指数样本子集进行有监督的训练建模和预测.模型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副高指数的预测结果与其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9,明显优于单一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8.
119.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线性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韧  史汉生  喻世华 《大气科学》1995,19(6):687-700
本文采用了包含热力强迫和涡动耗散的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式,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夏季东亚副热带地区的环流状况,东亚大陆季风雨带和南海季风槽雨带的凝结加热以及扰动流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制约和影响。给出了反映系统稳定性状况的能量判据,并据此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模式大气的计算。研究结果为一些天气分析事实提供了动力学解释,得到了一些新的见解,并为判断和预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亚上空的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国内ENSO研究概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在ENSO研究中取得的一些进展,包括ENSO事件的指标和强度指数、ENSO的机制、ENSO的预测。认为ENSO研究中其指标和强度指数朝着综合指标方面发展是一种趋势;ENSO循环不仅仅是一种热带海洋气候和大气气候事件。更是一种全球性行为,其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ENSO的模式预测存在不稳定,尚不能完整、准确地预报所有EI Nino/La Nina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