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0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72.
本文从目前我国钻井现状,存在难点,以及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由于钻井灌注桩是当前钻井工程中工程量最多,当然产生问题也最多的一个方面,所以文中所谈问题也侧重这方面,其目的是想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使钻井技术,机具研制及体制改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3.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设想:以广西来宾县小平阳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海  张之淦 《中国岩溶》1996,15(1):140-149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即使开发利用全啊的枯季径流也难以满足灌溉需要。在平原区浅层岩溶带管道多呈网络状发展,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渗漏问题严重,通过修建地表水库或堵洞成库调节径流,成功率极低,利用  相似文献   
74.
汾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怡之  王进英 《内陆地震》1992,6(2):143-150
根据历史强震与现代地震的资料,研究、分析了汾渭地震带强震及中、小地震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对该带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76.
77.
过去人们通常都以出水沉积盆地的东迁来解释大型向斜的倾伏方向以及在日木西南部观测到的与上白垩统出水群沉积有关的向西的纵向水流与新地层方向相反的现象.虽然古水流资料已反映了区域性古坡方向.但与盆地东迁有联系的局部古坡方向尚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在此.笔者根据对出水山和淡路岛南部(图1b)出水群中110个滑移褶皱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近十年来,不断加强对构造活动性的仪器观测和历史记录。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根据地质,地貌的记录鉴别和研究古地震上,重要的是识别断层地貌特片,例如,断层陡坎,它可能是某一区域构造活动类型及其活动时间的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79.
青海湖流域沙漠以环湖分布为特点,又以ENE为集中。这一状态使多方向的风沙流入湖,而实际上入湖沙量是以W、N、E三个方向的流沙为主。根据入湖风沙公式计算,入湖风沙量为887.08×10~4t/a。并推算出河流泥沙入湖为35.77×10~4t/a,空中降尘为30.36×10~4t/a。入湖后的沙质物在湖流、波浪的作用下,由西向东运移,堆积成水下沙堤,逐渐增高加宽露出水面,分隔成子湖。同时在干燥的气候作用下,导致湖面收缩,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80.
一、前言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究研乃是水交地質工作主要项目之一,而水样采取工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研究,尤其是水中气体成分及一定深度水化学成分的研究,这对采取水样的工具应有较高的要求。目前野外实际工作中所使用采取水样的仪器,往往较为笨重,如:“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学成分”(普里克朗斯基等著)一书中所介绍的彷水深测量器和定深取水器,前者除实用及设备麻烦外,还不能往深处取样。而后者则较为笨重,仅据重即达数公斤,且不适于口径较小的占孔中取水。另外较为轻便的西蒙诺夫取水,器刖易漏水,而使用时由于重经和器身猛烈投入鑽孔中,势必搅动了原水柱,或多或少的混杂了上下水层的水化学成分。其次,直接采用瓶子取水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