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范慧  李凡 《安徽地质》2022,(4):309-313
本文以石台县大山村富硒土壤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手段,分析了硒(Se)在黏粒、粉粒和砂粒中的分配特征。采集样品中Se含量均在0.6 mg/kg以上,为典型富硒土壤。样品中黏土矿物占比较大,最高达到50.49%。样品中轻重矿物相比,轻矿物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又以黏土矿物的富集作用为主。在同一样品中,含85.72%黏土矿物的黏粒部分Se含量高达1.62 mg/kg,是(粉粒+砂粒)部分含硒量的1.64倍。研究了解大山村富硒土壤中Se在土壤各组分中的分配特征,可以为后续Se的开发利用、富硒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李凡  周毅  陈荣  刘畅  李颖 《地理科学》2023,(5):932-942
系统梳理并界定了塬坡的概念,基于5 m分辨率DEM及0.6 m分辨率快鸟影像,以塬坡为主体,构建地形统计特征、空间展布特征和侵蚀发育特征指标体系,深入分析黄土塬区的地形特征,量化塬区小流域及其内部各级子流域的侵蚀发育程度。结果显示:(1)塬坡在7个流域中面积占比约10%~35%,地形统计特征表明侵蚀程度和粗糙度等自塬面到沟谷逐渐加剧;(2)空间展布特征说明塬坡是沟坡系统中最为复杂的地形单元,塬面对塬坡的邻接性较沟谷对塬坡的邻接性弱;(3)侵蚀指标是塬区小流域侵蚀发育的重要指征,其揭示了流域内部的侵蚀分异规律:侵蚀程度随子流域级别增大而加剧,侵蚀程度越严重的流域,其内部子流域的侵蚀程度也越严重。各侵蚀指标的相关性随子流域级别增加而增强,在0.01置信水平下,侵蚀指标间的最低相关性由0.33提高至0.80。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黄河入海径流变化条件下河口附近海域盐度扩散特征,以更好地保护河口海域生物资源多样性,本文以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的长序列实测径流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近海水动力模型FVCOM,分析径流变化对黄河口海域盐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黄河口与莱州湾之间存在顺时针的环流系统,在余流作用以及涨落潮方向的影响下,黄河冲淡水长期向莱州湾扩散;丰水期黄河冲淡水几乎影响了整个莱州湾,27盐度锋可以到达莱州湾中部,27等盐线的表层包络面积为2 665.61 km2,占莱州湾的1/4左右,枯水期低盐度水只有向南扩散的趋势,27以下的低盐度水集中分布在黄河口门附近,27等盐线的表层包络面积只有199.65 km2;5月份,随着入海径流量增加,27等盐线扩散的范围、距离、方向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在对近海生物资源有迫切保护需求的情景下,适当减少其他用水户供水量以增加入海生态径流量,可以有效改善黄河口海域附近的盐度情况,为生物资源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4.
85.
细根在城市绿地地下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用土芯法和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对福建省福州市区内城市绿地的细根现存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片林的细根生物量在1.15~2.60t/hm^2之间,低于草坪的细根生物量(1.34~4.45t/hm^2),总体上也低于多数亚热带天然森林的细根生物量.2)细根垂直分布总体规律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城市草坪上层细根生物量与下层细根生物量差异大于城市片林.城市草坪土壤中79%的细根集中于表层土壤(0—10cm),10~40cm土层中的细根生物量仅占20%,而各城市片林中仅有50%左右的细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cm,10~30cm深度的土层中的细根生物量占30%,40~60cm的土层都仍有20%的细根存在.3)采用细根长度、直径建立双因素模型,对城市绿地细根生物量均有较好的拟合结果,但城市片林的模型拟合效果(R^2〉0.85)优于城市草坪(R^2为0.59~0.79).鉴于草坪具有可观的细根生物量,其对城市土壤地下碳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引入其他变量优化其细根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86.
细根在城市绿地地下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用土芯法和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对福建省福州市区内城市绿地的细根现存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片林的细根生物量在1.15~2.60t/hm^2之间,低于草坪的细根生物量(1.34~4.45t/hm^2),总体上也低于多数亚热带天然森林的细根生物量.2)细...  相似文献   
87.
清代以来,基督教文化逐渐传入佛山.从古地图和历史文献中提取历史时期基本空间数据,以及教堂、寺庵、神庙和祠堂等文化景观地理信息.以教堂景观为视角,通过GIS空间分析表明,佛山的基督教文化景观与佛教、宗族和民间信仰等文化景观呈交错分布,而且基督教各教会在佛山的布道范围有明显空间差异.基督教各教会在佛山空间扩展可以概括为"中心型"和"边缘一中心型"两种类型,基督教循道公会势力最强,表现为从佛山城市边缘向中心扩展的态势,而其他教会则呈现出"中心型"的特征.这种空间分布和扩展诠释出清至民国时期佛山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传统宗族和宗教势力变化等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8.
金保生  李凡 《海洋科学》1998,22(5):13-14
沉积物中的沙颗粒在沉积搬运过程中,经过不同程度的碰撞、磨损,从带有棱角状的不规则形状,逐渐向圆球状过渡。不同矿物成分的沙粒因其晶形、硬度不同而磨损速度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圆度。相同成分的沙粒则因搬运营力和距离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圆度。因而沉积学家常将同类沙粒(石英沙)的圆度作为沉积环境和沉积搬运过程的重要指示参数。早在30年代初期,H.Wadell就讨论了圆度与球度的差异,提出了测量沙粒圆度的方法,其基本点是测量颗粒每个棱角或突出部分的圆半径后进行统计。这一方法因过程复杂而没得到推广。1958年英国的D.A.Robson提出…  相似文献   
89.
金保生  李凡 《海洋科学》1998,22(6):57-59
治理黄河兴利除害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奋斗目标。在治黄历史上我国人民曾经创造了不少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治黄战略逐渐发展,日臻完善。以前的治黄中心仅着眼于防止泛滥未考虑治理黄河对邻近海域环境资源的影响。这种方针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从全球变化的观点分析,陆地和海洋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体,大河是联系两者之间的纽带。大河流域的环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毗邻海域乃至整个陆架区,反之海洋环境的变化也影响陆地环境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河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对于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90.
High resolution geophysical instruments were used to locate many buried paleo-channels. paleo-lakes, and river mouth paleo-deltas formed during low sea level at the end of Late Pleistocene and Early Holocene. Some paleo-rivers flowed southward into the paleo-lake and others southeastward into the Paleo-South China Sea. It may be inferred from data on buried paleo-channels that sea level remained for some time at the -50m (longest time here). -100m, and -130 to -140 m(lowest level) water depths, and that corresponding paleo-coastlines were formed at the respective dep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