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塘古兹巴斯坳陷中生代地层缺失严重,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发育、隆升过程,是该区构造-沉积演化的难点。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技术是近年来用于沉积盆地热史研究的新技术,在地质热事件定年、地质体热演化历史、构造区隆升与剥蚀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在确定隆升过程及热历史上有其独到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塘参1井钻井岩心样品的裂变径迹实验和热演化史模拟,结合地层发育情况,揭示了塘古兹巴斯坳陷中-新生代存在5个冷却抬升-增温沉降旋回,即248~240Ma(早-中三叠世)、199~120Ma(三叠纪末-早白垩世)、72~55Ma(晚白垩世-古新世)、24~15Ma(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和7.4~2.2Ma(中新世晚期-上新世)等5个抬升冷却期,期间为沉降沉积期。此5个冷却阶段的平均冷却速率的变化具有先增后降的过程,从三叠纪至中新世期,平均冷却速率逐渐增大;在早中新世达到最大为4.22℃/Myr;晚中新世至今,平均冷却速率逐渐减小。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隆升最快的时期为喜马拉雅中期(24~15Ma)。持续最长时间的抬升表现在侏罗纪-早白垩世中期,塘古兹巴斯坳陷处于前缘隆起,未接受沉积,并使中上三叠统沉积地层遭受剥蚀。且塘古兹巴斯坳陷中古生代及晚古生代早期沉积地层,在早-中三叠世前经历了较高的古地温,致使磷灰石样品发生完全退火,锆石样品部分退火,不同于相邻的巴楚地区。塘古兹巴斯坳陷热演化过程中冷却(抬升)及增温(沉降)事件的发生时期,与古特提斯、新特提斯闭合及印度-亚洲碰撞的关键时刻相吻合,可作为青藏高原多阶段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2.
四堡群为一套出露于桂北黔东南地区、变形强烈的浅变质、陆源碎屑岩火山岩、系,厚度大于5000 m,其下未见底,上被丹洲群(下江群相当地层)所覆盖。桂北四堡群自下而上划分为九小组、文通组和鱼西组3组。样品A20140731-3采自于文通组,岩性为灰绿色熔结火山岩,首次分选出600余粒岩浆型锆石,完成SHRIMP U-Pb定年测点15个,获得加权平均年龄(860±13)Ma。这表明四堡群主体属于新元古界,进而分析、讨论了江南造山带主要地层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3.
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气流中,由于切变线和低涡的发展产生了大暴雨,其直接原因是华东沿海暖脊的加强,使江南沿海形成较强偏东气流,并与低纬度地区西南气流辐合挤压引起切变线低涡强烈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4.
经过近几年对CAWS600-R(T)型自动气象观测站的维修,总结维修经验,提出了对此类型自动气象观测站故障的简便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95.
迄今为止,给关东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地震有1703年元禄关东地震(M7.9~8.2)、1855年安政江户地震(M7)和1923年关东地震(M7.9)。这3次地震中,元禄地震和关东地震间隔约240年,是发生在菲律宾海板块上的板块边界地震,而安政江户地震的发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6.
在吉林东部朝阳屯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于海沟-石人沟一带发现中元古代海沟岩群的大理岩与太古宙变钾长花岗岩在露头上呈韧性剪切带接触,并确认为这是在吉林省及其邻区首次发现的华北陆块北缘与其陆缘活动带的界线露头(即“槽-台”边界)。这一发现为研究该区的大地构造格架找到了确切的第一手资料,对重塑本区的“造山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7.
198.
气候变化对太行山土壤水分及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太行山低山区将自然植被移入蒸渗仪,观察当降水分别为常年平均降水量的80%、90%、100%、110%和120%等5种处理条件下,植被生产力和土壤的不同反映。研究发现:受验植被对降水反映敏感,降水每增加10%,植被生产力增加15%左右,预示未来全球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会对太行山低山区植被产生影响。同时在利用野外实验结果对WAVES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下,土壤水分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增温和减少降水对土壤水分负作用明显,尽管降水增加可改善土壤的水分供应状况,但降水增加10%对土壤水分的正面影响,大体被3 oC的增温抵消。由于模型模拟中采用的是与目前没有改变降水条件的实验相同的植被(LAI),而植被生长在太行山这一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又受土壤水分控制,因而估计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植被变化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99.
关于浙西倒水坞层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1958年到1959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中,浙江省各纪地层的研究和划分工作,同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倒水坞层所取得的新认识就是其中之一。浙江省西部倒水坞层一名,过去已沿用了三十多年,这一名词从今天所获得的资料看来,已经不宜再加以使用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部分同志曾于1959年春季到浙江江山、常山、开  相似文献   
200.
武汉地区中尺度电离层声重波扰动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武汉电离层观象台高频多普勒台阵的覆盖太阳活动高、低年份,长达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估算电离层声重波扰动(TID)的传播参量,通过这些参量对武汉地区电离层扰动形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到的中尺度电离层声重波扰动(MSTID)存在二个显著季变化,在传播速度和周期上有明显差异的优势传播方向:一个指向东北方,传播的方位角主要分布在30°─70°之间(0°为正北,以顺时针方向表示传播方位角),它在夏季出现率最大,冬季基本消失;另一个优势方向指向正南,方位角主要分布在150°─220°范围,主要出现在冬季.文中还给出了MSTID的年、日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变化特性的可能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